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检查故障点发现异常,联系维护处理。
(2)检查制动器未松开的原因,联系维护处理。
(3)检查复位。
更多“回转不动作的处理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回转时斗轮油路振动的处理方法?
    (1)将大车后退,重新调节吃煤深度。
    (2)降低回转速度,必要时通知维护人员调整设定值。

  • 第2题:

    斗轮机回转动作不正常的原因?


    正确答案: (1)交流接触器失灵或接触不良。
    (2)两边限位未恢复。

  • 第3题:

    回转窑煅烧带完全消失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回转窑的进料量减到最小。
    (2)窑回转数减到最少。
    (3)瓦斯和空气增加。
    (4)调节火嘴,使火焰调至最长
    (5)煅烧带长度为10-18m时,如正常运转,慢慢减少瓦斯气,空气量至正常值。

  • 第4题:

    回转刀架的换刀动作依次为()、()、()。


    正确答案:刀架抬起、刀架回转、刀架压紧

  • 第5题:

    分析回转窑托轮瓦过热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分析:筒体中心线不直,使托轮受力过大,局部超负荷;托轮歪斜过大,轴承推力过大;轴承内冷却水管不通或漏水;润滑油变质或弄脏,润滑装置失灵。
    处理方法:定期校正筒体中心线;调整托轮;检修水管;清洗,检修润滑装置及轴瓦,更换润滑油。

  • 第6题:

    塔机提升和降落速度应均匀,左右回转动作应平稳。严禁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当回转未停稳时,不得作反向动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固定式水炮按()可分为手动式、机动式和机动-手动式三种。

    • A、水平回转
    • B、俯仰动作的操作方式
    • C、水平回转和操作工具
    • D、水平回转和俯仰动作的操作方式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流动式起重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有向下变幅动作和回转动作,()进行操作。

    • A、向下变幅动作应在回转动作之前
    • B、回转动作应在向下变幅动作之前
    • C、回转动作和向下变幅动作应同时
    • D、回转动作和向下变幅动作不应同时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回转空预器的故障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a.机械部分故障,转子与外壳卡死,电机热电偶动作
    b.电气故障跳闸
    处理方法
    a.如跳闸前无过电流现象,将跳闸开关拉回停止位置,重新合闸一次,重合闸成功一次则继续运行,并汇报值长,查明原因,重合闸不成功或电机过电流应立即停止,投入盘车,盘车投不上时应人工(手动)盘车,并汇报有关人员
    b.汇报值长,将负荷降到150MW,调整燃烧,停运一套或两套制粉系统运行c.停运跳闸侧的空预器所对应的一次风机,送风机,引风机,停运一次风机时应注意运行磨煤机联锁切换,防止一次风机停运导致磨煤机跳闸,该项操作应在空预器跳闸后10分钟内完成,否则电气联锁动作,跳该侧引送一次风机及其对应的磨煤机并导致RB动作
    d.关闭故障侧空预器入口烟气挡板和出入口一二次风门,开启冷风联络门,必要时投入空预器吹灰
    e.立即联系检修进行处理
    f.两台空预器同时停运,强合不成功应立即停炉并进行盘车

  • 第10题:

    判断题
    起重机左右回转时,动作要平稳,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作反向动作。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固定式水炮按()可分为手动式、机动式和机动-手动式三种。
    A

    水平回转

    B

    俯仰动作的操作方式

    C

    水平回转和操作工具

    D

    水平回转和俯仰动作的操作方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分析回转窑窑体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分析:筒体弯曲过大,托轮脱空;大小齿轮啮合间隙不正确;筒体上大齿圈弹簧板或连接螺栓松动,断落;传动轴承瓦与轴颈的配合间隙过大或轴承座连接螺栓松动;传动小齿轮有台阶;托轮歪斜过度;地脚螺栓松动。
    对应的处理方法:正确调整托轮,矫正筒体;调整大小齿轮啮合间隙;紧固连接螺栓,重新铆好已松动的铆钉,停窑补砌耐火砖;调整轴瓦与轴颈的配合间隙,或紧固轴承座连接螺栓;凿平台肩;重新调整托轮;紧固地脚螺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翻车机不按程序动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
    (1)相关电源未合或有关保护开关动作。
    (2)联锁条件不具备,如无靠车信号、无夹紧信号、光电管不导通等。
    处理方法:
    (1)恢复有关保护合有关电源开关。
    (2)根据情况检修调整。

  • 第14题:

    简述脱硫系统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动作后的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造成脱硫系统保护动作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条:
    (1)所有吸收塔循环泵都无法投入运行;
    (2)脱硫系统入口烟温超过了允许的最高值;
    (3)在正常运行时,出现FGD入口和出口烟气挡板关闭的情况;
    (4)升压风机因故障无法运行;
    (5)烟气再热器因故障无法运行,或出口烟气温度过低;
    (6)系统入口烟气含尘量超标;
    (7)半数以上吸收塔搅拌器无法投入运行;
    (8)锅炉MFT或大量投油燃烧。
    脱硫系统保护动作后的处理方法如下:
    (1)检查确定旁路烟气档板已自动开启。
    (2)通知运行班长及有关部门。
    (3)注意调整和监视各浆液池内浆液密度和液位。
    (4)保证各搅拌器正常运行。
    (5)及时排空和冲洗可能因浆液沉淀而造成堵塞的泵、管道及箱罐。
    (6)查明脱硫系统保护动作的原因,并根据脱硫系统运行规程采取相应措施,并准备随时恢复系统的运行。

  • 第15题:

    钢包回转不动作,检查()是否正常,抱闸是否卡死,如有情况及时处理。

    • A、减速机齿轮
    • B、电源
    • C、事故马达
    • D、液压系统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起重机左右回转时,动作要平稳,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作反向动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分析回转窑窑体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原因分析:筒体弯曲过大,托轮脱空;大小齿轮啮合间隙不正确;筒体上大齿圈弹簧板或连接螺栓松动,断落;传动轴承瓦与轴颈的配合间隙过大或轴承座连接螺栓松动;传动小齿轮有台阶;托轮歪斜过度;地脚螺栓松动。
    对应的处理方法:正确调整托轮,矫正筒体;调整大小齿轮啮合间隙;紧固连接螺栓,重新铆好已松动的铆钉,停窑补砌耐火砖;调整轴瓦与轴颈的配合间隙,或紧固轴承座连接螺栓;凿平台肩;重新调整托轮;紧固地脚螺栓。

  • 第18题:

    吊重回转不许拖拽尚未离地的载荷,()侧载回转吊臂,做回转动作之前,应解除()。


    正确答案:严禁;回转制动

  • 第19题:

    缩臂动作和向上变幅动作()完成。

    • A、应在回转动作之后
    • B、应在回转动作之前
    • C、应和回转动作同时
    • D、可以和回转动作同时进行,但不能三个动作同时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斗轮机回转机构不动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回转限位未恢复;使其复位。
    2、回转油泵未启动;使其启动。
    3、电气故障;通知电工处理。
    4、堵塞继电器故障,堵塞报警灯亮;清理油量使其畅通。

  • 第21题:

    简答回转不动作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固定蜗轮箱不动作。
    (2)齿轮卡住咬死或传动部件故障。
    (3)回转制动器未松开。
    (4)两侧限位动作后未复位。

  • 第22题:

    问答题
    回转窑内结圈应如何判断?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回转窑内产生的圈,常见的有三种:硫碱圈、前结圈和后结圈。对于湿法长窑来说还有泥浆圈。窑内结圈以后,严重影响着回转窑内的物料运动与气体流动。
    窑内结圈会出现下列现象:(1)火焰前逼,窑内发―混‖;(2)烧成带内物料量显著减少;(3)窑尾负压增大;(4)传动电机负荷增大;(5)严重时发生倒烟现象。
    处理方法有:热烧、冷烧和冷热交替烧三种方法。一般采用后者,具体作法是:首先减少喂料或停料(视结圈程度而定),在窑内移动喷煤管,提高结圈处的温度,烧4~6小时。再移动喷煤管,降低结圈处的温度,再烧4~6小时。这样反复处理,使圈受显著的冷、热交替作用,造成开裂而垮落。当然这时风、煤配合及窑速要相应控制好。如结圈后窑内通风较差,应加大排风,并适当减煤,一定要使煤粉燃烧完全。窑速视结圈程度而定,结圈不大可不减速度,如结圈严重,则要减小窑速甚至停窑烧圈,以使火焰向窑内伸延。如果生料成分不适合,应立即调生料成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分析回转窑托轮瓦过热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分析:筒体中心线不直,使托轮受力过大,局部超负荷;托轮歪斜过大,轴承推力过大;轴承内冷却水管不通或漏水;润滑油变质或弄脏,润滑装置失灵。
    处理方法:定期校正筒体中心线;调整托轮;检修水管;清洗,检修润滑装置及轴瓦,更换润滑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