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的意义是什么?
第1题:
第2题:
供电可靠性数据分析是供电可靠性闭环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供电可靠性数据应用的前提和基础。用户供电可靠性数据分析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用户供电可靠性数据分析主要从可靠性评价基础资料、用户供电可靠性主要指标以及用户停电责任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对可靠性评价基础资料分析,即通过对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因素、企业规模、管理模式、电网技术装备水平等硬件因素及运行检修管理等“软件”因素的综合分析,首先了解供电可靠性整体水平,确定影响可靠性指标的内外部因素。
通过对反映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各类统计指标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评估,可以科学评价电网结构、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发现供电系统管理各环节存在问题。通过对用户供电可靠性主要指标的对比分析,能更全面地了解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
通过对停电事件按停电责任原因进行细化分类和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措施。
略
第3题: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电力供应企业对用户供电可靠性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和评价。
略
第4题:
可靠性效益定义为:因电力系统达到一定的供电可靠性水平而使用户(),即获得的效益。
减少的停电损失
略
第5题:
目前供电企业可靠性统计、评价和分析工作执行的标准依据是什么()。
A“输变电设施可靠性”和“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B“可靠性评价规程”补充说明
C两个“可靠性评价规程”+“补充说明”(简称)
第6题:
成本分析的意义和任务是什么?
第7题:
项目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第8题:
社会效益评价主要定性分析哪些内容()
第9题:
成本/产出/效益分析的基本模型是什么?
第10题:
成本/产出/效益分析中的基本假设中品种结构稳定假设的要求是什么?
第11题:
名义货币成本效益
间接成本效益
无形成本效益
外部成本效益
中间和最终成本效益
第12题:
第13题:
供电可靠性的统计单位是供电可靠性指标计算和分析的基础,我国供电可靠性统计中以“()”为统计单位。
用户
略
第14题:
当每增加一个单位供电可靠性水平所需的投资成本()因该可靠性提高而获得的效益(或由此减少的缺电成本)时,供电系统的边际供电总成本最低,这时的供电系统可靠性水平才是最合理的。
等于
略
第15题:
供电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的意义是什么?
进行供电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分析,确定投资成本与由此带来的可靠性效益,确定在何种投资下策能获得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的可靠性水平。
略
第16题:
当可靠性边际成本等于可靠性边际效益时,边际供电总成本最低,此时为最佳可靠性水平。
A对
B错
第17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A负荷点、系统固有的理论可靠性水平
B开展可靠性优化分析
C对系统进行增强性措施分析、成本效益分析
D辨识系统薄弱环节
第18题:
当可靠性边际成本等于可靠性边际效益时,边际供电总成本最低,此时为最佳可靠性水平。
第19题:
在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法中,除了要分析直接的和有形的成本收益外,还要分析()。
第20题:
发展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意义在于()和边远地区的供电。
第21题: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定义是什么?
第22题:
第23题:
招聘总成本的效益分析
人员录用成本效益分析
人员选拔成本效益分析
人员使用成本效益分析
人员招募成本效益分析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