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切削刀具后角可减少切削刀具后面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
第1题:
合理选择切削液,可减小塑性变形和刀具与工件之间摩擦,使切削力()。
第2题:
刀具的五个主要切削角度包括()、()、()、()和刃倾角。其中前角的增大,使切削力减小,后角的增大,使刀具的后刀面与工件过渡表面间的摩擦减小。
第3题:
提高工件加工精度的有效的方法是()
第4题:
端铣刀()的主要作用是减小副切削刃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其大小将影响副切削刃对已加工表面的修光作用。
第5题:
切削力来源于克服切屑对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刀具后刀面对过渡表面与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第6题:
切削时如已加工表面出现亮痕,则表示刀具与加工表面产生强烈的摩擦与挤压。
第7题:
减小切割刀具后角可减少切割刀具后面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
第8题:
刀具的切削角越小,其加工阻力越小,但切削角太小将使后角和楔角随之减小。
第9题:
刀具前角的功用()。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减小刀具前角
增大刀具前角
增大切削深度
减小切削速度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产生于切削变形区的切削热的主要来源是()。
第14题:
车刀副偏角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副切削刃和工件()的摩擦。
第15题:
当粗加工、强力切削或承冲击载荷时,要使刀具寿命延长,必须减少刀具摩擦,所以后角应取大些。()
第16题:
切削层公称宽度是沿()测量的切削层尺寸。
第17题:
合理选择切削液,可减小塑性变形和刀具与工件间摩擦,使切削力()。
第18题:
在刀具强度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前角,可减小切削的变形和摩擦,从而控制切削温度的升高。
第19题:
消除或减小加工硬化的措施有()等。
第20题:
消除或减小加工硬化的措施有()等。
第21题:
切削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如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的磨损、已加工表面的变形与残余应力等,其根本原因是()。
第22题: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
后刀面与已加工面的摩擦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