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工人发现不合格件流入生产线,应由检查员负责开()或()。
第1题:
接收邮件总包发现不合规格情况应由收方负责开拆,会同收方共同查验内装邮件。
A对
B错
第2题:
单件小批生产,不需制定工艺卡片,工人按装配图和装配单元系统图进行装配。
第3题:
装配单位于制程中发现不合格品(物料)时,应提出制程异常连络单通知()单位确认处理。
第4题:
工人进行装配工作的依据是()。
第5题:
集中装配形式,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装配周期长,适用于装配精度不高的单件小批生产。
第6题:
某生产线工人任意选取10件产品,测量其长度,计算出样本平均数并将其记录到控制表中,表中有控制的上限和下限。每小时记录的数据用于月底编制报表。该控制过程的缺点是:()
第7题:
投递总台接收总包特快专递邮件,如发现不合规格情况,应由()负责开拆。
第8题:
船体检查应由科(队)领导或当天值班检查员带勤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样本规模小
没有控制标准
没有及时的矫正行为
不应由生产线工人负责该工作
第11题:
第12题:
从零件装成部件或产品的全过程均在固定地点
由几组(或多个)工人来完成
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
装配周期短
第13题:
接收邮件总包发现不合规格情况应由收方负责开拆,会同收方共同查验内装邮件。
第14题:
分部工程应由()组织施工单位()和()等进行验收。
第15题:
计算题:工人加工一批零组件投入100件,工人自检时发现超差品4件,提交96件,经检验合格85件(因不合格品超过10%),填写零组件不合格品审理一式四份交检验室检验技术员。检验技术员对审理单内容进行审查、复验时发现有3件φ4±0.003外圆合格,让检验员重新填写不合格品审理单。根据审理结论,经返工后合格4件,让步许可3件,报废1件问该工人一次提交合格率是多少?错检率是多少?
第16题:
在固定的地点,由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从开始装配到结束工作的方式适于()。
第17题:
机器的装配精度是靠零件来保证的,与装配工人无关。
第18题:
生产线上在使用辅料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辅料时应该怎样处理?
第19题:
就整个工厂布局而言,总装配生产线与其他零部件、生产单位在布局上呈"河流水系"状分布,即由于全企业实行同步化均衡生产,各制程按照统一的节拍或节拍的倍数组织生产,所以各制程间以及内部不存在大量过剩的在制品,加上拉动方式使物流很畅通,如同一条河流,最终流入总装配。
第20题:
单件生产时,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均在某一固定地点,由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去完成。
第21题:
1/5
1/6
4/5
5/6
第22题:
第23题:
主机厂、技术中心下达的质量整改要求和实施报告;
新产品或老产品性能试验结果报告,以及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报告;
生产过程产生或发现的批量不合格且拟放行的精加工自制件、总成装配件、精加工或已装配的外购件;
采购件关重质量特性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