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中低压通信接入网是电力骨干通信网的延伸,是实现电网智能化、配电自动化接入层业务、电动汽车充电站、用电信息采集和双向营销互动的重要通信基础设施,是实现电网智能化的重要保障。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对低压通信接入网的网络结构、覆盖范围、技术应用、带宽需求和业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逐步建设和完善中压通信接入网网络结构。根据智能配电网配用电环节和农网发展需要,向下扩展延伸骨干通信网,强化中低压通信接入网建设,形成上下贯通、面向用户、安全防控的一体化通信平台。
(2)提升网络覆盖能力。中压通信接入网主要覆盖配电网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分布式能源站点、电动汽车充电站、配电线路等;低压通信接入网全面支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实现对所有电力用户和关口的全面通信覆盖。
(3)依托公司骨干通信网和中低压电力线路资源,在各地市、县级供电企业建设以电力光纤通信为主,中低压电力线载波为辅,无线公网等其他方式为补充和延伸的中低压通信接入网。
(4)完善和优化现有业务网络,提升业务网服务能力。根据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实现各类业务网络的平滑演进和融合,为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电动车充电站、电力光纤到户等业务提供支撑和保障。
(5)在带宽需求上,中压通信接入网上端与骨干网的四级网相连接,向下同时承载配电自动化、配变监测、用电信息采集、分布式电源、电力光纤到户等业务,中低压通信接入网的带宽要保障所承载业务的信息流快速、可靠、安全传输,满足电力光纤到户通信上联需求。
(6)结合配用电通信网管理系统建设,在地(市)供电企业建设统一接口、统一标准的配用电一体化通信网管系统和管理平台,满足配用电各环节、各层次信息采集、交互、存储、处理等多方面需求,实现对各种通信方式的集中管理。
更多“智能配电网对中低压通信接入网提出哪些要求?”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哪些适用于TN系统()。

    A低压不接地配电网

    B高压不接地配电网

    C低压共用用户

    D接地配电网


    D

  • 第2题:

    中低压配电网配置的可靠性要求是什么?
    为了能够达到使配电网坚强、可靠、经济等目标,中低压配电网的改造和建设,要求执行适度超前的规划原则,逐渐形成坚强的配电网构架。采取合理布置电源、确保双电源配置,增加10kV配电网操作灵活性、负荷转移快速性。10kV主干电网要满足“N-1”准则,重要地区要满足“N-1-1”或“N-2”准则的要求。10kV架空线采用多分段三联络方式,线路容量一般可按3~4分段三联络方式考虑;电缆网络应构成正常方式下开环运行的单环网或双环网,达到“手拉手”和满足“N-1”准则的要求。10kV电缆环网的电源应分别来自不同变电站或同一变电站的不同母线段。

  • 第3题:

    城网由()的送电网、高压配电网、()的中压配电网和380/220V的低压配电网组成。


    正确答案:220kV;10kV

  • 第4题:

    智能配电网有哪些主要功能特征?


    正确答案: 智能配电网针对其设计、建造、运行、维护等环节,综合应用各种先进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管理理念和手段,实现延长设备寿命,确定资产更换的优先顺序,减少配电网故障,降低配电网改造投资等目的。智能配电网主要具有以下功能特征:
    (1)具有自愈能力。智能配电网能够及时检测出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故障并进行相应的纠正性操作,使其不影响对用户的正常供电或将影响降至最小。
    (2)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智能配电网能够很好地抵御外力与自然灾害的破坏,能够将破坏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出现大面积停电,保障重要用户的正常供电。
    (3)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能。智能配电网实时监测并控制电能质量,使电压有效值和波形符合用户的要求,保证用户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不影响其使用寿命。
    (4)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智能配电网不再像传统配电网那样,被动地硬性限制分布式电源接入点与容量,而是从有利于可再生能源足额发电、节省整体投资出发,有效地接入分布式电源并发挥其作用。
    (5)可对配电网及其设备进行可视化管理。智能配电网全面采集配电网及其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以及电能质量扰动、故障停电等数据,为运行人员提供高级的图形界面,使其能够全面掌握电网的运行状态,克服目前配电网因“盲调”造成的反应速度慢、效率低下等问题;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在线诊断与风险分析,为运行人员进行调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6)具有更高的资产利用率。智能配电网实时监测电网设备温度、绝缘水平、安全裕度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加传输功率,提高系统容量利用率;通过对潮流分布的优化,减少线损,提高运行效率;在线监测并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施状态检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第5题:

    建设智能配电网有哪些作用?


    正确答案:智能配电网将使配电网从传统的供方主导、单向供电、基本依赖人工管理的运营模式向用户参与、潮流双向流动、高度自动化的方向转变。随着我国配电网建设的进展,将产生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主要以下三个方面:
    (1)实现配电网的最优运行,达到经济高效。配电网应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对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优化管理,降低系统容载比并提高其负荷率,使系统容量能够获得充分利用,从而可以延缓或减少电网一次设备的投资,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提供优质可靠电能,保障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智能配电网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同时,还能够为用户提供满足其特定需求的电能质量;不仅可以克服以往故障重合闸、倒闸操作引起的短暂供电中断,而且可以消除电压聚降、谐波、不平衡的影响,为各种高科技设备的正常运行、为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优质的电力保障。
    (3)推动新能源革命,促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传统的配电网的规划设计、保护控制与运行管理方式基本上不考虑小电源的接入;为不影响配电网的正常运行,现有的标准或运行导则对接入的分布式电源的容量及其并网点的选择都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制约了分布式发电的推广应用。智能配电网具有很好地适应性,能够大量地接入分布式电源并减少并网成本,极大地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大大降低化石燃料使用和碳排放量,在促进环保的同时,实现电力生产方式与能源结构的转变。

