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直流锅炉汽压调整是调整锅炉的给水量,必然导致汽温变化,说明两者调整是相互关联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锅炉并汽开主汽阀时,操作应缓慢平稳,并严格监视()的变化。

    • A、减温水量
    • B、汽压
    • C、汽温
    • D、汽包水位

    正确答案:B,C,D

  • 第2题:

    锅炉汽温的调整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锅炉正常运行时,主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71±5℃以内,再热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69±5℃,两侧偏差小于10℃。
    2、主汽温超过581℃或再热汽温超过579℃及时停运上层磨,机侧汽温超过594℃立即手动MFT。主蒸汽温度的调整是通过调节燃料与给水的比例,控制中间点焓值为基本调节,并以减温水作为辅助调节来完成的。在锅炉直流工况以后启动分离器要保持20-30℃左右的过热度,当中间点焓值变化较大时,应适当调整煤水比例,以减小焓值的偏差,控制主蒸汽温度正常。
    3、锅炉正常运行中启动分离器内蒸汽温度达到饱和值是煤/水比严重失调的现象,要立即针对形成异常的根源进行果断处理(增加热负荷或减水),如果是制粉系统运行方式或炉膛热负荷工况不正常引起,要对煤/水比进行修正。如炉膛工况暂时难以更正,煤/水比修正不能将分离器过热度调整至正常要解除给水自动进行手动调整。
    4、主蒸汽一、二级减温水是主汽温度调节的辅助手段,一级减温水用于保证屏式过热器不超温,二级减温水用于对主蒸汽温度的精确调整。正常运行时,一级、二级减温水应保持有一定的调节余量。在一、二级减温水手动调节时要考虑到受热面系统存在较大的热容量,汽温调节存在一定的惯性和延迟,在调整减温水时要注意监视减温器前后的介质温度变化,注意不要猛增、猛减,要根据汽温偏离的大小及减温器后温度变化情况平稳地对蒸汽温度进行调节;锅炉低负荷运行时调节减温水要注意,减温后的温度必须保持20℃以上过热度,防止过热器积水。
    5、再热蒸汽温度主要通过尾部烟道挡进行调整,再热蒸汽温度主要通过调节尾部烟道烟气挡板开度控制。再热汽温降低时,再热器烟道烟气挡板开启;再热汽温升高时,过热器烟道烟气挡板开启。过热器烟道挡板开度低于72%时,再热器烟道挡板维持85%开度。过热器烟道挡板开度超过72%时,两套挡板同时动作,过热器烟道挡板开启,再热器挡板向关闭方向动作。负荷低于85%时再热器烟道烟气挡板全开。当再热器出口温度超过574℃,再热器事故减温水投入参与汽温控制。正常运行中要尽量避免采用事故水进行汽温调整,以免降低机组循环效率。
    6、在再热蒸汽温度手动调节时,要考虑到受热面系统存在较大的热容量,汽温调节存在一定的惯性和延迟,在调整再热蒸汽温度时注意不要猛开、猛关烟气挡板,事故减温水的调节要注意减温器后蒸汽温度的变化,防止再热蒸汽温度振荡过调。锅炉低负荷运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减温水,防止减温水不能及时蒸发造成受热面积水,事故减温水调节时要注意减温后的温度必须保持20℃以上过热度,防止再热器积水。
    7、锅炉运行中在进行负荷调整、启、停制粉系统、投停油枪、炉膛或烟道吹灰等操作以及煤质发生变化时都将对汽温产生扰动,在上述情况下要特别注意蒸汽温度的监视和调整。 高加投停时,沿程受热面工质温度随着给水温度变化逐渐变化,要严密监视给水、省煤器出口、螺旋管出口工质温度的变化情况。待启动分离器出口蒸汽温度开始变化,通过在协调模式下修正煤/水比或手动调整的情况下维持燃料量不变调整给水量,参照启动分离器出口蒸汽温度和一、二级减温水门开度控制沿程蒸汽温度在正常范围内。高加投、停后由于机组效率变化,在汽温调整稳定后应注意适当减、增燃料来维持机组要求的负荷。
    8、在蒸汽温度调整过程中要加强受热面金属温度监视,蒸汽温度的调整要以金属温度不超限为前提进行调整,金属温度超限要适当降低蒸汽温度或降低机组负荷并积极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 第3题:

    简述锅炉主、再汽温调整的手段,以及参数的控制范围。


    正确答案: (1)主汽温的调整是通过水煤比和减温水,再热汽温的调整通过燃烧器的摆动角和减温水。
    (2)正常运行中,主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66±5℃,,最高不超过598℃,再热汽温应控制在569±5℃,最高不超过600℃两侧温差小于10℃。

