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在发生事故后应尽快调整运行方式,以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必要时可采取拉闸限电等措施,以保证电力系统满足().
第1题:
在事故后经调整的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应有规定的静态稳定储备,并满足再次发生单一元件故障后的()和其他元件不超过规定事故过负荷能力的要求
第2题:
电力系统在事故后运行方式下,对并列运行静态稳定储备系数KP(%)的要求是()。
第3题:
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对不同的电力系统,按功角判据计算的静态稳定储备系数(Kp%)应满足()
第4题:
电力系统受在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的能力,称为()。
第5题:
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的静稳定储备系数不应()15%,事故运行方式下(如一条线路跳闸后)的储备系数,不应低于8%。
第6题: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应有足够的()。
第7题:
静态稳定储备系数是衡量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技术指标,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导则”对发电机并列运行静态稳定储备系数的规定是正常运行情况下不小于Y(15~20)%,事故后运行方式下不小于10%。
第8题:
自动调整励磁装置,在发电机正常运行或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和动态稳定。
第9题:
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
第10题:
具有正阻尼的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后是靠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恢复到稳定运行状态的。
第11题:
KP(%)>30;
KP(%)≧15~20;
KP(%)≧10。
第12题:
30%
20%
15%
10%
第13题:
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维持电网()、()的正常水平,系统应有足够的静态稳定储备和有功、无功()。
第14题:
简述简单电力系统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的静态稳定极限功率、静态稳定储备系数以及对静态稳定储备系数的要求。
第15题:
电力系统在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起始运行状态的能力,称为()。
第16题:
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的能力称为()
第17题: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电力系统的()水平,分析和研究提高安全稳定的措施,及研究非同步运行后的再同步及事故后的恢复策略。
第18题:
在事故后经调整的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仍应有按规定的()稳定储备,其他元件允许按规定的事故过负荷运行。
第19题:
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经受微小扰动后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称为()。
第20题:
在事故后运行方式和特殊运行方式下,按功角判据计算的静态稳定储备系数(Kp)不得低于(),按无功电压判据计算的静态稳定储备系数(Kv)不得低于()。
第21题:
电力系统()是指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作用后,不发生自发振荡或失步,自动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