  • 第6题:

    智能电网的发展对中低压通信接入网的网络结构、覆盖范围、技术应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A、人员素质和业务管理
    • B、带宽需求和业务管理
    • C、人员素质和物流管理
    • D、带宽需求和物流管理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配电网中对于电容器运行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电容器运行中电流不应长时间超过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倍;电压不应长时间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电容器开关的拉开和合上的间隔时间,至少5分钟。电容器开关因保护动作(欠压保护除外)跳闸,或电容器本身熔丝熔断,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后方可送电。当电容器的温度超过现场规定时,值班员应采取降温措施;如无效果,应将电容器停止运行。

  • 第8题:

    通信对电源提出的要求有()。

    • A、可靠
    • B、稳定
    • C、高效
    • D、小型智能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智能配电网技术有机集成和融合()等技术,满足未来配电系统集成、互动、自愈、兼容、优化的要求。

    • A、现代计算机与通信
    • B、智能设备
    • C、高级传感和测控
    • D、在线监测

    正确答案:A,C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哪些适用于TT系统()。
    A

    低压不接地配电网

    B

    高压不接地配电网

    C

    低压共用用户

    D

    接地配电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电力网中,6~10KV属于()
    A

    高压配电网

    B

    中压配电网

    C

    低压配电网

    D

    终端配电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配电网按电压等级分有高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
    A

    电缆网

    B

    架空网

    C

    中压配电网

    D

    终端配电网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那些适用于IT系统()。

    A低压不接地配电网

    B高压不接地配电网

    C低压共用用户

    D接地配电网


    A,B

  • 第14题:

    南方电网配电网由110kV、35kV高压配电网,10(20)kV中压配电网和380/220V低压配电网组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配电网调控操作过程中对配电网图形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配电网调控操作过程中对配电网图形主要有以下要求:
    (1)在配电网调控操作过程中,值班调控员应根据现场汇报信息,及时对配电网接线图中开关(刀闸)置位及挂、摘牌等信息进行核对检查,确保设备状态与现场实际保持一致。
    (2)复役操作前,值班调控员应根据设备停役申请、新设备投运申请执行情况,完成配电网接线图调度审核更新。

  • 第16题:

    什么是智能配电网技术?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智能配电网(Smart Distribution Grid)在传统配电网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能实现传统配电网的规划、监测、控制、分析和管理功能。智能配电网技术采用智能化设备、智能终端、智能主站系统实现分布式能源接入后的配电网监控、电压/无功控制、应急处理和自愈控制、安全预警等功能。
    智能配电网技术主要包括:智能配电自动化技术、配电网风险评估与故障快速处理技术、智能配电网停电管理、智能配电网规划、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等方面。

  • 第17题:

    保护接地用于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包括低压接地网、配电网和变压器接地配电网及其他不接地的直流配电网中。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电力光纤到户是指在低压通信接入网中采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将光纤随低压电力线敷设,实现到表到户,配合无源光网络技术,承载等业务。()

    • A、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双向交互、“三网融合”
    • B、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双向交互、“四网融合”
    • C、配电自动化、智能用电双向交互、“三网融合”
    • D、配电自动化、智能电网多向交互、“四网融合”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对信息安全带来了哪些新的挑战?


    正确答案: 智能配电网环境下信息系统与外界的交互性增加、数据传输实时性增强、智能终端接入方式增多、用户服务需求提升等特征引入了新的安全风险,给电网企业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系统遭受攻击后危害更加巨大。智能配电网下,信息系统集成度更高,任何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就有可能会导致服务完全中断或大面积安全事故。如智能变电站采集、测量、保护、控制终端与调控机构之间控制指令被篡改或伪造,就有可能导致大面积的停电事故。
    (2)数据安全重要性进一步提升。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建设,电力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关键数据愈发集中。在此情况下,数据的安全越来越重要,数据一旦丢失,将会严重影响信息系统日常业务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敏感信息的泄漏也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社会影响。
    (3)信息安全防控难度进一步增加。智能配电网下信息内外网边界的各类接入对象(无线表计、移动终端、移动办公、车载系统、银行、监管机构、农电营业厅、供应商、社会大众等)采用多种接入方式和信息内、外网进行数据交换与通信。智能配电网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接入环境、多样灵活的接入方式,这些都对信息安全的防控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 第20题:

    配电网规划应与()、通信网规划、智能化规划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统筹考虑各类电源和用户接入对配


    正确答案:主网架规划

  • 第21题:

    配电网规划应与()、()、智能化规划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统筹考虑各类电源和用户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 A、主网架规划;
    • B、通信网规划;
    • C、自动化规划;
    • D、智能化规划。

    正确答案:A,B

  • 第22题:

    问答题
    高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的连接方式有哪三种?每种形式还又含哪些接线方式?

    正确答案: (1)放射式:单回路放射式;双回路放射式;(带公共备用线的放射式)。
    (2)树干式:单回路树干式;单侧供电双回路树干式;双侧供电双回路树干式。
    (3)环形:同一电源供电的环形供电;多个电源供电的环形供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城网由()的送电网、高压配电网、()的中压配电网和380/220V的低压配电网组成。

    正确答案: 220kV,10kV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