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主机冲转时怎样进行摩擦检查?”相关问题
  • 第1题:

    离心机电机不转时应怎样进行检查?


    正确答案: (1)主电源指示灯不亮,检查保险丝是否熔断,电源线、插头、插座是否接触良好。
    (2)主电源指示灯亮而电机不能启动。
    ①检查波段开关,瓷盘变阻器损坏或其连接线是否断脱。
    ②检查磁场线圈的连接线断脱或线圈内部短路③检查真空泵表及油压指示值。

  • 第2题:

    主机油泵的传动齿套(),使主机油泵时转时不转,造成机油压力忽高忽低。


    正确答案:局部剃齿

  • 第3题:

    有盘车装置的机组,透平暖机冲转时()。

    • A、冲转后盘车自行脱离
    • B、冲转用蒸汽少
    • C、摩擦力较小
    • D、摩擦力较大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汽轮机主机保护试验应在()进行。

    • A、机组并列后
    • B、锅炉点火前
    • C、锅炉点火后
    • D、机组冲转前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下列关于启机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态启机应适当提高冲转速度;
    • B、汽轮机胀差不易控制时应继续提高转速;
    • C、冲转时真空越高越好;
    • D、冲转时应对汽轮机进行全面检查。

    正确答案:A,D

  • 第6题:

    汽机冲转时转子冲不动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汽机冲转时转子冲不动的原因:
    1、汽机动静部分有卡住现象;
    2、冲动转子时真空太低或新汽参数太低;
    3、盘车未投;
    4、隔膜阀油压没建立,挂不上闸;
    5、操作不当或热工原因,调门主汽门未开。

  • 第7题:

    DEH上汽机怎样进行冲转?


    正确答案:汽机挂闸后,自动控制器自动投入,设定目标转速3000r/min,投入程序装置,汽机开始升速,汽机根据高压转子温度自动选择冷态,温态,热态启动,必要时在500r/min退出程序装置暖机,暖机结束后投入程序装置,直至3000r/min。

  • 第8题:

    汽轮机冲转前保护装置的投稿情况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汽轮机设有一系列的保护装置,如超速保护、轴向位移保护、低油压保护、低真空保护等。在滑参数启动中,除因启动过程的特殊条件(如低真空保护、低汽温保护等)不能投稿外,其他各项保护应在冲转前全部投稿。

  • 第9题:

    汽轮机热态启动时,若出现负胀差,主要原因是()。

    • A、暖机不充分
    • B、冲转时蒸汽温度偏高
    • C、冲转时蒸汽温度偏低
    • D、冲转时升速太慢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在冲转时胀差的变化规律是怎样?


    正确答案:汽轮机冷态启动,从冲转到定速阶段,转子和汽缸均处于]吸热阶段,即被加热阶段,由于转子较汽缸的受热面积大(指直接受汽流冲刷侧),而转子的质量又较汽缸的小,所以转子的温度升高较快,转子的膨胀大于汽缸,表现为正值,且数值是上升的。

  • 第11题:

    问答题
    离心机电机不转时应怎样进行检查?

    正确答案: (1)主电源指示灯不亮,检查保险丝是否熔断,电源线、插头、插座是否接触良好。
    (2)主电源指示灯亮而电机不能启动。
    ①检查波段开关,瓷盘变阻器损坏或其连接线是否断脱。
    ②检查磁场线圈的连接线断脱或线圈内部短路③检查真空泵表及油压指示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锅炉冲管的目的是什么?怎样进行冲管?

