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相对原子质量只表示不同()的相对质量,没有单位。A、原子B、分子C、质子D、中子”相关问题
  • 第1题:

    原子量表示的是( )。

    A.原子的质量,采用质量的单位

    B.是相对质量,没有单位

    C.各原子的质子之和

    D.原子质量与氢原子质量的比值


    正确答案:B

  • 第2题: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提出疑问,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铝原子的质量(科学计数法,单位:kg)。
    【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子是质量、体积都很小的微粒,那原子的质量我们要如何简便的表示出来呢?
    (二)类比练习,学习新知
    【学生活动】以千克为单位,用小数的形式写出导入环节展示的原子的质量。
    【教师引导】生活中,我们用“千米”衡量北京到天津的距离,用“光年”衡量宇宙中星球间的距离。若以“千克”为单位表示原子的质量,就好比用“光年”衡量北京到天津的距离,也好比用“吨”来表示一个苹果的体重。
    【教师讲解】国际上一般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学生总结】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教师讲解】讲述科学家确定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研究过程,强调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计算简便而人为规定的。
    【多媒体展示】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的贡献。
    【教师引导】原子的质量非常小,所以在化学中使用相对原子质量。而分子的质量与我们宏观的物质相比,质量仍然微乎其微,那么在化学中如何表示分子的质量呢?
    【学生回答】通常用相对分子质量表示分子质量的大小。
    【教师引导】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以水分子微粒说明。
    【学生回答】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教师引导】如何由相对原子质量得出相对分子质量?
    【学生总结】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教师讲解】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活动】计算二氧化碳分子(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加深理解,巩固练习
    【思考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是否有单位?
    【解析】没有单位。
    【思考2】参考相对原子质量表,计算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98。
    (四)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小结: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理解。



    答案:
    解析:

  • 第3题:

    原子量表示的是()。

    A原子的质量,采用质量的单位

    B是相对质量,没有单位

    C各原子的质子之和

    D原子质量与氢原子质量的比值


    B

  • 第4题:

    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原子序数Z。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C、质子数不同
    • D、核外电子数不同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已知阴离子X2-有3个电子层,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该离子的中子数是16,核内质子数是16。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氢有三种同位素氕、氘、氚,它们具有相同的()

    • A、质子数
    • B、中子数
    • C、核子数
    • D、相对原子质量

    正确答案:A

  • 第8题:

    相对原子质量由()决定。

    • A、质子数;
    • B、中子数;
    • C、核外电子数;
    • D、最外层电子数

    正确答案:A,B

  • 第9题:

    相对原子质量只表示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单位。

    • A、以千克为
    • B、以摩尔为
    • C、没有
    • D、以克为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已知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8
    • B、30
    • C、44
    • D、50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中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则下列关于11549In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1549In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B

    11549In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C

    11549In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其质量数为115

    D

    sup>11549In是In元素的一种核素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据此可知该核素的质子数=49,质量数=115。又因为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以该微粒中中子数是115-49=66,核外电子数=49,所以选项B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 第12题:

    多选题
    相对原子质量由()决定。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正确答案: A,C
    解析: 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是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答案选AB。

  • 第13题:

    不同中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A

  • 第14题:

    初中化学《相对原子质量》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由原子构成,那么原子的质量大小如何?
    【学生回答】原子的质量和体积也很小。
    【教师总结】原子的质量很小,1个氢原子的质量约为1.67×10-27 kg,1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57×10-26 kg。
    可以看出,使用“kg”作为单位表示原子的质量,书写与使用并不方便,有没有其他较为方便的方法呢?
    环节二: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原子中有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不同微粒的质量是否相同,观看下图,说明自己能够得出的结论?
    【多媒体展示】表3-2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质量

    ?【学生回答】从表格中可以看出:①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大致相等;②电子的质量相对质子、中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教师总结】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此氢原子的质量大致与一个质子的质量相等,一个氧原子的质量大致与8个质子与8个中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教师引导】在很久以前,表示质量的大小、长度的大小、温度、高度人们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不同地区的人使用的方法不同,不同国家的人使用的方法也不同。
    【提出问题】比如有关温度的表示,不同的国家是如何表示的,国际上采用的是何种方式?
    【学生回答】我国采用的是摄氏温标,美国和一些英语国家采用的是华氏温标,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水的冰点摄氏温度计为0℃,开氏温度计为273.15 K。
    【教师总结】由此可知,要方便的计量一个数据,可以找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计量原子的质量采用的标准是什么?采用怎样的标准能够更加方便的书写与使用?请阅读教材进行说明,国际上采用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国际上一致同意采用相对质量,即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多媒体展示】图3-14。

    【教师讲解】根据图示,以12C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记为1。12个氢原子质量与1个12C原子质量相等,由此可知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提出问题】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氧原子质量是碳12C原子质量的1/12的16倍。
    【提出问题】该种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学生回答】该种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教师讲解】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此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提出问题】通过相对原子质量,能否比较原子质量的大小?怎样比较?
    【学生回答】能够比较原子质量的大小,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原子质量也大。
    环节三:巩固提高
    【多媒体播放】资料:张青莲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教师引导】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教师补充。
    作业:思考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板书设计】略


    答案:
    解析:

  • 第15题:

    已知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Imol的碳原子质量是12g
    • B、含6.02x1023个水分子的水的质量是9g
    • C、6×1023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g
    • D、16×1023个氧原子的质量为6.02g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一个原子质量数是由()决定的。

    • A、质子数+电子数
    • B、电子数+中子数
    • C、质子数+中子数
    • D、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摩尔是化学上一个常用的基本物质量的单位,它是以()表示物质的量。

    • A、相对分子质量
    • B、相对原子质量
    • C、微粒数量
    • D、物质数量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用原子质量单位表示原子的质量
    •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
    •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 D、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是碳12原子质量的1/12

    正确答案:B,D

  • 第19题:

    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中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则下列关于11549In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1549In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 B、11549In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 C、11549In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其质量数为115
    • D、sup>11549In是In元素的一种核素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已知H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4
    • B、16
    • C、18
    • D、20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已知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44
    • B、50
    • C、28
    • D、30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氢有三种同位素氕、氘、氚,它们具有相同的()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核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原子序数Z。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