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卧式组对球罐的赤道带板与支柱构件的步骤。”相关问题
  • 第1题:

    球罐散装法施工程序,正确的是( )。

    A.赤道带安装→下寒带安装→下温带安装→上温带安装→上寒带安装
    B.赤道带安装→下温带安装→上温带安装→下寒带安装→上寒带安装
    C.赤道带安装→下温带安装→下寒带安装→上温带安装→上寒带安装
    D.赤道带安装→上温带安装→上寒带安装→下温带安装→下寒带安装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101
    本题考查的是钢制球形储罐安装方法。散装法的施工程序为:支柱上、下段组装→赤道带安装→下温带安装→下寒带安装→上温带安装→上寒带安装→上、下极安装→调整及组装质量总体检查。

  • 第2题:

    球罐支柱最大弯曲载荷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球罐支柱最大弯曲载荷包括:地震水平力,最大风载荷,偏心矩。

  • 第3题:

    球罐现场组焊对产品焊接试板应制作()、()、平加仰焊三个位置的产品焊接试板各一块。


    正确答案:立;横

  • 第4题:

    简述球罐气压试验的步骤。


    正确答案: 1.压力开至试验压力的10%时,保持5min,然后,对球罐的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做初次渗漏检查,确认无渗漏后,继续升压。
    2.压力升至试验压力50%时,保持10min,然后以10%的试验压力为级差,逐级升至试验压力,保持10-30min,然后以10%的试验压力进行检查,以无渗漏和无异常情况为合格。
    3.泄压时应缓慢。

  • 第5题:

    常温球罐宜设计整体支柱,低温球罐应设计成()支柱。

    • A、整体;
    • B、两段式结构;
    • C、三段式结构;
    • D、四段式结构;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球形罐采用分片法组焊工艺的赤道带板组装工作有()。

    • A、环带组装在平台上进行
    • B、吊装第一块带支柱的赤道带板,就位后用拖拉绳固定
    • C、测量支柱垂直度
    • D、将不带支柱的赤道带板吊起,插入两块带支柱赤道带板之间并用卡具固定
    • E、组成环带并立即进行找正

    正确答案:B,C,D,E

  • 第7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球形罐采用环带法组装的作业是()。

    • A、平台上画出组装带下口基准圆
    • B、将不带支柱的赤道带板吊起插入两块带支柱赤道带板之间并用卡具固定
    • C、基准圆内侧设置胎具、外侧点焊定位板
    • D、调整接缝间隙、定位焊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球形罐采用环带法组装的作业是()。
    A

    平台上画出组装带下口基准圆

    B

    将不带支柱的赤道带板吊起插入两块带支柱赤道带板之间并用卡具固定

    C

    基准圆内侧设置胎具、外侧点焊定位板

    D

    调整接缝间隙、定位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采用分片法组焊球形罐,温带板就位后,其大边与赤道带板的连接固定方式是()。
    A

    点焊连接

    B

    用钢丝绳连接

    C

    用组对卡具连接

    D

    用定位板和加紧丝连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球形罐组装与焊接。球形罐施工宜采用分片法。组装采用工卡具调整球壳板组对间隙和错边量,不得进行强力组装。

  • 第10题:

    单选题
    球形罐环带组装工艺的作业程序错误的是(  )。
    A

    平台上画出组装带下口基准圆

    B

    将不带支柱的赤道带板吊起插入两块带支柱赤道带板之间并用卡具固定

    C

    基准圆内侧设置胎具、外侧点焊定位板

    D

    调整接缝间隙、定位焊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支柱螺钉式分块瓦导轴承间隙调整的步骤。

    正确答案: (1)在轴颈处按十字方向相隔90°各装一只百分表,将表的短针指中,长针调零,用于监视主轴的移位
    (2)将主轴定位,混流式水力机组可在下固定止漏环间隙内对称打入楔子板定位,轴流式水力机组可在轮叶与转轮室之间打入楔子板定位,或用其他导轴瓦进行抱轴定位,在主轴定位中,要注意百分表读数变化,定位后,百分表应调零。
    (3)用螺旋小千斤顶或楔子板顶瓦的方法,先将四块对称的轴瓦抱轴,抱轴时要注意百分表不得走动。
    (4)调整已抱轴瓦的支柱螺钉,用塞尺测量支柱螺钉端部与瓦背垫块间的间隙,应与确定的该块瓦的间隙想符合,经复测合格后,将支柱螺钉的背帽锁紧或将锁定片锁好,在锁紧的过程中,要监视间隙不要发生变化,用同样的方法将已抱轴的其他瓦间隙调好。
    (5)用同样的方法将其他各瓦抱轴,调整好间隙,全部调整完毕后,全面复测一次间隙,若百分表不动,各间隙的误差均在+-0、01mm范围内,可以认为轴承间隙调整已合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球罐焊后几何尺寸检查内容包括()。
    A

