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单元机组,即锅炉生产的蒸汽不通过母管,直接送到汽轮机,锅炉和汽轮机已经成为一个整体,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控制点,需要锅炉和汽轮机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以适应外部负荷的需要。
单元机组,特别是有中间再热器的机组,当外部负荷变化时,由于中间再热器的容积滞后,使中低压缸的功率变化出现惯性,对电力系统调频不利,需要在调节系统上采取措施。
单元机组的动态特性与母管制差异较大。一般来讲,单元机组汽包压力、汽轮机进压力在燃烧侧扰动时变化较大,而蒸汽流量变化较小;母管制锅炉汽包压力变化小,而蒸汽流量变化较大。
因此,单元机组汽压调节系统宜选用汽包压力或汽轮机进汽压力作为被调量,这同母管制锅炉差别较大(母管制的汽压调节系统一般采用蒸汽流量加汽包压力微分信号)。至于送风和引风调节系统,单元制同母管制差异不大。
更多“试述单元机组自动调节有什么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的特点是机炉联合起来共同适应负荷要求和保证机组稳定运行。

  • 第2题:

    单元机组燃烧自动调节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单元机组不存在锅炉之间负荷分配的任务,调节系统比较简单。
    (2)在大型单元机组中,由于在低压缸之前增加了中间再热器,当主汽门突然开大时,汽轮机高压缸的出力相应迅速增加,而低压缸出力的变化比较迟缓,有惰性,功率变化对调峰不利。为消除惰性和提高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要求出力能很快随汽门的开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开始时就将主汽门多开一些,这给调节带来困难。
    (3)外部负荷变动时,调速系统动作,主汽压力发生变化,使锅炉调节系统相应动作,实现锅炉、汽轮机两个调节系统协调控制。

  • 第3题:

    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中汽机侧常用哪些校正信号?


    正确答案:1)在给水调节系统中用微过热汽温与给定值的偏差来校正给水量。
    2)在汽压调节系统中引入电网频率的动态校正信号,使电网频率改变时汽机进汽阀不动作。

  • 第4题:

    简述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中常用哪些校正信号?


    正确答案: 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中常用校正信号有:
    (1)送风调节系统中用烟气氧量与给定值的偏差作为送风量的校正信号。
    (2)在给水调节系统中用微过热汽温与给定值的偏差来校正给水量。
    (3)在燃料量调节系统中用机组实际输出功率与负荷要求的偏差来校正燃烧率。
    (4)在汽压调节系统中常引入电网频率的动态校正信号,使电网频率改变时,汽轮机进汽阀不动作。

  • 第5题:

    试述单元机组滑压运行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单元机组的运行方式一般有定压和滑压两种形式。
    滑压运行能改善汽轮机在变工况运行时的热应力和热变形,使机组启停时间缩短,减小
    节流损失,降低给水泵功率消耗,提高机组效率。对主蒸汽管道系统,由于压力降低,应力状态得到改善,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 第6题: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的调节原理是什么?有何优点? 


