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何在机组启动过程中控制好汽包水位?”相关问题
  • 第1题:

    机组运行过程中,一般应维持汽包水位在100±100mm范围内。

    A

    B



  • 第2题:

    机组运行中影响汽包水位的因素?


    正确答案: 1、给水方面的扰动,其中包括给水压力的变化和调节阀开度变化或者给水泵转速的变化;
    2、蒸汽负荷的扰动,其中包括蒸汽管道阻力的变化和主蒸汽调节阀开度的变化;
    3、燃料量变化的扰动,包括引起燃料发热量变化的种种因素;
    4、汽包压力变化的扰动,汽包压力变化对汽包水位的影响,是通过汽包内部汽水在压力升高时的“自凝结”过程和压力降低时的“自蒸发”过程起作用的。

  • 第3题:

    在锅炉启动过程中,如何控制汽包水位?


    正确答案: 在锅炉启动过程中,应根据锅炉工况调整汽包水位。
    (1)点火初期,锅水逐渐受热、汽化、膨胀,使水位升高,应采用定期排污以适当降低水位,即可提高锅水品质,又可促进水循环。
    (2)随着汽压、汽温的升高,排汽量逐渐增大,应根据汽包水位的变化趋势,及时补充给水。
    (3)在进行锅炉冲管或安全门校验时,应注意“虚假水位”并提前调整。
    (4)根据锅炉负荷情况,及时切换给水管路运行,并投入给水自动装臵。

  • 第4题:

    在升压过程中注意控制汽包水位在()范围波动,防止()。


    正确答案:±50mm;缺水或满水

  • 第5题:

    机组启动各阶段如何控制汽包水位?


    正确答案: 1、点火前锅炉上水至最低可见水位,通常为-100mm;
    2、底部加热投入后汽包水位不断上升,此间维持水位+150mm至-150mm范围内,可通过紧急放水控制;
    3、锅炉点火控制汽包水位-100mm左右;
    4、汽轮机冲转前汽包维持低水位,防止冲转时汽包水位上升过多;
    5、并网时维持汽包水位-100mm左右,防止并网后汽包水位上升过多。

  • 第6题:

    如何调整控制好汽包水位?


    正确答案: 汽包水位的控制,主要是体现在平衡性和预见性的操作上的,无论是自动还是手动,要注意给水压力和汽包压力的相对稳定,注意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的比值是否相符,给水流量的变化应该平稳,避免给水流量猛增猛减,对水位有影响的操作要心中有数,控制水位的波动在最小范围。

  • 第7题:

    机组运行过程中,锅炉炉膛压力、全炉膛灭火和汽包水位等重要保护装置在机组运行中严禁()退出。


    正确答案:随意

  • 第8题:

    余热锅炉启动前高、中、低压汽包水位一般控制在多少?


    正确答案: 控制高压汽包的水位在-700mm,中压汽包水位在-500mm,低压汽包水位在-900mm左右。

  • 第9题:

    汽包水位保护不完整严禁()启动。


    正确答案:锅炉

  • 第10题:

    当机组启动锅炉负荷<30%BECR、一台电泵运行时,汽包水位是通过()来控制


    正确答案:给水旁路调节阀

  • 第11题:

    机组运行过程中,一般应维持汽包水位在100±100mm范围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2题:

    问答题
    锅炉启动过程中如何控制汽包水位?