    壳板焊后的棱角检查

    B

    两极及赤道截面内直径检查

    C

    支柱垂直度检查

    D

    拉杆长度与位置检查

    E

    法兰面与管中心轴线垂直度检查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球罐充水沉降试验,各支柱上应按规定焊接()的水平测定板。

    A、临时性
    B、永久性
    C、验收期
    D、观测期

    答案:B
    解析:
    球罐在充水、放水过程中,应对基础的沉降进行观测,作实测记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沉降观测应在充水前、充水到球壳内直径的1/3时、充水到球壳内直径的2/3时、充满水时、充满水24h后、放水后各阶段进行。②每个支柱基础均应测定沉降量。各支柱上应按规定焊接永久性的水平测定板。③支柱基础沉降应均匀。放水后,不均匀沉降量不应大于基础中心圆直径的1/1000,相邻支柱基础沉降差不应大于2mm。④当不均匀沉降量大于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注:此知识点在第四版新教材中已删除)

  • 第14题:

    怎样进行球罐支柱的安装找正工作?


    正确答案: 支柱安装找正时,测量支柱在球罐径向和周向两个方向的垂直度误差△,当支柱高度≤8m时,△≤10mm;当支柱高度〉8m时,△应≤1.5高度/1000且不大于15mm。如支柱两个方向的垂直度误差符合上述要求时,支柱找正即为合格。

  • 第15题:

    球形储罐中容积为()m3的球罐只有北极、南极和赤道带。

    • A、50
    • B、100
    • C、120
    • D、400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试述支柱螺钉式分块瓦导轴承间隙调整的步骤。


    正确答案: (1)在轴颈处按十字方向相隔90°各装一只百分表,将表的短针指中,长针调零,用于监视主轴的移位
    (2)将主轴定位,混流式水力机组可在下固定止漏环间隙内对称打入楔子板定位,轴流式水力机组可在轮叶与转轮室之间打入楔子板定位,或用其他导轴瓦进行抱轴定位,在主轴定位中,要注意百分表读数变化,定位后,百分表应调零。
    (3)用螺旋小千斤顶或楔子板顶瓦的方法,先将四块对称的轴瓦抱轴,抱轴时要注意百分表不得走动。
    (4)调整已抱轴瓦的支柱螺钉,用塞尺测量支柱螺钉端部与瓦背垫块间的间隙,应与确定的该块瓦的间隙想符合,经复测合格后,将支柱螺钉的背帽锁紧或将锁定片锁好,在锁紧的过程中,要监视间隙不要发生变化,用同样的方法将已抱轴的其他瓦间隙调好。
    (5)用同样的方法将其他各瓦抱轴,调整好间隙,全部调整完毕后,全面复测一次间隙,若百分表不动,各间隙的误差均在+-0、01mm范围内,可以认为轴承间隙调整已合格。

  • 第17题:

    试述水泥砼构件回弹强度的检测方法及步骤。


    正确答案: 主要检测步骤如下:1.回弹仪率定:
    回弹仪使用前应定期在洛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进行率定,率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回弹仪弹击动能的恒定。率定宜在气温为20±5℃条件下进行,率定时,将钢砧置于刚性较好的基础上,摆放平稳,然后回弹仪在钢砧上垂直向下进行弹击率定,率定时弹击杆应旋转4次,每次旋转90°左右,弹击3-5次,取连续3次稳定值计算回弹平均值,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符合80±2的要求。不符合要求时,可通过顶部调整螺栓20来实现。
    2.测区及测点布置:
    根据需要布置测区,每测区面积约20×20cm2,每测区弹击16点。每一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长度不小于3m的构件,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长度小于3m且高度低于0.6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面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6)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设置支撑固定。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
    3.回弹值的测量
    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检测时,将弹击杆1垂直对准具有代表性的被测位置,然后使仪器的冲锤借弹簧的力量打击冲杆,根据与冲杆头部接触处的混凝土试件表面的硬度,冲锤将回弹到一定位置,可以按刻度尺上的指针读出回弹值。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测区测区、测点布置见《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每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共弹击16点,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 回弹值的测量的具体步骤如下:
    (1)指针复零位操作。将回弹仪的弹击杆顶住混凝土试面,轻压尾盖,按钮脱开导向法兰,此时双手应使回弹仪抬离原先顶住的混凝土试面,弹击杆伸出仪器壳体,挂钩与弹击锤尾部勾连上,指针滑块被导向法兰带到刻度尺“0”位。
    (2)弹击操作过程。将已伸出的弹击杆对准混凝土试件测面的测点,并保持回弹仪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测面,然后握住仪器壳体,一手缓慢均匀地握压尾盖,继续施压,挂钩与弹击锤脱开,由于弹击拉簧的作用,弹击锤沿着中心导杆向弹击杆飞速冲击,动能由弹击杆传递给混凝土试件。
    (3)回弹值的读取。在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后,第一次回弹时将指针滑块带到一定位置,此时继续扶握和压住回弹仪,保持弹击杆抵住测面,并从刻度尺上读取指针滑块上刻度线所对的数值——回弹值R。如果光线微弱或狭窄处不便立即读数,可在弹击完毕,即锤与杆碰撞声终止后,按入按钮锁住机芯,使指针滑块保持所在位置,然后再将仪器拿到便于观察处读取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估读至1。
    4.碳化深度测量
    (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级差大于2.0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2)用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钻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略大于碳化深度,将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除净,不得用水清洗,然后用1%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边缘处。已碳化部分不变色,未碳化部分混凝土变成紫红色,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限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和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次数不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到0.5mm。

