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夹具时,定位元件的公差应不大于工件的公差的()
第1题:
利用定位元件安装时,工件上基准面应该选用(),这样可使定位可靠稳定,加工误差较小。
第2题:
精基准的定位基准面是()
第3题:
精基准是用()作为定位基准面。
第4题:
设计夹具时,定位元件的公差应不大于工件的公差的()
第5题:
利用定位元件安装时,工件上的基准面应该选用(),这样可使定位可靠稳定,加工误差较小。
第6题:
镗床夹具产生基准位移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第7题:
夹具的定位元件、对刀元件、刀具引导装置、分度机构、夹具体的()所造成的误差,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为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一般将夹具的制造公差定为相应尺寸公差的1/3~1/5。
第8题: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应使工件的定位表面与夹具的定位元件相贴合,从而消除自由度。
第9题:
工件上用来定位的表面称为定位基准面,而在工序图上,用来规定本工序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称为()基准。
第10题:
夹紧力的作用点应尽量靠近(),防止工件振动变形。
第11题:
未加工表面
复杂表面
切削量小的
加工后的表面
第12题:
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各加工面采用不同定位基准
精加工工序定位基准应是未加工表面
粗加应尽量选择已加工或者加工余量比较大的平整表面
第13题:
选择定位基准应按()原则。
第14题:
为保证加工要求,定位误差,夹具安装误差和加工误差合成后,应小于工件公差
第15题:
毛坯在开始加工时都是以未加工的表面定位,这种基准面成为();用于已加工后的表面的定位基准称为()。
第16题:
精基准是用()作为定位基准面。
第17题:
为什么利用定位元件作精基准定位时,工件的定位面必须使已加工过的表面?
第18题:
在矩形工件铣削过程中,为保证各表面和基准面间的垂直度和平行度,应将()始终靠在平口虎钳固定钳口或钳体导轨上。
第19题:
设计夹具时,定位元件的公差约等于工件公差的()。
第20题:
车削加工应尽可能用工件()定位基准。
第21题:
机床爬行危害很大,主要影响定位精度和加工面的()。
第22题:
未加工面
已加工面
复杂表面
切削量小的表面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支承板
支承钉
可调支承
辅助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