  • 第4题:

    关于蒸汽锅炉汽压变化的调整,错误的是()。

    • A、锅炉负荷增加时,应提前加强锅炉燃烧工况的调整。
    • B、锅炉负荷减小时,应提前减弱炉膛燃烧。
    • C、增、负荷时应缓慢操作缓慢,使锅炉气压有缓冲和调节的余地。
    • D、锅炉负荷减小时,应提前加强炉膛燃烧。

    正确答案:D

  • 第5题:

    锅炉并汽后,要监视锅内()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

    • A、汽压、水位
    • B、蒸汽温度
    • C、给水压力
    • D、给水温度

    正确答案:A

  • 第6题:

    锅炉汽温的调整。


    正确答案: (1)锅炉负荷超过50%BMCR,过、再热汽温控制在541(+5,3.-10)℃,当负荷<50%BMCR时,过、再热汽温按曲线控制。
    (2)正常情况下控制低过出口汽温≯415°C,屏过出口汽温≯461℃。
    (3)减温水量控制不应大起大落,两侧喷水量应尽量接近,两侧汽温偏差≯15℃。若喷水量过大或两侧喷水量、汽温偏差过大,应采取吹灰、燃烧调整等手段进行调整。
    (4)再热汽温依*烟气挡板调节,当再热器出口汽温>541℃而再热器侧挡板已关至60%时,方可投入事故喷水,低负荷尽量不用事故喷水。
    (5)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器汽温时,应保证再热器侧和过热器侧挡板开度之和应>100%。
    (6)锅炉负荷≤10%BMCR时,不得投用喷水减温器。初投喷水时,应特别注意喷水后汽温变化,防止汽温骤降或蒸汽带水进入过热器或再热器。
    (7)正常运行中,减温水控制投入“自动”运行,任何人不得随便解除,当减温水自动失灵或事故情况下,减温自动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方可解除自动,34改手动调节。

  • 第7题:

    在机组启动并网,锅炉转直流运行后,主汽温的调整以煤水比来控制中间点温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锅炉减温水交叉调整汽温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我厂锅炉过热蒸汽系统采取了双交叉布置方式,再热蒸汽系统采取了单交叉布置发方式。这种布置方式有助于减轻沿炉膛宽度方向由于烟温不均而造成热负荷不均的影响,也是有效减少过热器和再热器左右两侧热偏差的重要措施。
    所以,主蒸汽系统,一二级减温器是交叉调整汽温的,即甲一级与乙二级是调整乙侧主汽温度的,而乙一级和甲二级是调整甲侧主汽温度的。助手在正常运行,尤其是在启停炉时要注意过热器出口两侧烟温的变化对主汽温度的影响。

  • 第9题:

    如何调节直流锅炉的汽温和汽压?


    正确答案: (1)直流锅炉的汽温主要是通过给水和燃料量的调节来实现的。汽压的调节主要是利用给水量的调节来实现的。
    (2)直流锅炉发生外扰时,如外界负荷增大,首先反映的是汽压降低,而后汽温下降,此时应及时增加燃料量,根据中间点温度的变化情况适当增加给水量,维持中间点温度正常,将汽压、汽温恢复到原始水平。
    (3)直流锅炉发生内扰时,比如给水量增大时,汽压会上升,而汽温下降。具体调节时应迅速减小给水量。

  • 第10题:

    锅炉运行调整的任务正确的有()。

    • A、保持锅炉蒸发量在额定范围内;
    • B、保持正常的汽温,汽压;
    • C、保持炉水和蒸汽品质合格;
    • D、及时调整锅炉工况,尽可能维持各运行参数在最大工况下运行。

    正确答案:A,B,C

  • 第11题:

    问答题
    锅炉汽温的调整。

    正确答案: (1)锅炉负荷超过50%BMCR,过、再热汽温控制在541(+5,3.-10)℃,当负荷<50%BMCR时,过、再热汽温按曲线控制。
    (2)正常情况下控制低过出口汽温≯415°C,屏过出口汽温≯461℃。
    (3)减温水量控制不应大起大落,两侧喷水量应尽量接近,两侧汽温偏差≯15℃。若喷水量过大或两侧喷水量、汽温偏差过大,应采取吹灰、燃烧调整等手段进行调整。
    (4)再热汽温依靠烟气挡板调节,当再热器出口汽温>541℃而再热器侧挡板已关至60%时,方可投入事故喷水,低负荷尽量不用事故喷水。
    (5)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器汽温时,应保证再热器侧和过热器侧挡板开度之和应>100%。
    (6)锅炉负荷≤10%BMCR时,不得投用喷水减温器。初投喷水时,应特别注意喷水后汽温变化,防止汽温骤降或蒸汽带水进入过热器或再热器。
    (7)正常运行中,减温水控制投入“自动”运行,任何人不得随便解除,当减温水自动失灵或事故情况下,减温自动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方可解除自动,34改手动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锅炉并汽开主汽阀时,操作应缓慢平稳,并严格监视()的变化。
    A