    正确答案: 锅炉冲管的目的就是利用锅炉自生蒸汽冲除过热器、再热器受热面管及蒸汽管道内的铁锈、焊渣、铁屑、灰垢和油垢等杂物,否则向汽轮机供汽时将会产生如下危害,
    (1)高速汽流携带杂物撞击汽轮机叶片,形成大量麻点,严重时引起叶片断裂,造成重大事故。
    (2)杂物残留在过热器中,将使蛇形管的通流面积减少,甚至堵塞,造成管子过热爆破。
    (3)残留物中的硅酸盐杂质会严重影响蒸汽品质。
    冲管前锅炉应具备正式启动的条件。所以锅炉冲管也是锅炉本身的第一次整套启动过程,它起到了考验设备、检查设备、初步掌握设备运行特性的作用,为设备顺利试运行奠定了基础。
    主蒸汽系统的冲管流程是在锅炉集汽联箱出口装设临时闸阀,由主蒸汽系统的电动隔离门前经临时排汽管排出。再热蒸汽系统的冲管是利用一级旁路向再热蒸汽系统充汽,其流程是:主蒸汽管→一级旁路→低温段再热器→高温再热器→再热蒸汽出口联箱→中压联合汽门前接的临时排汽管排出。
    冲管时的蒸汽参数一般是:主蒸汽温度低于额定值的30~50℃,主汽压力为额定值的30%~60%,甚至更低,蒸汽流量约为额定值的1/3。每次冲管时间约持续15min左右,两次冲管间隔时间应根据壁温能降到100℃以下所需的时间来定,这是为了使粘在管壁上的杂物能因管壁冷却而脱落。为了检验和判断冲管效果,在临时排汽管出口处装设铝质靶板,一般情况下,靶板每平方厘米面积上1~3mm痕坑个数平均在0.7以下,且无大于3mm痕坑则为合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汽轮机热态启动时,若出现负差胀,主要原因是()。

    • A、冲转时蒸汽温度偏低
    • B、冲转时蒸汽温度偏高
    • C、冲转时升速率偏大
    • D、冲转时升速率偏小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汽轮机冲转后为什么要进行磨擦检查?


    正确答案: 汽轮机冲动后当盘车装置甩开时,立即将负荷限制器退回进行磨擦检查,这一程序时必要的,因为在低转速下汽流干扰很小,容易发现不正常异音,此时应仔细倾听汽缸内部轴封等处有无磨擦声,正常时再进行升速暖机,磨擦检查工作应迅速进行不应使转子静止。

  • 第15题:

    锅炉冲管的目的是什么?怎样进行冲管?


    正确答案:锅炉冲管的目的就是利用锅炉自生蒸汽冲除过热器、再热器受热面管及蒸汽管道内的铁锈、焊渣、铁屑、灰垢和油垢等杂物,否则向汽轮机供汽时将会产生如下危害,
    (1)高速汽流携带杂物撞击汽轮机叶片,形成大量麻点,严重时引起叶片断裂,造成重大事故。
    (2)杂物残留在过热器中,将使蛇形管的通流面积减少,甚至堵塞,造成管子过热爆破。
    (3)残留物中的硅酸盐杂质会严重影响蒸汽品质。
    冲管前锅炉应具备正式启动的条件。所以锅炉冲管也是锅炉本身的第一次整套启动过程,它起到了考验设备、检查设备、初步掌握设备运行特性的作用,为设备顺利试运行奠定了基础。
    主蒸汽系统的冲管流程是在锅炉集汽联箱出口装设临时闸阀,由主蒸汽系统的电动隔离门前经临时排汽管排出。再热蒸汽系统的冲管是利用一级旁路向再热蒸汽系统充汽,其流程是:主蒸汽管→一级旁路→低温段再热器→高温再热器→再热蒸汽出口联箱→中压联合汽门前接的临时排汽管排出。
    冲管时的蒸汽参数一般是:主蒸汽温度低于额定值的30~50℃,主汽压力为额定值的30%~60%,甚至更低,蒸汽流量约为额定值的1/3。每次冲管时间约持续15min左右,两次冲管间隔时间应根据壁温能降到100℃以下所需的时间来定,这是为了使粘在管壁上的杂物能因管壁冷却而脱落。为了检验和判断冲管效果,在临时排汽管出口处装设铝质靶板,一般情况下,靶板每平方厘米面积上1~3mm痕坑个数平均在0.7以下,且无大于3mm痕坑则为合格。

  • 第16题:

    汽轮机冲转后,应对发电机进行哪些操作与检查?


