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着色法检查圆锥齿轮的装配精度时,如发现着色区域在被动齿轮的小端显示,则需()
第1题:
调整驱动桥主、被动圆锥齿轮啮合印迹时,对于常用的格里森齿轮,无负荷时,不允许啮合印迹在齿的()。
第2题:
中央传动从动锥齿轮两侧的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应在齿轮啮合调整()。
第3题:
主减速器装配调整包括()等项目
第4题:
支持中央传动主动锥齿轮的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应在齿轮啮合调整之后进行。
第5题:
电瓶叉车主、被动螺旋伞齿轮的齿厚磨损量不得超过原齿厚的(),齿面剥离不得超过();主、被动螺旋伞齿轮的啮合侧隙,标准为(),超过时应进行调整。
第6题:
装配机油泵时,主要应检查()。
第7题:
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可通过()来调整。
第8题:
检查主被动圆锥齿轮啮合间隙时,用厚薄规,应从被动圆锥齿轮的()一方进行测量。
第9题:
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啮合间隙
齿轮和泵壳的齿顶间隙
主、被动齿轮和泵盖之间的端面间隙
主、被动齿轮的齿数
第10题:
齿轮应无裂纹,齿轮工作表面不得有明显斑点、剥落、缺损
圆柱主动齿轮轴承与轴颈的配合间隙不得大于原设计规定的0.12mm
圆柱主、被动齿轮啮合齿隙为0.15~0.70mm
圆柱主、被动齿轮啮合齿隙为0.10~0.50mm
第11题:
主、从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含差速器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主、从动圆锥齿轮啮合印痕的调整
主、从动圆锥齿轮啮合间隙的调整
主、从动圆锥齿轮啮合位置的调整
第12题:
第13题:
齿轮副传动比等于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之()比。
第14题:
中间齿轮的作用是用来改变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的传动比。
第15题:
计算出5齿主动齿轮与15齿被动齿轮组合的齿轮比。
第16题:
当主动齿轮转速为2000r/min,被动齿轮转速为500r/min时,齿轮传动比为()。
第17题:
实现主减速器主动圆锥齿轮的轴向移动的方法有()
第18题:
一对齿轮的传动比,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第19题:
在测量减速器齿轮啮合间隙时,应固定减速器主动齿轮,使其不能转动,将百分表头垂直接触减速器()的齿侧面,并往复转动被动齿轮。
第20题:
圆柱圆锥齿轮副用着色法来精确辨别装配啮合精度,当被动齿轮显示的印痕恰好在齿面的中间位置,则证明装配为止已调整正确;如果印痕达到了齿面长的2/3,则同时证明两轴轴线在同一平面内。
第21题:
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啮合间隙
齿轮和泵壳的齿顶间隙
主、被动齿轮和泵盖之间的端面间隙
第22题:
齿轮啮合调整之前进行
齿轮啮合调整之后进行
按主减速器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度-齿轮啮合调整-主减速器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度次序进行
按齿轮啮合调整-主减速器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度-齿轮啮合调整次序进行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