    减温水量

    B

    汽压

    C

    汽温

    D

    汽包水位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锅炉的汽温调整中,应以蒸汽侧调整为主,烟气侧调整为辅,因为这样调整快速、灵活、方便。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在锅炉运行时,()是必须监视和控制调整的主要运行参数之一。

    • A、汽压
    • B、汽温
    • C、干度
    • D、汽温、汽压和干度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锅炉汽温变化如何调整,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汽温的调节方法可以归结为两大类:烟气侧的调节和蒸汽侧的调节。所谓蒸汽侧的调节,是指通过改变蒸汽的热焓调节汽温(如:喷水式减温器);:烟气侧的调节是通过改变锅炉内辐射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的吸热量分配比例的方法(如:摆动式燃烧器、烟气再循环)或改变流经过热器的烟气量的方法来调节过热蒸汽温度(如:烟气档板)。
    1.过热汽温调节:
    目前汽包锅炉过热汽温调整一般以喷水减温为主,大容量锅炉通常设置两极以上的减温器。直流锅炉主要是通过燃料量与给水量比例进行调节,维持中间点温度,喷水减温作修正。
    指导:汽包锅炉汽温调节以一级喷水减温作为粗调,其喷水量取决于减温器前汽温的高低,应保证屏过壁温不超过允许值;二级喷水减温作为细调,以保证过热蒸汽温度的稳定。直流锅炉汽温调节主要以确保合理的燃料与给水之比作为粗调,在此基础上以减温水作为细调,对过热汽温进行最后的修正。
    2.再热汽温调节:
    再热汽温常用的调节方法有烟气档板、烟气再循环、摆动式燃烧器以及事故喷水减温等。
    指导:事故喷水在运行中尽量不用,影响机组热效率。尽量使用烟气侧调节,作为调节再热汽温调节的主要手段。
    应注意的是在低负荷时,尽量少用或不用喷水减温,调整燃烧方法和烟气侧调节相结合,来控制汽温。如果低负荷使用喷水减温,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低汽温,对安全不利。在投汽温自动调节器时,应保持汽温稳定。

  • 第16题:

    直流锅炉蒸汽压力及蒸发量的调整是在增减给水量的同时,相应按比例增减燃料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锅炉并汽后,要监视锅内()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

    • A、汽压、水位
    • B、蒸汽温度
    • C、给水压力
    • D、给水温度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如何调整锅炉汽压?


    正确答案: 正常运行中主蒸汽压力应控制在正常参数限额范围内定压运行,在运行中应勤检查、勤分析、勤调整;在锅炉进行升降负荷及制粉系统、给粉机的启停等操作时,应做到心中有数,合理调整,使燃烧稳定,以保证蒸汽压力的稳定。
    当汽压高于或低于正常值时,必须根据蒸汽流量和电负荷查明原因来自内扰或外扰,及时调整。
    (1)当内扰引起汽压高于正常值时,应降低给粉机转速。或根据燃烧情况可停用部分给粉机,并检查制粉系统运行是否正常。但必须注意防止燃料量减少过多或者操作不当造成锅炉灭火。必要时可用向空排汽降压。
    (2)当内扰引起汽压低于正常值时,应增加给粉机转速或投入备用给粉机以加强燃烧,并检查各火嘴来粉和制粉系统工况
    (3)当外扰引起汽压高于正常值时,应及时与电气值班员联系恢复原负荷,并适当降低燃烧率或开启向空排汽,尽快降至正常汽压。
    (4)当外扰引起汽压低于正常值时,应注意蒸汽流量是否超过额定值,并联系电气值班员恢复原负荷,提高汽压至正常,防止蒸汽流量超额定值运行。

  • 第19题:

    直流锅炉过热汽温调整是以控制煤水比为基本手段来控制过热器入口汽温,之后汽温控制是依靠两级减温水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说明SG1025引进型锅炉过热器、再热器汽温调整的手段。


    正确答案: (1)调整减温水量;
    (2)调整风煤比;
    (3)调整燃烧,调整火焰中心;
    (4)再热汽温低时,调整过量空气系数。

  • 第21题:

    试述影响超临界直流锅炉汽温变化的因素?