  • 第18题:

    采用分片法组焊球形罐,温带板就位后,其大边与赤道带板的连接固定方式是()。

    • A、点焊连接
    • B、用钢丝绳连接
    • C、用组对卡具连接
    • D、用定位板和加紧丝连接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GB50094-1998《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施工及验收范围,请指出以下施工及验收不包括的是()。

    • A、球壳及与其连接的受压零部件
    • B、球罐开孔的承压封头、平盖及其紧固件
    • C、与球壳连接的支柱、拉杆、垫板和底板等非受压元件
    • D、球罐焊接试板和焊接工艺所需要的试板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球形罐采用分片法组焊工艺的赤道带板组装工作有()。
    A

    环带组装在平台上进行

    B

    吊装第一块带支柱的赤道带板,就位后用拖拉绳固定

    C

    测量支柱垂直度

    D

    将不带支柱的赤道带板吊起,插入两块带支柱赤道带板之间并用卡具固定

    E

    组成环带并立即进行找正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水泥砼构件回弹强度的检测方法及步骤。

    正确答案: 主要检测步骤如下:1.回弹仪率定:
    回弹仪使用前应定期在洛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进行率定,率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回弹仪弹击动能的恒定。率定宜在气温为20±5℃条件下进行,率定时,将钢砧置于刚性较好的基础上,摆放平稳,然后回弹仪在钢砧上垂直向下进行弹击率定,率定时弹击杆应旋转4次,每次旋转90°左右,弹击3-5次,取连续3次稳定值计算回弹平均值,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符合80±2的要求。不符合要求时,可通过顶部调整螺栓20来实现。
    2.测区及测点布置:
    根据需要布置测区,每测区面积约20×20cm2,每测区弹击16点。每一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长度不小于3m的构件,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长度小于3m且高度低于0.6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面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6)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设置支撑固定。 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
    3.回弹值的测量
    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检测时,将弹击杆1垂直对准具有代表性的被测位置,然后使仪器的冲锤借弹簧的力量打击冲杆,根据与冲杆头部接触处的混凝土试件表面的硬度,冲锤将回弹到一定位置,可以按刻度尺上的指针读出回弹值。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测区测区、测点布置见《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每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共弹击16点,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 回弹值的测量的具体步骤如下:
    (1)指针复零位操作。将回弹仪的弹击杆顶住混凝土试面,轻压尾盖,按钮脱开导向法兰,此时双手应使回弹仪抬离原先顶住的混凝土试面,弹击杆伸出仪器壳体,挂钩与弹击锤尾部勾连上,指针滑块被导向法兰带到刻度尺“0”位。
    (2)弹击操作过程。将已伸出的弹击杆对准混凝土试件测面的测点,并保持回弹仪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测面,然后握住仪器壳体,一手缓慢均匀地握压尾盖,继续施压,挂钩与弹击锤脱开,由于弹击拉簧的作用,弹击锤沿着中心导杆向弹击杆飞速冲击,动能由弹击杆传递给混凝土试件。
    (3)回弹值的读取。在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后,第一次回弹时将指针滑块带到一定位置,此时继续扶握和压住回弹仪,保持弹击杆抵住测面,并从刻度尺上读取指针滑块上刻度线所对的数值——回弹值R。如果光线微弱或狭窄处不便立即读数,可在弹击完毕,即锤与杆碰撞声终止后,按入按钮锁住机芯,使指针滑块保持所在位置,然后再将仪器拿到便于观察处读取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估读至1。
    4.碳化深度测量
    (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级差大于2.0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2)用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钻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略大于碳化深度,将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除净,不得用水清洗,然后用1%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边缘处。已碳化部分不变色,未碳化部分混凝土变成紫红色,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限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和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次数不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到0.5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球罐沉降试验应在各支柱上按规定焊接()的水平测定板。
    A

    临时性

    B

    永久性

    C

    便于观测

    D

    标志明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常温球罐宜设计整体支柱,低温球罐应设计成()支柱。
    A

    整体;

    B

    两段式结构;

    C

    三段式结构;

    D

    四段式结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