用φ12立铣刀进行轮廓的粗、精加工,要求精加工余量为0.4,则粗加工偏移量为()。
第1题:
若用A表示刀具半径,用B表示精加工余量,则粗加工补偿值等于()。
第2题:
用φ12立铣刀进行轮廓的粗、精加工,要求精加工余量为0.4,则粗加工偏移量为()。
第3题:
用φ10的刀具进行轮廓的粗、精加工,要求精加工余量为0.5mm,则粗加工时半径补偿量为5.5mm。
第4题:
用Φ12的刀具进行轮廓的粗、精加工,要求精加工余量为0.4,则粗加工偏移量为()。
第5题:
用Φ12的刀具进行轮廓的粗、精加工,要求精加工余量为0.4,则粗加工偏移量为()。
第6题:
按粗、精加工划分工序时,粗加工要留出一定的加工余量,重新装夹后在完成精加工.
第7题:
在数控加工中,刀具补偿功能除对刀具半径进行补偿外在用同一把刀进行粗、精加工时,还可进行加工余量的补偿,设刀具半径为r,精加工时半径方向的余量为△,则最后一次粗、精加工走刀的半径补偿量为()。
第8题:
在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补偿功能除对刀具半径进行补偿外,在用同一把刀进行粗、精加工时,还可进行加工余量的控制,设刀具直径为Ф6mm,精加工时半径方向余量为O.2mm,则最后一次粗加工走刀的半径补偿量为()。
第9题:
粗加工、半精加工的刀具半径补偿值为刀具半径值与精加工余量之和。
第10题:
刀具半径值
精加工余量
刀具半径值与精加工余量之和
无正确答案
第11题:
钢坯→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
钢坯→调质(或正火)→粗、精加工
预硬化钢坯→粗、精加工
钢坯→粗加工→退火→调质→精加工
钢坯→粗加工→调质→退火→精加工
第12题:
r+△
r
△
2r+△
第13题:
导柱的加工方案可选择为()。
第14题:
精度在IT6,表面粗糙度在0.2μm以下的外圆表面通常采用的加工方案为()
第15题:
CAM编程时,平底刀主要用于()。
第16题:
在数控加工中心,刀具补偿功能除对刀具半径进行补偿外,在用同一把刀进行粗,精加工时,还可以进行加工余量的补偿,设刀具半径为r,精加工时半径方向余量为△,则最后一次粗加工走刀的半径补偿为()。
第17题:
12的刀具进行轮廓的粗、精加工,要求精加工余量为0.4,则粗加工刀具圆心相对与轮廓单边的偏移量为()mm。68、用
第18题:
配合表面的加工包括三部分工艺安排:首先去除余量以接近工件形状,然后粗车至留有余量的工件轮廓形状,最后()完成。
第19题:
在数控加工中,刀具补偿功能除对刀具半径进行补偿外,在用同一把刀进行粗、精加工时,还可进行加工余量的补偿,设刀具半径为r,精加工时半径方向余量为△,则最后一次粗加工走刀的半径补偿量为()。
第20题:
在数控加工中,刀具补偿功能除对刀具半径进行补偿外,在用同一把刀进行粗、精加工时,还可进行加工余量的补偿,设刀具直径为8mm,精加工时半径方向余量为0.6mm,则最后一次粗加工走刀的半径补偿量为()mm。
第21题:
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中的刀具半径补偿值为()。
第22题:
r
r+△
△
2r+△
第23题:
12.4
11.6
6.4
5.6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