    正确答案:机炉协调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在机炉单独调节、炉跟机或机跟炉的基本调节方案中,增加机炉间的协调信号回路,两者的调节相互协调,以提高机组对外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并使主蒸汽压力波动在允许范围内。
    以炉跟机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是在炉跟机基本调节方式的基础上,将主蒸汽压力变化的信号同时引入汽轮机的调节系统,仍以外负荷变化的信号控制其调节阀的开度,充分利用主蒸汽系统的蓄热能力,使汽轮机的功率与外负荷的变化相适应。若主蒸汽压力变化在允许范围内,此信号不起作用;当主蒸汽压力的变化超过允许范围时,该信号将限制汽轮机调节阀的开度进一步变化。另外,将汽轮机的功率信号同时引入锅炉燃烧调节器,仍以主蒸汽压力变化为主调信号,而汽轮机的功率信号用于强化燃烧调节,减缓锅炉燃烧调节的迟缓,使燃烧指令直接与汽轮机的能量需求相平衡。
    以机跟炉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是在炉跟机或机跟炉两种基本调节方式的基础上,将外负荷变化的信号同时引入锅炉燃烧调节器,仍以主蒸汽压力变化为主调信号,而外负荷变化信号用于强化燃烧调节,以缩小机、炉调节对外负荷变化响应速度的差别。此时将外负荷变化和主蒸汽压力变化的信号同时引入汽轮机的调节系统,根据主蒸汽压力改变调节阀的开度(主蒸汽压力升高,调节阀开大),使汽轮机的功率变化,与外负荷的变化相适应,维持主蒸汽压力为设定值。而引入外负荷变化的信号,则使汽轮机充分利用主蒸汽系统的蓄热能力,提高机组对外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
    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是解决大系统控制问题基本策略的具体运用。它采用分解与协调的基本方法,把系统分解成机、炉和其他辅机的若干个子系统,进行分块处理,求得各块达到最优控制。再从系统的全局出发进行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求得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进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最优控制。因此,既可加快锅炉的燃烧调节、充分利用主蒸汽系统的蓄热能力,提高机组对外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又可保证主蒸汽压力波动在允许范围内,提高单元机组调节的动态稳定性。同时,在协调中充分考虑控制对象的性能和相互间的影响,控制精度和可靠性都很高。另外,它把自动调节、状态监视、逻辑控制、联锁保护和报警显示等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具有多种控制功能,满足不同运行方式和不同运行工况控制要求的综合控制系统。由于采用分散处理,各控制器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整定和维修。

  • 第7题:

    单元机组自动控制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单元机组自动控制的特点是:(1)机组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可控性好;(2)具有良好的负荷适应性,有较大的负荷调节范围;(3)在汽轮机或部分辅机故障的情况下能实现限负荷运行或停机不停炉运行方式,故障恢复后能快速升负荷至电网要求值;(4)能按照负荷的要求进行锅炉燃烧优化调整;(5)单元机组可采用变压运行方式以减少节流损失,保证机组压力与负荷相适应,提高运行经济性。

  • 第8题:

    单元机组运行调整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单元机组是炉、机、电纵向串联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运行状态的改变都将引起其他环节运行状态的改变,所以炉机电的运行维护和调整是相互紧密联系的。
    正常运行中各环节又有其特点:锅炉侧重于调节;汽轮机侧重于监视;而电气部分则与单元机组的其他环节以及外部电力系统紧密联系。

  • 第9题:

    单元机组的负荷调节有几种情况?


    正确答案: 单元机组的负荷调节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当电网频率变化,汽轮机调速系统动作时,汽轮机调速汽门开大或关小,使汽轮机进汽量改变,从而引起主蒸汽压力变化。这时锅炉侧要相应地进行主蒸汽压力调节、燃烧调节,以维持能量的平衡。
    (2)按照电网调度指令调整负荷应由锅炉和汽轮机协调进行。锅炉侧改变燃料进行燃烧调节,改变给水量进行水位调节;汽轮机侧调整调速汽门开度,改变进汽量从而改变机组输出功率。
    (3)电网事故或单元机组内发生事故而引起强制减负荷。

  • 第10题:

    试述补充水送入凝汽器真空除氧的除氧器水位自动调节,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对补充水送入凝汽器真空除氧时,除氧器的水位调节还与凝汽器的水位调节有关,应与凝汽器水位调节一并考虑。
    当凝汽器低水位运行时(即凝汽器水位不进行调节),除氧器水位对象调节通道滞后较大,对调节不利,在调节系统上可采取增加补充水流量反馈的措施,或采用具有微分规律的调节器,以提高调节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小动态偏差。当凝汽器高水位运行时,对凝汽器的水位要进行调节。一是用改变补充水量作为除氧器水位的调节手段,用改变凝结水量来维护凝汽器水位;二是用改变凝结水量作为除氧器水位的调节手段,用改变补充水量来维护凝汽器的水位。对于前者,除氧器水位对象调节通道滞后较大,对调节不利,在调节系统上需采取一定措施;对于后者,除氧器水位对象调节通道滞后减小,可采用一般的单回路调节系统。

