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提高动叶片运行安全的运行技术措施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运行送电线路防污闪事故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运行线路的防污闪事故的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项:
    (1)定期清扫绝缘子;
    (2)定期测试和更换不良绝缘子;
    (3)采用防污型绝缘子;
    (4)增加绝缘子的片数,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
    (5)采用憎水性涂料。

  • 第2题:

    运行中防止汽轮机烧瓦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运行中油系统进行切换(如冷油器、辅助油泵、滤网等),必须在机组长的监护下按操作标准进行操作,操作中必须排尽各处空气并严密监视润滑油压的变化。
    (2)在机组长的监护下,定期对辅助油泵的开停试验。试验结束后,备用油泵的出口门必须在开启状态。
    (3)定期试验低油压联动装置,润滑油压的数值以汽轮机中心线标高距冷油器最远的轴瓦为准,运行中低油压保护退出时,必须由总工批准。
    (4)各油箱油位保持正常,主油箱滤网前后油位差达100mm时,即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清理。润滑油高位补充油箱必须充满合格的润滑油。
    (5)保持润滑油压在0.096~0.123MPa之间。
    (6)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机:
    1)推力轴承温度高107℃。
    2)支持轴承温度高113℃。
    3)主、再热汽温10分钟内下降50℃。
    4)轴承冒烟。
    5)润滑油压低0.06MPa,同时直流油泵联起。
    6)油箱油位低-420mm补油无效。

  • 第3题:

    偏周波运行对汽轮机的叶片安全性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 我厂汽轮机运行规程规定汽轮机运行的周波范围是48.5~50.5Hz。偏周波运行对汽轮机的叶片主要有以下危害:
    ⑴偏周波运行叶片可能发生共振,长时间运行可能引起过度的振动应力,最终导致叶片产生疲劳裂纹;
    ⑵低周波由于转速降低,调速器动作,使调速汽门继续开大,汽机有过负荷的危险,即增加了隔板、工作叶片的应力,增大了轴向推力;
    ⑶低周波油压降低,油量减少,导致油温升高,影响润滑效果,严重时将引起动静摩擦。

  • 第4题:

    为保证燃烧稳定,提高效率,运行安全、可靠,对炉膛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①炉膛应足够高,以保证可燃气体与飞灰中的碳粒有足够的流程。
    ②炉膛的容量与形状应与所用燃料相适应,既能保证燃料顺利着火,又能使可燃气体与空气良好的混合。
    ③炉膛应有良好的绝热性能,以减少热量损失。
    ④炉膛密封良好,可以减少漏风,保证适当的过量空气系数。
    ⑤炉膛应尽量紧凑,以降低锅炉造价。

  • 第5题:

    使汽轮机叶片发生损坏的运行方面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使汽轮机叶片发生损坏的运行方面的原因有:
    (1)偏离规定的周波范围运行。
    (2)超出力运行。
    (3)主蒸汽汽温期过低或过高。
    (4)蒸汽品质不合格。
    (5)真空度过高或过低。
    (6)发生水冲击。
    (7)启停机或变负荷操作不当。
    (8)各种因素引起的机组强烈振动。
    (9)主汽门关闭不严漏汽引起叶片腐蚀。
    (10)低负荷或过高真空使末级叶片下部截流冲刷。
    (11)叶顶入汽侧背弧面水蚀。

  • 第6题:

    因装配工艺不当造成动叶片运行中断裂,有哪些不良工艺?