    正确答案: 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分结构因素和运行因素两大类。从运行的角度看影响汽温变化的主
    要因素有锅炉负荷、炉膛过量空气系数、给水温度、燃料性质,受热面污染情况和火焰中心的位置等,这些因素还可能互相制约。
    ①煤水比:直流锅炉运行时,为维持额定汽温、锅炉的燃料量B与给水量G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若G不变而增大B,由于受热面热负荷q成比例增加,热水段长度Lrs和蒸发段长度Lzf必然缩短,而过热段长度Lgr相应延长,过热汽温就会升高;若B不变而增大G,由于q并未改变,所以(Lrs+Lzf)必然延伸,而过热段长度Lgr随之缩短,过热汽温就会降低。因此直流锅炉主要是靠调节煤水比来维持额定汽温的。若汽温变化是由其他因素引起(如炉内风量),则只需稍稍改变煤水比即可维持给定汽温不变。直流锅炉的这个特性是明显不同于汽包锅炉的。对于汽包锅炉,由于有汽包,所以煤水比基本不影响汽温。而燃料量对汽温的影响,也由于蒸汽量的相应增加,因而影响是不大的。
    ②锅炉负荷:锅炉负荷对汽温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过热器系统和再热器系统均呈对流特性。当锅炉负荷升高(或降低)时,汽温也随之升高(或降低)。
    ③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增加时,送入炉膛的空气量增大,炉膛温度水平将降低,炉内辐射传热将减弱。因此,辐射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汽温降低。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还将使燃烧生成的烟气量增多,烟气流速增大,对流传热加强,使对流过热器和对流再热器的出口汽温升高。
    ④给水温度:在机组运行中,给水温度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是高压加热器解列。当高压加热器解列时,给水温度将降低很多。而给水温度的降低,将使锅炉受热面的总吸热量增加,在维持锅炉负荷及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需要增加燃料消耗量,这将导致燃烧产生的烟气量增加和炉膛出口烟温的升高,因而对流式过热器和对流式再热器出口汽温将随着给水温度的降低而升高。由于炉膛出口烟温提高,辐射式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吸热量增加,出口汽温也将升高。一般锅炉的过热器系统呈对流特性,当给水温度降低太多时,有可能引起过热蒸汽温度超温。
    ⑤燃料性质:水分和灰分增加时,燃料的发热量将降低。如果要维持锅炉蒸发量蒸不变,就必须增加燃料耗量,这使得燃烧产生的烟气量增大、流速加快,对流过热器和对流再热器的吸热量增加,出口汽温将升高。另外,水分的蒸发和灰分本身温度的提高均需吸收炉内热量,这使炉内温度水平降低,使布置在炉内的辐射式过热器和辐射式再热器的出口汽温降低。
    ⑥受热面污染情况:过热器(或再热器)之前的受热面发生积灰或结渣时,会使其前面的受热面的吸热量减少,使进入过热器(或再热器)区域的烟温增高,因而使过热汽温(或再热汽温)上升;反之,过热器(或再热器)本身严重积灰、结渣或管内结垢时,将导致汽温下降。
    ⑦火焰中心的位置:火焰中心位置上移将使炉膛上部和水平烟道内烟温升高,使布置在炉膛上部和水平烟道内的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吸热量增加,导致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升高。反之,则降低。

  • 第22题:

    判断题
    在锅炉的汽温调整中,应以蒸汽侧调整为主,烟气侧调整为辅,因为这样调整快速、灵活、方便。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调整锅炉汽压?

    正确答案: 正常运行中主蒸汽压力应控制在正常参数限额范围内定压运行,在运行中应勤检查、勤分析、勤调整;在锅炉进行升降负荷及制粉系统、给粉机的启停等操作时,应做到心中有数,合理调整,使燃烧稳定,以保证蒸汽压力的稳定。
    当汽压高于或低于正常值时,必须根据蒸汽流量和电负荷查明原因来自内扰或外扰,及时调整。
    (1)当内扰引起汽压高于正常值时,应降低给粉机转速。或根据燃烧情况可停用部分给粉机,并检查制粉系统运行是否正常。但必须注意防止燃料量减少过多或者操作不当造成锅炉灭火。必要时可用向空排汽降压。
    (2)当内扰引起汽压低于正常值时,应增加给粉机转速或投入备用给粉机以加强燃烧,并检查各火嘴来粉和制粉系统工况
    (3)当外扰引起汽压高于正常值时,应及时与电气值班员联系恢复原负荷,并适当降低燃烧率或开启向空排汽,尽快降至正常汽压。
    (4)当外扰引起汽压低于正常值时,应注意蒸汽流量是否超过额定值,并联系电气值班员恢复原负荷,提高汽压至正常,防止蒸汽流量超额定值运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