  • 第11题:

    问答题
    单元式空调机组的自动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两台制冷压缩机通过时间继电器实现分时起动,制冷压缩机停机后,经1min再次起动;
    2.制冷压缩机的电机具有缺相和欠压保护;
    3.主电路用空气开关取代接触器;
    4.制冷压缩机的工作时间用计时器累计;
    5.电空气预热器由于短路或通风不良而造成过热环境时,由温度继电器和熔断器进行防火保护,控制该区域温度最高不超过70℃;
    6.制冷和电热反联锁,通风与电热正联锁,通风机与冷凝风机和压缩机电机正联锁;
    7.压缩机由压力继电器进行高压(排气压力)与低压(吸气压力)保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的调节原理是什么?有何优点?

    正确答案: 机炉协调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在机炉单独调节、炉跟机或机跟炉的基本调节方案中,增加机炉间的协调信号回路,两者的调节相互协调,以提高机组对外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并使主蒸汽压力波动在允许范围内。
    以炉跟机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是在炉跟机基本调节方式的基础上,将主蒸汽压力变化的信号同时引入汽轮机的调节系统,仍以外负荷变化的信号控制其调节阀的开度,充分利用主蒸汽系统的蓄热能力,使汽轮机的功率与外负荷的变化相适应。若主蒸汽压力变化在允许范围内,此信号不起作用;当主蒸汽压力的变化超过允许范围时,该信号将限制汽轮机调节阀的开度进一步变化。另外,将汽轮机的功率信号同时引入锅炉燃烧调节器,仍以主蒸汽压力变化为主调信号,而汽轮机的功率信号用于强化燃烧调节,减缓锅炉燃烧调节的迟缓,使燃烧指令直接与汽轮机的能量需求相平衡。
    以机跟炉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是在炉跟机或机跟炉两种基本调节方式的基础上,将外负荷变化的信号同时引入锅炉燃烧调节器,仍以主蒸汽压力变化为主调信号,而外负荷变化信号用于强化燃烧调节,以缩小机、炉调节对外负荷变化响应速度的差别。此时将外负荷变化和主蒸汽压力变化的信号同时引入汽轮机的调节系统,根据主蒸汽压力改变调节阀的开度(主蒸汽压力升高,调节阀开大),使汽轮机的功率变化,与外负荷的变化相适应,维持主蒸汽压力为设定值。而引入外负荷变化的信号,则使汽轮机充分利用主蒸汽系统的蓄热能力,提高机组对外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
    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是解决大系统控制问题基本策略的具体运用。它采用分解与协调的基本方法,把系统分解成机、炉和其他辅机的若干个子系统,进行分块处理,求得各块达到最优控制。再从系统的全局出发进行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求得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进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最优控制。因此,既可加快锅炉的燃烧调节、充分利用主蒸汽系统的蓄热能力,提高机组对外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又可保证主蒸汽压力波动在允许范围内,提高单元机组调节的动态稳定性。同时,在协调中充分考虑控制对象的性能和相互间的影响,控制精度和可靠性都很高。另外,它把自动调节、状态监视、逻辑控制、联锁保护和报警显示等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具有多种控制功能,满足不同运行方式和不同运行工况控制要求的综合控制系统。由于采用分散处理,各控制器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整定和维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单元制发电机组继电保护配置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单元制发电机组继电保护配置有以下特点:
    (1)快速保护双重化,降低了保护拒动率,提高了可靠性,有利于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2)机组配置后备保护,作为发电机和主变压器的后备保护。
    (3)发电机—变压器组的出口断路器装设失灵保护,出口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元件(如线路对侧,并列运行的发电机组)的后备保护切除故障,但切除时间长,而且可能扩大停电范围。
    (4)主变压器装设零序保护。
    (5)发电机装设具有100%的两段定子接地保护;避免定子绕组接地故障对发电机的损坏。
    (6)发电机组配置反应异常运行的保护,反映发电机组异常工况,如强励保护、过电压保护、低频率保护、逆功率保护、过负荷保护、失磁保护等。
    由于大型发电机组继电保护在总体配置上要求严密,功能完善,但是带来了保护复杂化的问题。

  • 第14题:

    单元制运行机组的“机跟炉”和“炉跟机”运行方式有什么特点?各使用于什么工况?