    正确答案: (1)叶片根部配合不良。
    (2)叶根与叶根槽配合松动,铆钉示铆紧,影响叶片自振频率降低。
    (3)复环与叶片铆钉配合过紧,铆头过紧。
    (4)拉筋焊接时使拉筋孔周围脆硬等。

  • 第7题:

    轮机叶片断裂的现象有哪些?运行中为防止叶片损坏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叶片断裂的现象有现象:
    (1)汽轮机内或凝结器内产生突然声响。
    (2)机组突然振动增大或抖动。
    (3)当叶片损坏较多时,若要维持负荷不变,则应增加蒸汽流量,即增大调门开度。
    (4)断叶片落入凝结器时打坏冷却水管,凝结器水位升高,凝结水导电度增大,凝结水泵电流增大。
    (5)断叶片进入抽汽管道可能造成阀门卡涩。
    (6)在惰走、盘车状态下,可听到金属摩擦声。
    (7)运行中级间压力升高。
    为防止叶片损坏应采取如下措施:
    (1)电网应保持正常频率运行,避免频率偏高偏低引起某几级叶片进入共振区。
    (2)运行中保持蒸汽参数和各监视段压力、真空等在在正常范围内,超过极限值应限负荷运行。
    (3)加强汽、水的化学监督。
    (4)运行中加强对振动的监视,防止汽机因进冷水冷汽或其他原因导致受热不均变形、动静间隙减小引起局部碰磨。
    (5)机组大修中应对通流部分损伤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做好叶片、围带、拉筋的损伤记录,做好叶片的调频工作。

  • 第8题:

    现代汽轮机为适应变工况运行,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降低叶片高度,在动叶片中均采用了()。


    正确答案:反动度

  • 第9题:

    引起叶片断裂运行方面有哪些原因?


    正确答案: (1)偏离额定频率运行。
    (2)超负荷运行。
    (3)汽温过高或过低。
    (4)蒸汽品质不良。
    (5)真空过高或过低。
    (6)水冲击。
    (7)起停机与增减负荷操作不当。
    (8)机组振动大。
    (9)主蒸汽门关闭不严。
    (10)末级叶片根部回流冲刷。

  • 第10题:

    汽轮机在运行中发生叶片断落时,有哪些主要象征?


    正确答案: 1)汽轮机内部或凝汽器内有突然的响声,如断叶片漏入凝汽器打破铜管将使凝结水硬度和导电度突增。
    2)机组振动明显增大或发生强烈振动。
    3)若机组抽汽部位叶片断落,则叶片可能是进入抽汽管道,使抽汽逆止阀卡住或进入加热器管子损坏,水位升高。
    4)停机过程中,亦可能听到金属响声,惰走时间缩短。

  • 第11题:

    防止叶片振动断裂的措施有()。

    • A、降低叶片的长度。
    • B、提高叶片、围带、拉金的材料、加工与装配质量。
    • C、采取叶片调频措施,避开危险共振范围。
    • D、避免长期低频率运行。

    正确答案:B,C,D

  • 第12题:

    问答题
    为保证调频叶片的长期安全运行,应该使叶片满足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调频叶片的安全准则是:
    (1)叶片的自振频率要避开激振力频率一定范围;
    (2)还要求安全倍率大于某一许用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防止汽轮机进水、进冷汽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防止汽轮机进水、进冷汽运行维护方面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1)加强运行监督,严防发生水冲击现象,一旦发生汽轮机水冲击的象征应果断地采取紧急事故停机措施。
    (2)在机组启动前应全开主、再热蒸汽管道疏水门,特别是热态启动前,主蒸汽和再热蒸汽要充分暖管,并保证疏水畅通。
    (3)注意监督汽缸的金属温度变化和加热器、凝汽器的水位,即使在停机以后也不能忽视,对水位的监视,当发现有进水危险时,要及时查明原因,注意切断可能引起汽缸进水的水源。
    (4)在汽轮机滑参数停机、启动过程中,汽温、汽压要严格按照运行规程规定,保证必要的蒸汽过热度。
    (5)高压加热器水位调整和保护装置要定期进行检查试验,保证其工作性能符合设计要求,高压加热器保护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禁止高压加热器投入运行。
    (6)在锅炉熄火后,蒸汽参数得不到可靠保证的情况下,一般不应向汽轮机供汽。如因特殊要求(如快速冷却汽缸等),应事先制订必要的技术措施。
    (7)定期检查加热器管束,一旦发现泄漏情况应立即切断水源与汽轮机隔离,并及时检修处理。
    (8)加强除氧器水位监督,定期检查水位调节装置,杜绝发生满水事故。
    (9)汽封系统应能满足机组各种状态启动供汽要求,正常运行中要检查各个连续疏水情况正常。
    (10)运行人员应该明确:在汽轮机低转速下进水,对设备的威胁要比在额定转速下或带负荷运行状态时要大得多。

  • 第14题:

    现代汽轮机为适应变工况运行,提高热效率,降低()高度,在动叶片中采用().


