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
第1题:
采集了空气中丙酮样品的采样管应在低温下保存,尽快分析。
第2题: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气相和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时,全程序空白是指将密封保存的采样筒和玻璃纤维滤膜/筒带到采样现场,采样时不开封,采样后随样品运回实验室,按与样品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处理和测定,用于检查从样品采集到分析全过程是否受到污染。
第3题:
土壤含水量的自动监测系统应包括土壤水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存储和处理及自动报送功能。
第4题:
供测定有机物的土壤或者底质样品,采集的样品置于(),瓶口不要沾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
第5题:
对于生鲜要冷冻(藏)保存的样品,在运送中必须保持适当的低温,应放置在隔热的运送容器中,围绕样品周围(顶部、底部、周边)放置足够数量的冰排来保证样品运送过程中处于低温状态。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第6题:
测定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时,样品和空白样的采集方法。
第7题: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时,有机物会干扰测定,应加酸并加热分解,以消除其于扰。
第8题:
0.5
1
1.5
2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采集
采样
样品处理
样品分析
第13题:
样品采集的三个阶段分别为()
第14题:
采集了样品的采样管应在低温下保存,并尽快分析。
第15题:
滤膜采集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4℃条件下冷藏保存;对分析有机成分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20℃冷冻箱内保存至样品处理前,为防止有机物的分解,应立即进行称重。
第16题: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
第17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194—2005),环境空气间断采样的质量保证要求正确的是()。
第18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 2~3 个背景对照点,各点(层)取()kg 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改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
第19题:
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和结论是否正确
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
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小
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
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采样和处理方法
第20题:
第21题:
用冰块放在样品周围,以保证样品处在低温状态
确保冷冻(藏)样品到实验室时摸起来手感是冷的
所采集的样品在采样当天运送到检测室
所采集的样品在采样后6小时内运送到检测室
所采集的样品在采样后4小时内运送到检测室
第22题:
干燥器内
采样盒
-20℃冷冻箱内
冷藏室中
第23题:
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
待测药物测定的目的与浓度范围
生物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的选择
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的处理
缀合物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