    正确答案: (1)汽轮机冲转后,应检查电刷无异常杂声,无明显跳动;
    (2)机组3000r/min定速前,应进行发电机并列前的断路器、隔离开关位置和状态的检查与切换;
    (3)机组3000r/min定速后,应进行发电机的并列操作;
    (4)检查励磁风机运行与选择的位置应一致,并将运行风机对应的闭式水冷却器充分排气,再将排气门关闭;
    (5)检查滑环及电刷的运行情况,应无跳动、冒火及异常振动等现象;
    (6)检查氢冷器调节工作应正常,氢冷温度应正常,并将氢冷器各排气门开启,充分排气后关闭。

  • 第17题:

    以下有关轴向位移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冲转前投入
    • B、在并网后投入
    • C、冲转前投入,避免引起动静摩擦
    • D、并网后投入,避免轴向位移超限

    正确答案:A,C

  • 第18题:

    汽轮机冲转时锅炉应(),防止冲转后锅炉水位上升过多。


    正确答案:维持低水位(-50mm至-100mm)

  • 第19题:

    启动中汽轮机冲转时,转子冲不动的原因有哪些?冲转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汽轮机冲转时冲不动的原因有:汽轮机动静部分有卡住现象。冲动转子时真空太低或新蒸汽参数太低。操作不当,应开的阀门未开,如危机遮断器未复位,主汽门、调节汽门未开等。注意事项:汽轮机启动时除应注意启动阀门的位臵,主汽门、调节汽门开度,油动机行程与正常启动时比较外,还应注意调节级后压力升高情况。一般汽轮机冲转时,调节级后压力规定为该机组额定压力的10-15%,如果转子不能在此状态下转动应停止启动,并查明原因。

  • 第20题:

    汽轮机冲转时何时进行阀切换,为什么?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汽轮机冲转到2900r/min时,进行由“主汽阀控制至调门控制”的阀切换。
    蒸汽室在由主汽阀控制切换到调门控制前应得到足够的加热,加热的结果应使蒸汽室内壁温度等于或大于主汽阀前蒸汽压力的饱和蒸汽温度,这样可防止蒸汽室内因控制方式转换到调门控制而腔内压力升高时形成水滴。这个加热过程在主汽压力高时可能较难实现,因蒸汽流经主汽阀的预启阀时将有较大的温度损失。为使蒸汽室达到所需的温度而在主汽门前必须保持的蒸汽压力和温度,可以从规程附录中查到。附录中的“主汽门前启动蒸汽参数曲线”,表示主汽门前进汽压力、进汽温度与从主汽门控制转速切换到调门控制之前蒸汽室内壁金属温度之间要求的关系。这是为了避免对蒸汽室的热冲击。
    当蒸汽室金属温度低于现有主汽门进口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继续用主汽门的预启阀控制。此时蒸汽温度应等于或大于曲线规定的主汽门进口的最低温度,直到蒸汽室金属温度达到饱和温度后再切换到调节阀控制。
    注意事项:通知锅炉注意汽包水位,检查阀门切换状态正确,注意汽轮机转速不发生大的波动。

  • 第21题:

    汽轮机冲转时,转子冲不动的原因有哪些?冲转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冲转时汽机不转的原因有:
    (1)汽机动静部分有卡住现象。
    (2)冲动转子时真空太低或新蒸汽参数太低。
    (3)盘车装置未投。
    (4)操作不当,应开的阀门未开,如危急保安器未复位,主汽门、调节汽门未开等。
    汽轮机起动时除应注意起动阀位置,主汽门、调节汽门开度,油动机行程与正常起动时比较外,还应注意调节级后压力的升高情况。一般机轮机冲转时,调节级后压力规定为该机额定压力的10%~15%,如果转子不能在此状态下转动则应停止汽轮机起动,并查明原因。

  • 第22题:

    下列对汽轮机冲转时中速暖机的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速暖机的主要目的是对机组振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 B、若中速暖机不充分,冲转时可能会引起机组振动增大;
    • C、中速暖机的时间控制的越长越好;
    • D、机组极热态启动时,可不进行中速暖机。

    正确答案:B,D

  • 第23题:

    问答题
    在冲转时胀差的变化规律是怎样?

    正确答案: 汽轮机冷态启动,从冲转到定速阶段,转子和汽缸均处于]吸热阶段,即被加热阶段,由于转子较汽缸的受热面积大(指直接受汽流冲刷侧),而转子的质量又较汽缸的小,所以转子的温度升高较快,转子的膨胀大于汽缸,表现为正值,且数值是上升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