    正确答案: 单元制运行机组的“机跟炉”运行方式具有汽压稳定,但适应负荷能力差的特定,而“炉跟机”运行方式则正好相反,具有适应负荷能力强,而汽压波动大的特点。前者适应于炉有故障的工况,而后者适应于机有故障的工况。

  • 第15题:

    单元机组负荷自动调节有哪几种方式?


    正确答案: 单元机组的负荷自动调节方式有炉跟踪、机跟踪和限负荷运行三种方式。炉跟踪方式为汽轮机根据电网要求调节机组出力,锅炉根据汽机负荷的变化,相应调节主汽压力,保证主汽压力在规定范围内;机跟踪方式是锅炉根据电网要求调整机组出力,汽机通过改变调节汽门开度来保证主汽压力在规定范围内;限负荷运行方式是当机组某一辅机出现故障时,根据故障的范围和性质限制机组出力在某一规定值运行,然后锅炉和汽机调整各自参数为对应负荷下参数值。

  • 第16题:

    试述与模拟调节相比,数字调节系统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数字调节应用了微处理机等先进技术,它具有信息存储、逻辑判断、精确、快速计算等特点。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1)从速度和精确度来看,模拟调节达不到的调节质量,数字调节系统比较容易达到。
    由于数字调节具有分时操作的功能,所以一台数字调节器可以代替多台模拟调节器,如现在生产的多回路数字调节器、多回路工业控制机等。
    2)数字调节系统具有记忆和判断功能,在环境和生产过程的参数变化时,能及时作出判断,选择最合理、最有利的方案和对策,这是模拟调节做不到的。
    3)在某些生产过程中,对象的纯滞后时间很长,采用模拟调节效果不好,而采用数字调节则可以避开纯滞后的影响,取得较好的调节质量。
    4)对某些参数间相互干扰(或称耦合较紧密),被调量不易直接测试,需要用计算才能得出间指标的对象,只有采用数字调节才能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

  • 第17题:

    为什么单元机组的汽轮机均采用复合调节方式? 


    正确答案:复合调节方式综合喷嘴调节、节流调节和滑压调节的优点,在负荷调节过程中可以使机组获得较高的经济性,提高机组对外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而且只有单元机组,或可切换为单元制连接的机组,其汽轮机才能采用复合调节方式,故单元机组均采用复合调节方式。对于亚临界中间再热机组,在高负荷区,采用额定参数定压运行,喷嘴调节的节流损失不大,循环效率没有降低,其经济性优于滑压运行方式。而且使部分负荷下滑压运行的主蒸汽压力相应提高,循环效率降低较少,经济性相应提高。同时,可以利用高压调节阀参与动态调节,提高机组对外界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在低负荷区,要保证锅炉稳定运行,故采用低参数定压运行节流调节。即‚定-滑-定‛的复合调节方式。对于超临界机组,在理论上高负荷区采用滑压运行的经济性优于额定参数定压运行喷嘴调节,但若参加电网调频,为了提高机组滑压调节的动态特性,仍采用‚定-滑-定‛的复合调节方式,只是采用额定参数定压运行喷嘴调节的区段相对较小。若超临界机组在电网中带基本负荷,则可采用高负荷和中间负荷区滑压运行,低负荷区低参数定压运行的‚滑-定‛复合调节方式。

  • 第18题:

    目前我国对于单元制机组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启动?试述其含义。


    正确答案: 一般采用滑参数启动。滑参数启动按操作方法分为压力法和真空法两种。
    压力法滑参数启动就是锅炉先要产生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之后才开启电动主闸门及主汽门冲动汽轮机。启动参数一般为0.8~1.5Mpa、220~250°C。这种启动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控制方便而被广泛采用。
    真空法启动就是启动前全开电动主闸门、主汽门和调速汽门,真空区一直扩展到锅炉汽包,点火后炉水在真空状态下汽化,在不到0.1Mpa的压力下就可以冲动汽轮机,随着锅炉燃烧的增强,一方面提高汽温、汽压,一方面汽轮机升速、定速、并网、带负荷。由于真空法滑参数启动具有疏水困难、蒸汽过热度低、汽机转速不易控制、易引起水冲击等安全性较差及再热器出口温度很难提高、抽真空困难等缺点,目前真空法滑参数启动已很少采用。
    滑参数启动按启动前汽缸金属温度的高低可分为冷态滑参数启动和热态滑参数启动。启动时高压缸调节级汽室下内壁温度低于它在额定参数下维持空转的金属温度时称为冷态滑参数启动;如果高压缸调节级汽室下内壁温度高于此温度则称为热态滑参数启动。

  • 第19题:

    单元机组是如何组成的?单元机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每台锅炉向所配汽轮机供汽,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机所发电功率直接经一台升压变压器送往电力系统,本机组所需厂用电取自发电机电压母线,这种一机一电纵向联系的独立单元称单元机组。
    单元机组系统简单(管道短,管道附件少),投资省,系统本身的事故可能性少、操作方便,便于滑参数启停,适合机炉电集中控制。
    单元机组任一主设备发生故障时,整个单元机组就要被迫停运。
    当系统频率发生变化时,没有母管的蒸汽容积可利用,锅炉调节反应周期较长,会引起汽轮机入口汽压波动,单元机组对负荷的适应性受到影响。

  • 第20题:

    单元机组事故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⑴单元机组容量较大,事故停运后,损失巨大。
    ⑵单元机组事故造成设备损坏,维修较困难。
    ⑶单元机组机炉电联系密切,任一环节故障都将影响整个机组的运行。
    ⑷单元机组内部故障不影响其他机组正常工作,事故范围缩小。
    ⑸参数超限、管壁超温的设备事故占相当大的比例。
    ⑹由于自动装置及保护故障、不正确使用、停运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事故时有发生。

  • 第21题:

    在单元机组锅炉给水全程调节系统必须考虑机组的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机组在启动和低负荷时,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的测量误差大,同时,机组启动时热力系统中的汽、水流量本来就不平衡。因此,在机组启动和低负荷时不能引用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两个信号。只能用水位信号的单冲量调节系统。当负荷高达某一值时再切换三冲量调节系统。
    (2)在机组启动和低负荷时,若采用的是低负荷泵,则汽机高压缸的抽汽不能使汽动泵正常运行。若采用的是电动变速泵,它受最低转速的限制。因此,不启动的低负荷(一般负荷<25%)时要采用改变给水调节阀开度为手段来调节给水流量。当负荷增大到某值再切换为电动泵调节。
    (3)变速泵的转速、压头、流量在大范围内变化,特别是当机组按变压方式运行时,变速泵的工作点有可能位于安全区之外,这就要求调节系统保证在任何工况下泵的工作点都必须位于安全区之内。因此,采用变速泵的给水全程调节系统要调节给水流量以维持汽包水位在允许范围内,变压运行的机组还要控制泵出口压头或流量或转速,以保证泵的安全运行。
    (4)单元机组给水全程调节系统运行中既存在系统之间的切换,又存在调节手段之间的切换。这就要求有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控制系统来实现切换之间的配合、无扰和跟踪。逻辑控制系统还担负设备、调节系统的监视、保护任务。

  • 第22题:

    问答题
    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中汽机侧常用哪些校正信号?

    正确答案: 1)在给水调节系统中用微过热汽温与给定值的偏差来校正给水量。
    2)在汽压调节系统中引入电网频率的动态校正信号,使电网频率改变时汽机进汽阀不动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的特点是机炉联合起来共同适应负荷要求和保证机组稳定运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