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电压互感器的基本结构。”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电压互感器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正确答案:电压互感器是由一个共用铁芯、两个相互绝缘的绕组构成。它的一次绕组匝数较多,与用户的负荷并联;二次绕组匝数较少,与电能表、继电器的电压线圈并接。

  • 第2题:

    简述细菌的基本结构、特殊结构。


    正确答案: 细菌基本机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1)细胞壁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无色透明,有坚韧的弹性。它具有维体菌体形态;保护菌体耐受低渗环境;参与细菌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还与细菌的致病性、对药物的敏感性及染色特性有关。
    (2)细胞膜是在细胞壁与胞质之间的一层半透性生物薄膜。它具有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运送、交换;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提供鞭毛的着生点;参与能量代谢等功能。
    (3)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内的无色、透明、黏稠的胶体状物质。其中含有许多酶系统,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细胞质中还含有核糖体、质粒、包含物等。
    (4)核质分布于细胞质的中心或边缘区。含有细菌的遗传基因,因而控制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细菌的特殊结构:是指某些细菌特有的结构,或某些细菌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结构。
    (1)荚膜某些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向细胞壁外周分泌一层黏液性物质,包围整个菌体,这层黏液性物质称为荚膜。荚膜具有保护菌体的功能,还具有贮留水分,抗干燥的作用;荚膜与细菌的毒力有关;荚膜具有抗原性。
    (2)鞭毛某些细菌上的突出于菌体表面细长而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鞭毛具有抗原性,称为鞭毛抗原。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3)菌毛有些细菌的菌体上生长有一种比鞭毛短而细的丝状物,称为菌毛或纤毛。
    (4)芽孢某些革兰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强,不易着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的休眠体,称为芽孢。芽孢对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很强。

  • 第3题:

    简述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及其使用功能?


    正确答案:它由三个铁芯柱和两个铁轭组成磁路系统.中间三个芯柱上各有三个绕组,其中一次绕组接成Y0;两个二次绕组中一个接成Y0,一个接成开口三角形,将开口端d1、1X引出。由于这种互感器有两个辅助铁芯柱,故可构成零疗磁通的通路。铁芯和绕组放在装有变压器油的钢箱内,绕组端子通过固定在顶盖上的瓷套管引出。该种电压互感器用于户内3-10KV电压等级,测量线电压、相电压,监视电网对地绝缘,测量零序电压以供接地保护使用。

  • 第4题:

    简述关节有哪些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正确答案:基本结构:
    关节面:表面覆有关节软骨(多数为透明软骨),具有弹性,能承受负荷及吸收震荡。
    关节囊:由外层(纤维层)和内层(清膜层)所组成。滑膜不覆盖关节软骨。
    关节腔:由关节软骨和滑膜层所围成的腔隙,内含少量滑液,腔内为负压。
    辅助结构:
    韧带:有囊内、囊外韧带之分。
    关节盘:位于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
    关节唇: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

  • 第5题:

    简述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和作用。


    正确答案: 电压互感器由彼此绝缘的两个(或几个)绕组及公共铁芯所构成。
    主要作用:
    (1)将交流高压变成标准的(100V、100√3V)、可直接测量的交流低电压。
    (2)高压回路与测量仪表及维护人员隔离。

  • 第6题:

    简述电压互感器的功用?