    正确答案: 锅炉启动过程中,应根据锅炉工况的变化控制调整汽包水位。
    (1)点火初期,锅水逐渐受热、汽化、膨胀,使水位升高,此时不宜用事故放水门降低水位,而应从定期排污门排出,既可提高锅水品质,又能促进水循环。
    (2)随着汽压、汽温的升高,排汽量的增大,应根据汽包水位的变化趋势,及时补充给水。
    (3)在进行锅炉冲管或安全门校验时,常因蒸汽流量的突然增大,汽压速降而造成严重的“虚假水位”现象,因此在进行上述操作前应先保持较低水位,而后根据变化了的蒸汽流量加大给水,防止安全门回座等原因造成水位过低。
    (4)根据锅炉负荷情况,及时切换给水管路运行,并根据规定的条件,投入给水自动装置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果机组运行中因汽包水位高MFT动作,应当汽包水位恢复后立即点火恢复运行,以防止汽包出现较大的壁温差。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在机组冷态启动过程中,锅炉汽包的温差和热应力是如何变化的,并说明原因?为合理控制汽包热应力,对锅炉启动操作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上水阶段:内壁温度大于外壁温度,形成内外壁温差,因此在汽包内壁产生压缩热应力,外壁产生拉伸热应力,温差越大,该热应力越大。
    操作要求:(1)冷态启动严格按运规要求控制上水温度和上水速度(2)热态启动控制水温与汽包壁温差不大于40℃。
    在启动升温过程中,锅炉汽包金属的温差与热应力的变化大体分三个阶段。
    在点火升温初期,炉内只有少量的油枪投入,炉内的火焰充满度很差,水冷壁的吸热不均匀性很大。受热面及工质的温度很低,工质的汽化潜热大。对于强制循环锅炉(如#1炉),汽包和管内流动可以通过炉水泵进行,情况好一些;在自然循环锅炉中因水循环尚未建立,汽包内的水流动很慢,与下部汽包壁所接触得都是几乎静止的水,传热与升温都相对缓慢。在汽包上部的汽空间中,一旦上升管生汽,汽包壁即与蒸汽接触,换热方式是凝结放热,换热系数与受热速度比汽包下部要大好多倍。金属升温速度大,使汽空间的汽包上部壁温高于水空间的汽包下部壁温,这一温差导致汽包产生拱背状变形,产生上部受压、下部受拉的热应力。这一温差与热应力之间的定量关系,由于汽包形状和受热情况的复杂性以及在此过程中汽包壁温分布难以描述,还难确切计算,一般都按50℃设限。锅炉启动初期升温、升压速度应该严格控制,不能超越多主要原因即在于此。#2炉汽包另外设置了高位水位计,可以采用高水位方式来缓解启动时汽包的上下部温差。
    第二阶段是随着锅炉内吸热量和炉水温度的升高、蒸汽的产生、水循环逐渐建立,汽包上下壁温差逐渐缩小,升温升压速度可以有所增大,但仍有相应当限制,并仍需密切注意这一温差。
    第三阶段是锅炉汽压升高到接近额定值,此时金属的工作应力已因内压而接近设计值,虽然这时汽包上、下温度已接近均匀,热应力已低,但若有较大的热应力附加到工作应力上,仍将是危险的。因此上升速度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操作要求:严格按运规规定控制锅炉升温升压率。

  • 第15题:

    冷态锅炉汽包上水的操作条件()

    • A、保持汽包高水位
    • B、控制汽包压力10Mpa以上
    • C、联动试车完毕
    • D、循环泵启动完毕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锅炉冷态启动上水温度大于汽包壁温(),上水温度与汽包壁温差不宜超过();冬季上水时间(),夏季上水时间();上水过程中控制汽包上下壁温();上水至()mm,停止上水,并校对汽包水位计。


    正确答案:20℃;28℃;>4h;>2h;56℃;-200

  • 第17题:

    过热器冲洗过程中,禁止从()及()进水,汽包不得满水倒灌进入过热器系统,用()控制汽包水位在正常水位附近。


    正确答案:省煤器;水冷壁下集箱;紧急放水门

  • 第18题:

    在锅炉启动中为了保护省煤器的安全应该控制汽包水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余热锅炉启动前,应控制高压汽包的水位在()mm,中压汽包水位在()mm,低压汽包水位在()mm左右。


    正确答案:-700;-500;-900

  • 第20题:

    锅炉启动过程中如何控制汽包壁温差?


    正确答案: (1)锅炉上水时,严格控制上水温度和上水速度。
    (2)启动过程中严格控制升温和升压速度,特别是升压初期。
    (3)锅炉点火前尽量投入炉底加热装置,使各处受热均匀,并建立良好的水循环。

  • 第21题:

    锅炉在热态启动前,汽包水位应控制在什么位置?()

    • A、点火水位-100mm
    • B、0水位
    • C、+50mm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机组负荷指令增闭锁条件为()。

    • A、汽包水位设定<实际水位;
    • B、实际压力小于<主汽压力设定;
    • C、燃料量设定>实际燃料量;
    • D、汽包水位高。

    正确答案:A,B,C

  • 第23题:

    分析汽包水位过高或过低对机组的危害?


    正确答案: 汽包水位的变化与锅炉负荷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因为蒸汽是从给水进入锅炉以后逐渐受热汽化后产生的。当负荷变化时,蒸汽受热面中水耗量发生变化,必然引起汽包水位变化,如负荷增加,如果给水量不变或增加不及时,则蒸汽设备中的水量逐渐被消耗,最终使汽包水位下降,反之水位上升,只有给水量等于蒸发量,水位才能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