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主、再热汽温的调整原则?(规程)”相关问题
  • 第1题:

    运行中如何调整再热汽温?


    正确答案:(1)调整火焰中心高度,可通过调整喷燃器摆角,倒换制粉系统来实现。
    (2)减温水投入自动做为辅助手段,防止超温。
    (3)调整燃烧二次风及辅助二次风量也可对汽温调整有一定作用。
    (4)出现超温时可以通过减负荷来降低烟温实现调温作用,另外应该加强吹灰保证受热面清洁,防止超温。

  • 第2题:

    简述机组滑参数停运过程中要控制主再热汽温、主再热汽压、负荷下降速度的范围。


    正确答案: (1)主、再热蒸汽降温速度:≤1℃/min。
    (2)主、再热汽压<0.098MPa/min。
    (3)负荷下降速度:<3MW/min。

  • 第3题:

    主、再热蒸汽分别进入高、中压缸,因此主、再热汽体温度只要不超过规程允许范围即可。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机组主、再热汽温在多少负荷时可以维持额定温度?


    正确答案:主汽温在35%--100%BMCR,再热汽温在50%--100%BMCR可以维持额定。

  • 第5题:

    热态启动,要求主汽温度()℃,再热汽温()℃,主汽压力()。


    正确答案:440±10;410;3.6MPa

  • 第6题:

    当主、再热汽温高高报警发出后将产生什么后果?


    正确答案: 当主、再蒸汽温度高高时,对应侧燃气轮机将执行RUNBACK自动减负荷程序。

  • 第7题:

    再热汽温调整的方法?


    正确答案: (1)分隔烟道挡板,在后烟井中做成并联的分隔烟道,一侧布置低温再热器,一侧布置低温过热器,利用烟道挡板改变两侧烟道的烟气流量,从而调节再热汽温;
    (2)摆动燃烧器,其原理是利用改变燃烧器倾角的大小来改变炉内火焰中心的位置,亦改变炉膛出口烟温和受热面吸热量的比例,从而调节再热汽温。
    (3)喷水减温调节,一般在事故情况下投用。

  • 第8题:

    为什么采用喷水减温调整再热汽温不经济?


    正确答案: 运行当中,减温水喷入再热器后,增加了汽轮机中、低压缸蒸汽量,也就是说增加了中、低压缸的出力,再热汽压力较主蒸汽要低,焓值较低,作功能力也较低。在机组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则势必要限制汽轮机高压缸的出力,即减少高压缸的蒸汽量,这样,就等于以部分低压作功能力低的蒸汽循环去代替高压蒸汽循环,因而必然导致整个机组热经济性降低。

  • 第9题:

    极热态冲车的主汽为()Mpa主汽温度为()℃,再热汽压为()Mpa,再热汽温为()℃。


    正确答案:9.81、510、0.883、487

  • 第10题:

    问答题
    DEH的CRT画面主汽温度、再热汽温、主汽压力的测点取自何处?

    正确答案: 在DEHCRT画面中,主汽温度测点取在12.6米主汽门前,再热汽温测点取自12.6米再热汽门前,主汽压力测点取自主汽三通前靠近主汽三通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DCS中主汽温度、再热汽温、主汽压力的测点取自何处?

    正确答案: 主汽温度测点取自炉侧过热器合并出口处;再热汽温测点取自炉侧再热器合并出口处,主汽压力测点取的位置基本同主汽温度的位置。在末过热器和末级再热器合并出口前A、B侧各设测点,作为汽温自动的主调信号,发生汽包水位事故时此处汽温先发生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调整再热汽温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再热汽温的调整大致有烟气再循环、分隔烟道挡板、汽一汽热交换器和改变火焰中心高度四种方法。利用再循环风机,将省煤器后部分低温烟气抽出,再从冷灰斗附近送入炉膛,以改变辐射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的吸热比例。对于布置在对流烟道内的再热器,当负荷降低时,再热汽温降低,可增加再循环烟气量,使再热器吸热量增加,保持再热汽温不变。用隔墙将尾部烟道分成两个并列烟道,在两烟道中分别布置过热器与再热器,并列烟道省煤器后装有烟道挡板,调节挡板开度可以改变流经两个烟道的烟气流量,从而调节再热汽温。汽一汽热交换器是利用过热蒸汽加热再热蒸汽以调节再热汽温的设备。对于设置壁式再热器和半辐射式再热器的锅炉可以通过改变炉膛火焰中心的高度来调节再热汽温。另外再热器还设置微量喷水作为辅助细调手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汽轮机冷态启动冲转参数为:主汽压力()、温度(),再热汽压力()、温度(),主、再热汽温度偏差不大于(),两侧主汽温偏差不超过(),蒸汽过热度在()以上。


    正确答案:8.92Mpa;360℃;1Mpa;320℃;83℃;14℃;56℃

  • 第14题:

    点火初期,主汽温度上升、再热汽温上不来的原因?