    正确答案:电压互感器又叫仪用变压器,主要用于高、低电压的变换。为电压测量、电能计量、继电保护、自动控制及报警设备提供电压样品。互感器二次输出标定电压为100V,这为二次设备的规范化、保证二次设备的工艺、降低造价及安全运行创造了条件。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常用电压互感器的类型及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常用电压互感器的型号很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干式电压互感器低压电压互感器和10kV以下的环氧树脂浇注绝缘的电压互感器均为干式电压互感器,如;JDG-0.5型JDZ型和JDZJ型等。这种电压互感器因其具有空气冷却、无油等结构条件,故防火性能较好。
    2)油浸式电压互感器木一般应用在3kV及以上的户内外配电装置中。它又分为单相的和三相的。单相的在35kV及以上场合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而三相的则常应用于10kV及以下的场合;这种电压互感器是将铁心、绕组浸泡在装满绝缘油的金属油箱中。其引出线通过瓷绝缘与外壳绝缘。除安装在户外的电压互感器一般设有储油柜外,其它均不设储油柜。
    这种电压互感器重量重、体积大且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10kV电压等级的产品现已逐步被环氧树脂浇注的干式电压互感器所替代。但是环氧树脂浇注的电压互感器由于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有出现铁磁谐振,从而引起内部过电压的可能。另外在发生一相接地或铁磁谐振时,还有造成电压互感器熔丝熔断或烧毁事故。因此此类产品尚需改进。
    3)串级绝缘油浸式电压互感器在110kV系统中,由于电压互感器的一、二次绕组以及铁心间的绝缘应能承受系统的相电压,对其绝缘材料绝缘等级要求高,绝缘材料的用量较大,而且在制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采用油浸式单相电压互感器不经济。实用中,一般将电压互感器做成串级绝缘式。串级绝缘式电压互感器一般做成单相式,有两个二次绕组。
    串级绝缘式电压互感器实为由串联在相与地之间的扼流线圈构成的感应式电位器。所有扼流线圈流过的电流相同,并且与系统的相电压成正比,与地连接的扼流线圈耦合有二次线圈。当系统相电压有变化,流过扼流线圈的电流随之改变,二次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则相应改变。这种电压互感器应用在110kV系统需要采用二个扼流线圈,而应用在220kV系统则需要采用四个扼流线圈,因此也就比普通电压互感器在绝缘考虑上要经济的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及其使用功能?

    正确答案: 它由三个铁芯柱和两个铁轭组成磁路系统.中间三个芯柱上各有三个绕组,其中一次绕组接成Y0;两个二次绕组中一个接成Y0,一个接成开口三角形,将开口端d1、1X引出。由于这种互感器有两个辅助铁芯柱,故可构成零疗磁通的通路。铁芯和绕组放在装有变压器油的钢箱内,绕组端子通过固定在顶盖上的瓷套管引出。该种电压互感器用于户内3-10KV电压等级,测量线电压、相电压,监视电网对地绝缘,测量零序电压以供接地保护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简述结构游戏的基本结构。


    正确答案: 结构游戏既是儿童自主的游戏活动,又是一种造型的技能练习的活动。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其结构的主要要素有:
    (1)对结构材料的选择
    (2)对游戏主题——最后建构物的假想
    (3)最后建构物的建构
    (4)对最后建构物功能的假想与实现

  • 第10题:

    简述电子分色机的基本结构及各结构的作用。


    正确答案: 电分机由输入系统、电子回路系统和记录系统组成。输入系统又分为扫描光源、扫描头、扫描滚筒;记录系统分为记录光源、记录滚筒、光学系统及控制部分。
    输入系统将采集到的光信号通过滤色片分色,由光电倍增管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电子回路系统主要完成对扫描分色图像信息的色彩校正、黑版计算、层次调整和清晰度强调等一系列图像处理功能;记录系统将电信号转为光信号并记录在感光胶片上。

  • 第11题:

    简述瀑布基本结构组成。


    正确答案: (1)水源及其动力设备。(2)瀑布口。(3)瀑布支架。(4)承水池潭。(5)缓冲消力池。(6)排水设施。

  • 第12题:

    简述病毒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正确答案: 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指所有病毒都具有的结构,包括核酸内芯和蛋白衣壳,两者合称衣壳体。在无包膜病毒(裸病毒)衣壳体即为病毒体。病毒的特殊结构是包膜和须触。
    (1)病毒的核酸内芯:位于病毒体的最内部,是其生命遗传中枢,与其他细胞型微生物不同的是,它仅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据此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病毒核酸分子是病毒的遗传信息载体,它控制和指导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和增殖。
    (2)蛋白衣壳是包囊或镶嵌在病毒核酸内芯外面的蛋白质结构,由若干个衣壳亚单位即壳粒构成。每个壳粒含有1~数个多肽。
    (3)包膜或称囊膜:为包膜在某些病毒核衣壳外面的肥厚但较疏松的膜样结构,主要由类脂质和糖蛋白构成。含有包膜结构的病毒称为有包膜病毒。
    病毒包膜的类脂质是宿主细胞的成分,有些病毒从宿主细胞表面获得,如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病毒;有些病毒源于宿主细胞胞质内膜,如虫媒病毒;有些病毒则来源于宿主细胞核膜,如疱疹病毒。病毒包膜中类脂质使其病毒对脂溶性溶剂具有敏感性,并使其病毒对宿主细胞具有“种”特异性以及特定的侵入部位。
    病毒包膜的粘蛋白,其中蛋白质由病毒自身合成,而碳水化合物成分源于宿主细胞。包膜的表面为粘蛋白或蛋白质构成的包膜子粒称为刺突,镶嵌于包膜的类脂质中。例如,正粘病毒科病毒包膜上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二种刺突,均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密切相关。
    (4)须触:病毒的须触是无包膜病毒中的某些病毒表面所特有大头针状结构,例如腺病毒核衣壳20面体12个顶角个长出的细长须触,与该病毒的吸附、侵害其敏感细胞、凝集红细胞及病毒型别分类均有关。

  • 第13题:

    简述电压互感器的结构、作用。


    正确答案: 电压互感器由彼此绝缘的两个(或几个)绕组及公共铁芯所构成,主要作用为:
    ①将交流高电压变成标准的(100V、100/V)可直接测量的交流低电压。
    ②使高电压回路与测量仪表及维护人员隔离。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结构游戏的基本结构。

    正确答案: 结构游戏既是儿童自主的游戏活动,又是一种造型的技能练习的活动。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其结构的主要要素有:
    (1)对结构材料的选择
    (2)对游戏主题——最后建构物的假想
    (3)最后建构物的建构
    (4)对最后建构物功能的假想与实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病毒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正确答案: 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指所有病毒都具有的结构,包括核酸内芯和蛋白衣壳,两者合称衣壳体。在无包膜病毒(裸病毒)衣壳体即为病毒体。病毒的特殊结构是包膜和须触。
    (1)病毒的核酸内芯:位于病毒体的最内部,是其生命遗传中枢,与其他细胞型微生物不同的是,它仅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据此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病毒核酸分子是病毒的遗传信息载体,它控制和指导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和增殖。
    (2)蛋白衣壳是包囊或镶嵌在病毒核酸内芯外面的蛋白质结构,由若干个衣壳亚单位即壳粒构成。每个壳粒含有1~数个多肽。
    (3)包膜或称囊膜:为包膜在某些病毒核衣壳外面的肥厚但较疏松的膜样结构,主要由类脂质和糖蛋白构成。含有包膜结构的病毒称为有包膜病毒。
    病毒包膜的类脂质是宿主细胞的成分,有些病毒从宿主细胞表面获得,如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病毒;有些病毒源于宿主细胞胞质内膜,如虫媒病毒;有些病毒则来源于宿主细胞核膜,如疱疹病毒。病毒包膜中类脂质使其病毒对脂溶性溶剂具有敏感性,并使其病毒对宿主细胞具有“种”特异性以及特定的侵入部位。
    病毒包膜的粘蛋白,其中蛋白质由病毒自身合成,而碳水化合物成分源于宿主细胞。包膜的表面为粘蛋白或蛋白质构成的包膜子粒称为刺突,镶嵌于包膜的类脂质中。例如,正粘病毒科病毒包膜上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二种刺突,均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密切相关。
    (4)须触:病毒的须触是无包膜病毒中的某些病毒表面所特有大头针状结构,例如腺病毒核衣壳20面体12个顶角个长出的细长须触,与该病毒的吸附、侵害其敏感细胞、凝集红细胞及病毒型别分类均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