    正确答案:叶片;反动度

  • 第15题:

    GIS运行时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运行人员经常出入的GIS室,每班至少通风1次(15min)对工作人员不经常出入的室内场所,应定期检查通风设施,进入前先通风15min。
    (2)工作人员进入电缆沟或低凹处工作时,应测含氧量及SF6气体浓度,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空气中含氧量不得小于18%(体积比)空气中SF6气体浓度不得大于1000μL/L。
    (3)气体采样操作及处理一般渗漏时,要在通风条件下戴防毒面具进行。当GIS发生故障造成大量SF6外逸时,应立即撤离现场,并开启室内通风设备。事故发生后4h内,任何人进入室内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以及戴备有氧气呼吸器的防毒面具。事故后清扫GIS安装室或故障气室内固态分解物时,工作人员也应采取同样的防护措施。
    (4)处理GIS内部故障时,应将SF6气体回收加以净化处理,严禁排放到大气中。
    (5)防止接触电势的危害。在GIS上正常操作时,任何人都应禁止触及外壳,并保持一定距离。手动操作隔离开关或接地开关时,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

  • 第16题:

    与货车转向架相比,客车转向架为了提高运行平稳性和提高运行速度,在结构上主要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为了改善车辆的垂向动力性能,客车转向架通常采用两系弹簧装置,在摇枕与构架之间设有摇枕弹簧,在轴箱和构架之间设有轴箱弹簧;
    为了改善横向动力性能,设有横向弹性复原装置;
    在高速运行的客车转向架中采用各种形式的轴箱定位装置,以抑制转向架在线路上的蛇行运动;
    基础制动装置一般采用双侧闸瓦踏面制动,以改善制动性能和车轴的受力状况。

  • 第17题:

    因装配工艺不当造成动叶片运行中断裂,试问有哪些具体不良工艺?


    正确答案: (1)叶片根部贴合不良;
    (2)叶根与叶根槽配合松动,铆钉未铆紧,影响叶片自振频率降低;
    (3)复环与叶片铆钉配合过紧,铆头过铆;
    (4)拉筋焊接时使孔周围脆硬等。
    因上述因素都可能引起叶片陷入共振范围而疲劳断裂。

  • 第18题:

    为保证调频叶片的长期安全运行,应该使叶片满足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调频叶片的安全准则是:
    (1)叶片的自振频率要避开激振力频率一定范围;
    (2)还要求安全倍率大于某一许用值。

  • 第19题: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叶片型式及对其运行特性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离心泵与风机的叶片型式有前弯、后弯和径向三种。
    前弯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旋转的方向相同;后弯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旋转的方向相反;径向叶片是垂直于叶轮切线方向的。
    前弯式和后弯式叶片相比较,前弯式较后弯式产生的绝对速度大,能量损失亦大,效率低,产生的压能较低,优点是叶轮外径较小,所以常用于低压泵或通风机。后弯叶轮用于较高压力的泵与风机。径向叶轮的特点介于两者之间。

  • 第20题:

    汽轮机运行中叶片或围带脱落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汽轮机运行中叶片或围带脱落的特征有:
    (1)单个叶片或围带飞脱时,可能发出撞击声或尖锐的声响,并伴随着突然振动,有时会很快消失。
    (2)当调节级复环铆钉头被导环磨平,复环飞脱时,如果堵在下一级导叶上,将引起调节级压力升高。
    (3)当叶片损坏较多时,将使通流面积改变,在同一负荷下蒸汽流量、调汽门开度及监视段压力等都会发生变化,反动式机组尤其表现突出。
    (4)当低压末级叶片或围带飞脱时,可能打坏凝汽器铜管,将循环水漏入凝结水中,使凝结水硬度和导电度突然增大很多,凝汽器水位升高,凝结水泵电动机电流增大。
    (5)机组振动,振幅和相位都发生明显的变化,有时还会产生暖间强烈的抖动,这是由于叶片断裂、转子失去平衡或摩擦撞击而造成的。但有时叶片的断裂发生在转子的中部,并未引志严重的动静摩擦,在额定转速下也未表现出振动的显著变化。但这种断叶片事故,在启、停过程中的临界转速附近,振动将会明显地加大。
    (6)若抽汽口部位的叶片断落,则叶片可能进入抽汽管道,造成抽汽止回门卡涩,或进入加热器使加热器管子破裂,加热器水位升高。
    (7)转子失落叶片后,其平衡情况及轴向推力要发生变化,有时会引起推力瓦温度和轴承回油温度升高。
    (8)在停机惰走过程中或盘车状态下,听到金属摩擦声,惰走时间减少。

  • 第21题:

    防止电网发生安全稳定破坏事故的运行管理和技术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严格执行各项电网运行控制要求,禁止超稳定极限值运行。电网一次设备故障后,应按照故障后方式电网运行控制的要求,尽快将相关设备的潮流(或发电机出力、电压等)控制在规定值以内。须按照电网运行控制要求进行控制的设备,应通过调度机构EMS系统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并应有越限告警功能。
    (2)电网正常运行中,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留有一定的旋转备用容量。
    (3)避免和消除严重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电磁环网,在高一级电压网络建设初期,对于暂时不能消除的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电磁环网,应采取必要的稳定控制措施,同时应采取后备措施限制系统稳定破坏事故的影响范围。
    (4)电网联系较为薄弱的省级电网之间及电网之间宜采取自动解裂等措施,防止一侧系统发生稳定破坏事故时扩展到另一侧系统,特别重要的系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应采取自动措施防止相邻系统发生事故时直接影响到本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电网运行控制极限管理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应认真的做好电网运行控制极限管理,根据系统发展变化情况,及时计算和调整电网运行控制极限。
    (6)加强并网发电机涉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励磁系统、PSS(电力系统稳定器)和调速系统的运行管理,其参数设置、设备投停、设备改造等必须满足接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7)加强稳定控制措施及保障系统安全最后防线运行措施的运行管理,低频、低压减负荷装置和其他安全自动装置应足额投入。应密切跟踪系统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稳定控制措施,完善失步、低频、低压解裂等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做好相应定值管理、检修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
    (1)避免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枢纽厂站的母线,变压器等设备无快速保护运行。母线无母差保护时,应尽量减少无母差保护时间并严禁安排母线及相关元件的倒闸操作。受端系统枢纽厂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困难时,应侧重防止保护拒动。
    (2)加强开关设备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确保能够快速可靠地切除故障。对于500KV(300KV)厂站、220KV枢纽厂站分闸时间分别大于50ms/60ms的开关设备,应尽快通过检修或技术改造提高其分闸速度,对于经上述工作后分闸时间仍达不到以上要求的开关应尽快进行更换。

  • 第22题:

    现代汽轮机为了适应变工况运行,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降低叶片的高度,在动叶片中采用了()。


    正确答案:反动度

  • 第23题:

    问答题
    与货车转向架相比,客车转向架为了提高运行平稳性和提高运行速度,在结构上主要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为了改善车辆的垂向动力性能,客车转向架通常采用两系弹簧装置,在摇枕与构架之间设有摇枕弹簧,在轴箱和构架之间设有轴箱弹簧;
    为了改善横向动力性能,设有横向弹性复原装置;
    在高速运行的客车转向架中采用各种形式的轴箱定位装置,以抑制转向架在线路上的蛇行运动;
    基础制动装置一般采用双侧闸瓦踏面制动,以改善制动性能和车轴的受力状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