    正确答案: 点火初期,主汽量较少,经过左右主汽管疏水、高旁后疏水、#1~3疏水袋疏水的排汽,进入再热器的汽量很少,甚或没有,由于汽压低,蓄热、传热系数均低,无法将再热器的热量带出,再加上旁路管道、再热汽冷段、低再高再的预热,使再热汽温上不来,等锅炉起压至0.5MPa以上时,再热汽温就会逐渐赶上来,若要早点提高再热汽温,减少主、再热汽偏差,可以关闭高旁后疏水、#1~3疏水袋疏水阀,有利于提高再热汽温。

  • 第15题:

    简述再热汽温用喷水减温调整的危害?


    正确答案:使用喷水减温将使机组的热效率降低。这是因为使用喷水减温,将使中、低压缸工质流量增加,这些蒸汽仅在中、低压缸中做功,就整个回热系统而言,限制了高压缸做功能力,而且,在原来热循环效率越高的情况下,如增加喷水量,则循环效率降低就越多。

  • 第16题:

    再热机组调整再热汽温时,使用喷水减温将使机组的热效率降低。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怎样调整再热汽温?


    正确答案: 再热汽温常用的调节方法有烟气挡板、烟气再循环、摆动式燃烧器以及喷水减温等。
    (1)烟气挡板调节。烟气挡板调节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再热汽温调节方法。烟气挡板可以手控,也可自控,当负荷变化时,调节挡板开度可以改变通过再热器的烟气流量达到调节再热汽温的目的。如当负荷降低,开大再热器侧的烟气挡板开度,使通过再热器的烟气流量增加,就可以提高再热汽温。
    (2)烟气再循环调节。烟气再循环是利用再循环风机从尾部烟道抽出部分烟气再送入炉膛。运行中通过对再循环气量的调节,来改变经过热器、再热器的烟气量,使汽温发生变化。
    (3)摆动式燃烧器。摆动式燃烧器是通过改变燃烧器的倾角,来改变火焰中心的高度,使炉膛出口温度得到改变,以达到调整再热汽温的目的。
    当燃烧器的下倾角减小时,火焰中心升高,炉膛辐射传热量减少,炉膛出口温度升高,对流传热量增加,使再热汽温升高。
    (4)再热喷水减温调节。喷水减温器由于其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调节效果好而被广泛用于锅炉再热汽温的细调,但它的使用使机组热效率降低。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再热喷水的用量,以提高整个机组的热经济性。
    为了保护再热器,大容量中间再热锅炉往往还设有事故喷水。即在事故情况下危及再热器安全(使其管壁超温)时,用来进行紧急降温,但在低负荷时尽量不用事故喷水。遇到减负荷或紧急停用时应立即关闭事故喷水隔绝门,以防喷水倒入高压缸。
    除了上述几种再热蒸汽调整方法以外,还有几种常用的方法,如:汽-汽热交换器、蒸汽旁路、双炉体差别燃烧等。总之,再热蒸汽的调节方法是很多的,不管采用哪种方法进行调节,都必须做到既能迅速稳定汽温,又能尽量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 第18题:

    汽轮机冷态冲转参数为:主汽压力()、主汽温度(),再热汽压力()、再热汽温度(),主、再热汽温度偏差不大于(),两侧主汽温偏差不超过(),蒸汽过热度在()以上。


    正确答案:8.92Mpa;360℃;1Mpa;320℃;83℃;14℃;56℃

  • 第19题:

    超临界锅炉过、再热汽温调整的方法?


    正确答案:过热汽温调节:以过热汽温为目标,以中间点温度为参考,燃水比粗调,喷水减温微调,以控制火焰中心高度,风量等为辅助调节;再热汽温调节:正常调节使用烟气挡板,超温时使用喷水减温

  • 第20题:

    调整再热汽温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再热汽温一般有改变火焰中心高度、分隔烟道挡板、汽—汽热交换器和烟道再循环等四种方法。另外再热器还设置微量喷水作为辅助细调手段。

  • 第21题:

    机组冷态启动冲转参数主汽压力(),主汽汽温(),再热汽温度()再热器压力()。


    正确答案:8.5MPa;380℃;1.6MPa;360℃

  • 第22题:

    问答题
    蒸汽参数的允许变化范围,对于主、再热汽温国电公司规程有何规定?

    正确答案: 主蒸汽温度必须高于汽缸金属最高温度50度,但不超过额定蒸汽温度,蒸汽过热度不低于50度;
    出现下列情况应打闸停机:
    1、机组正常运行时,主、再热蒸汽温度在10分钟内突然下降50度;
    2、高压外缸上、下缸温差超过50度,高压内缸上下缸超过35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热态启动,要求主汽温度()℃,再热汽温()℃,主汽压力()。

    正确答案: 440±10,410,3.6MP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