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l)成分特征。钙、镁水垢按其主要化合物的形态分成碳酸盐水垢、硫酸钙水垢、硅酸钙水垢、镁垢等。(2)生成部位。碳酸盐水垢容易在锅炉省煤器、加热器、给水管道以及凝汽器冷却水通道和冷水塔中生成;硫酸钙和硅酸钙水垢主要在热负荷较高的受热面上(如水冷壁管等处)生成。
更多“钙、镁水垢的成分特征及生成部位如何?”相关问题
  • 第1题:

    硅酸盐水垢的成分特征及生成部位如何?
    硅酸盐水垢的化学组成绝大部分是铝、铁的硅酸化合物,其结构较复杂。这种水垢的组成中含有40%~50%的二氧化硅;25%~30%的铝、铁氧化物以及10%~20%钠的氧化物。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很小。硅酸盐水垢有的为多孔,有的坚硬、致密,常常均匀地覆盖在热负荷很高或水循环不良的管壁上。

  • 第2题:

    磷酸盐铁垢的成分、特征及生成部位如何?
    磷酸铁垢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酸亚铁钠(NaFePO4)和磷酸亚铁Fe3(PO4))2);一般呈灰白色或接近白色。这种水垢通常发生在分段蒸发锅炉的盐段水冷壁上,并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炉管内。敲击时,很容易脱落,磷酸盐水垢一旦发生,发展速度很快,短时间就可能发生事故。

  • 第3题:

    铜垢的成分、特征及生成部位如何?
    水垢中的含铜量达到20%~30%或更多时,所生成的水垢称为铜垢。其特点是垢表面(锅炉水冲刷面)含铜率高达70%~90%。越接近金属管壁的垢,其含铜率越小。
    生成部位主要在局部热负荷很高的炉管内。经常超铭牌负荷运行的锅炉或者炉膛内燃烧工况变化引起局部热负荷过高的锅炉,较容易形成铜垢。

  • 第4题:

    锅水中生成水垢的物质主要是钙、镁盐类。

    A

    B



  • 第5题: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钙、镁的碳酸盐,当碳酸钙占水垢总量的()以上时,称其为碳酸盐水垢。

    A20%

    B30%

    C50%

    D60%


    C

  • 第6题:

    通常把能生成水垢的钙镁离子的总含量称为()

    • A、水质
    • B、硬度
    • C、总碱度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锅水中生成水垢的物质主要是钙、镁盐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水垢按其主要化学成分可分为()。

    • A、钙镁水垢
    • B、铜铁垢
    • C、油垢
    • D、混合水垢

    正确答案:D

  • 第9题:

    通常把能生成水垢的钙镁离子的总含量称为()


    正确答案:硬度

  • 第10题:

    原生水垢又称(),是指生成水垢的盐类直接在锅炉蒸发面上的产物。

    • A、初生水垢
    • B、铁盐
    • C、钙、镁离子
    • D、再生水垢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判断题
    锅水中生成水垢的物质主要是钙、镁盐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水垢按其主要化学成分可分为().
    A

    钙镁水垢

    B

    铜铁垢

    C

    油垢

    D

    混合水垢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钙、镁水垢的成分特征及生成部位如何?
    (l)成分特征。钙、镁水垢按其主要化合物的形态分成碳酸盐水垢、硫酸钙水垢、硅酸钙水垢、镁垢等。(2)生成部位。碳酸盐水垢容易在锅炉省煤器、加热器、给水管道以及凝汽器冷却水通道和冷水塔中生成;硫酸钙和硅酸钙水垢主要在热负荷较高的受热面上(如水冷壁管等处)生成。

  • 第14题:

    氧化铁垢的成分、特征及生成部位如何?
    成分与特征: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其含量可达70%~90%,此外,往往还含有金属铜、铜的氧化物和少量钙、镁、硅和磷酸盐等物质;氧化铁垢的表面为咖啡色,内层是黑色或灰色,垢的下部与金属接触处常有少量的白色盐类沉积物。
    生成部位:氧化铁垢最容易在高参数和大容量的锅炉内生成,但在其它锅炉中也可能生成、这种铁垢的生成部位,主要在热负荷很高的炉管管壁上。

  • 第15题:

    如何防止钙、镁水垢的形成?
    (l)彻底清除补给水中的硬度。
    (2)保证凝汽器严密。凝汽器发生泄漏,冷却水进入凝结水中,往往是锅内产生钙、铁水垢的一个主要原因。
    (3)保证进入给水的疏水硬度合格。
    (4)调节锅炉水的组成,使其保持合理的比值。

  • 第16题:

    低压锅炉的水垢按其主要化学成分可分为:钙镁的碳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水垢。

    A

    B



  • 第17题:

    碳酸盐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的碳酸盐。

    • A、钙、铝
    • B、钙、镁
    • C、镁、铁
    • D、钠、钾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钙、镁的碳酸盐,当碳酸钙占水垢总量的()以上时,称其为碳酸盐水垢。

    • A、20%
    • B、30%
    • C、50%
    • D、60%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钙、镁水垢的形成原因及防止?


    正确答案: 钙、镁水垢的形成是因水中的钙、镁盐类的浓度超过了它们的溶解度,从水中析出并附在粗糙不平的金属受热面上,形成水垢。其浓度超过溶解度的原因有:首先,水受热后不断蒸发,水中的盐类不断浓缩;其次,一些钙、镁化合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还有一些易溶于水的钙、镁化合物,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该类水垢的防止一方面要尽量减少补给水的硬度,另一方面要防止凝汽器的泄漏,并且进行锅内加药处理。我厂采用磷酸盐处理,该法是在锅炉水呈碱性的条件下,加入磷酸盐溶液,使水中磷酸根维持在一定浓度范围,水中的钙离子便与磷酸根反应生成碱式磷酸钙,少量镁离子则与水中的硅酸根生成蛇纹石,两种反应产物均属难溶化合物,在锅炉水中呈分散、松软水渣,易随锅炉排污排出锅炉,不会粘附在受热面形成二次水垢。

  • 第20题:

    低压锅炉的水垢按其主要化学成分可分为:钙镁的碳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水垢。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锅炉设备内形成钙镁水垢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 在锅炉受热面上形成钙镁水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进入锅炉的给水中的残留硬度超过标准;
    ②随着水温的升高,多数钙镁的难溶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
    ③在水加热、蒸发的过程中,某些易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变成难溶化合物。
    应采用的措施:
    ①最大限度降低给水中的残留硬度;
    ②严格进行锅炉内的加药处理,使钙镁离子形成分散状态的水渣;
    ③正确及时地进行锅炉排污,把沉积物及时地排掉。

  • 第22题:

    填空题
    通常把能生成水垢的钙镁离子的总含量称为()

    正确答案: 硬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通常把能生成水垢的钙镁离子的总含量称为()
    A

    水质

    B

    硬度

    C

    总碱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钙、镁的碳酸盐,当碳酸钙占水垢总量的()以上时,称其为碳酸盐水垢。
    A

    20%

    B

    30%

    C

    50%

    D

    6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