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A、宜现场采样、分析B、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C、应立即用电风扇吹干,防止有机物分解D、与普通土壤样品采集、处理方法相同

题目

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

  • A、宜现场采样、分析
  • B、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
  • C、应立即用电风扇吹干,防止有机物分解
  • D、与普通土壤样品采集、处理方法相同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A、宜现场采样、分析B、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C、应立即用电风扇吹干,防止有机物分解D、与普通土壤样品采集、处理方法相同”相关问题
  • 第1题:

    采集了空气中丙酮样品的采样管应在低温下保存,尽快分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气相和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时,全程序空白是指将密封保存的采样筒和玻璃纤维滤膜/筒带到采样现场,采样时不开封,采样后随样品运回实验室,按与样品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处理和测定,用于检查从样品采集到分析全过程是否受到污染。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土壤含水量的自动监测系统应包括土壤水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存储和处理及自动报送功能。

    • A、采集
    • B、采样
    • C、样品处理
    • D、样品分析

    正确答案:A

  • 第4题:

    供测定有机物的土壤或者底质样品,采集的样品置于(),瓶口不要沾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


    正确答案:棕色、磨口、玻璃瓶中

  • 第5题:

    对于生鲜要冷冻(藏)保存的样品,在运送中必须保持适当的低温,应放置在隔热的运送容器中,围绕样品周围(顶部、底部、周边)放置足够数量的冰排来保证样品运送过程中处于低温状态。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用冰块放在样品周围,以保证样品处在低温状态
    • B、确保冷冻(藏)样品到实验室时摸起来手感是冷的
    • C、所采集的样品在采样当天运送到检测室
    • D、所采集的样品在采样后6小时内运送到检测室
    • E、所采集的样品在采样后4小时内运送到检测室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测定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时,样品和空白样的采集方法。


    正确答案: 在采样地点打开吸附管,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安装在呼吸带,以0.1~0.4L/min的速度抽取1~10L空气,记录采样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大气压。采集室外空白样品,应与采集室内空气样品同步进行,地点选择在室外上风向。

  • 第7题: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时,有机物会干扰测定,应加酸并加热分解,以消除其于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单选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 2~3 个背景对照点,各点(层)取()kg 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改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
    A

     0.5

    B

     1

    C

     1.5

    D

     2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气相和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时,全程序空白是指将密封保存的采样筒和玻璃纤维滤膜/筒带到采样现场,采样时不开封,采样后随样品运回实验室,按与样品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处理和测定,用于检查从样品采集到分析全过程是否受到污染。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气相和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时,全程序空白是指将密封保存的采样筒和玻璃纤维滤膜/筒带到采样现场,采样时暴露在采样现场但不经过采样,采样后随样品运回实验室,按与样品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处理和测定,用于检查从样品采集到分析全过程是否受到污染。

  • 第10题:

    判断题
    滤膜采集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4℃条件下冷藏保存;对分析有机成分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20℃冷冻箱内保存至样品处理前,为防止有机物的分解,应立即进行称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分析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时,样品预处理在分解、除去样品中有机物的同时将待测金属元素转化为离子状态存在于溶液中。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土壤含水量的自动监测系统应包括土壤水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存储和处理及自动报送功能。
    A

    采集

    B

    采样

    C

    样品处理

    D

    样品分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样品采集的三个阶段分别为()

    • A、采样准备、样品采样、样品制备
    • B、前期采样、正式采样、补充采样
    • C、样区划分、边界确定、样品采集
    • D、调查分析、野外定点、样品采集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采集了样品的采样管应在低温下保存,并尽快分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滤膜采集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4℃条件下冷藏保存;对分析有机成分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20℃冷冻箱内保存至样品处理前,为防止有机物的分解,应立即进行称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

    • A、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
    • B、待测药物测定的目的与浓度范围
    • C、生物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的选择
    • D、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的处理
    • E、缀合物的分解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环境空气间断采样的质量保证要求正确的是()。

    • A、每次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的气密性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漏气现象后,方可进行采样
    • B、应使用检定合格的采样器。使用前必须经过流量校准,流量误差应不大于2.5%
    • C、滤膜采集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常温条件下保存
    • D、对分析有机成份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20℃冷冻箱内保存至样品处理前,为防止有机物的分解

    正确答案:A,D

  • 第18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 2~3 个背景对照点,各点(层)取()kg 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改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

    • A、 0.5
    • B、 1
    • C、 1.5
    • D、 2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多选题
    关于土壤样品采集,正确的选择项包括()。
    A

    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和结论是否正确

    B

    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

    C

    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小

    D

    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

    E

    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采样和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供测定有机物的土壤或者底质样品,采集的样品置于(),瓶口不要沾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

    正确答案: 棕色、磨口、玻璃瓶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对于生鲜要冷冻(藏)保存的样品,在运送中必须保持适当的低温,应放置在隔热的运送容器中,围绕样品周围(顶部、底部、周边)放置足够数量的冰排来保证样品运送过程中处于低温状态。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

    用冰块放在样品周围,以保证样品处在低温状态

    B

    确保冷冻(藏)样品到实验室时摸起来手感是冷的

    C

    所采集的样品在采样当天运送到检测室

    D

    所采集的样品在采样后6小时内运送到检测室

    E

    所采集的样品在采样后4小时内运送到检测室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分析有机成份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保存至样品处理前。
    A

    干燥器内

    B

    采样盒

    C

    -20℃冷冻箱内

    D

    冷藏室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
    A

    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

    B

    待测药物测定的目的与浓度范围

    C

    生物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的选择

    D

    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的处理

    E

    缀合物的分解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