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城市固体废物化学性质的元素组成有何意义?它的测定方法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选择分选方法?常用分选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固体废物的分选是根据固废中各种组分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而进行分离的作业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与分选方法:粒度差异一筛选(筛分);密度差异一重力分选;磁性差异一磁力分选;导电性差异一电力分选(静电分选):表面润湿性(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一浮选;光电性差异一光电分选:摩擦性差异一摩擦分选:弹性差异一弹跳分选。

  • 第2题: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可对六十多种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元素进行定量测定,它广泛用于下述定量测定中的()。

    • A、低含量元素
    • B、元素定性
    • C、高含量元素
    • D、极微量元素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测定固体废物闪点时采取的方法是()。

    • A、逐步升温,每次升高1℃
    • B、逐步升温,每次升高5℃
    • C、将固体废物点燃,测定火焰温度
    • D、将固体废物点燃,测定室温

    正确答案:A

  • 第4题:

    血痕的确证试验有何意义?主要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确证试验又称定性试验,其目的是预试验阳性的检材进一步确证是血痕。常用的方法有血色原结晶试验、氯化血红素结晶试验、吸收光谱检验、免疫学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是检验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的存在,因此阳性结果可肯定为血痕。但确证试验的灵敏度较低,若血痕太陈旧、经日晒、高温而破坏或腐败变质等,难以获得阳性结果。所以阴性结果,只表明未发现血痕,不能完全否定血的存在。

  • 第5题:

    固体废物的堆肥发酵焚烧热解等处理方法主要与其()有关

    • A、化学性质
    • B、物理性质
    • C、物理化学性质
    • D、生物化学性质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抗燃油有哪些监测指标,测定其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1)透明度:将抗燃油放于干燥的试管中,在一定的温度下观察其透明度。观察抗燃油中有无沉淀物及混浊现象是判断油品污染与否的直观依据。如果观察结果为均匀无混浊现象,则认为油质透明良好。
    (2)颜色:新抗燃油一般为浅黄色的液体。如果运行中油品颜色急剧加深,说明油质有老化的可能。我们必须要同时分析其它控制指标,查明原因。
    (3)倾点:测定倾点可以掌握抗燃油的低温性能,以便判断油品是否被其它液体污染。倾点的测定必须重复进行,如果油品受到污染,倾点会升高。
    (4)密度:测定密度可以判断则否正确,还可以判断油品中是否混入其它液体或过量空气。测定密度时,要求温度恒定,在标准温度20℃下或接近这个温度,测定最为准确。
    (5)运动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也可以判别油是否正确,判别油品是否被其它液体污染。
    (6)水分:水分是一项重要监督指标,抗燃油含有水分会导致油品水解劣化,酸值升高,含有水分还会造成系统部件腐蚀,如果运行中抗燃油水分含量超标,应迅速查明原因,消除缺陷,对运行油品采取滤水脱水措施。
    (7)酸值:酸值直接反应抗燃油的老化或水解程度,如果运行中抗燃油酸值升高,表明抗燃油分解或水解而劣化。如果酸值升高很快,必须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油质进一步劣化。
    (8)闪点:闪点降低,说明抗燃油中产生或混入了易挥发可燃性组分,这时应采取适当措施,确保机组安全运行。
    (9)自燃点:抗燃油的自燃点高于普通矿物油。自燃点高些,这是抗燃油阻燃油的一个方面,因此抗燃油的自燃点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一项主要指标。如果运行中自燃点降低,说明抗燃油被矿物油或其它易燃液体污染,应迅速查明原因。
    (10)氯含量:氯是设备材料遭受腐蚀损坏的有害元素,抗燃油中氯含量过高会加速伺服阀的腐蚀,某些密封材料还会遭受损坏,新油含氯量与油品加工工艺有关,一般要求小于50μL/L。运行油含氯量主要是采用氯化剂或有水混入污染所致因此,电阻率
    (11)电阻率:抗燃油的电阻率一般都比较高,如果电阻率降低,就表明油品已物质所污染,此时必须同时测定酸值、水分、氯含量等项目,根据这些项目的测定值,判断是否被污染及被污染的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2)颗粒度:颗粒度合格情况是现在大型机组润滑油质的一项重要指标。颗粒度不合格,表明油中杂质多,结果会造成调速系统摆动、卡涩,造成润滑系统磨损,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对于抗燃油颗粒度的测定,更是重要的检测项目,我们要采取适宜的处理措施,确保抗燃油颗粒度合格,特别是对新机组启动前或检修后的调速系统,必须进行严格的冲洗过滤。运行过程中,如检测出抗燃油中颗粒度不合格,应迅速查明原因,必要时停机检查,清除隐患。
    (13)泡沫特性:泡沫特性是来评价油品中形成泡沫的趋向性及形成泡沫的稳定性。抗燃油在运行中形成的泡沫将直接威胁着机组的安全运行。如果泡沫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会造成假油位,导致系统油压不稳,润滑性能下降,因此必须采取清除泡沫的措施。
    (14)空气释放值:空气释放值的大小,表示油品析出空气的能力。油中含气量愈少愈好,抗燃油含气量更应该少些。如果抗燃油的空气释放值较大,说明油品与空气分离能力低,可能造成油品密度下降,润滑性能下降,油品的压缩性能变化,致使调速系统的迟缓率加大。国际组织及一些先进国家将次特性列为监控项目。
    (15)矿物油含量:如果抗燃油在运行中被矿物油污染,则自燃点会降低,密度和倾点等指标也会变化,结果降低抗燃性。因此如果发现一些测定指标发生变化,应进行矿物油含量的测定,以确认污染源及污染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消除污染,或更换新油。

  • 第7题:

    问答题
    测定材料的化学组成可用哪些方法?各方法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电子显微分析,红外光谱分析;
    2、电子显微分析:
    (1)高分辨率:0.2~0.3nm;
    (2)高放大倍数:15倍~100万倍,且连续可调;
    (3)是一种微区、选区分析方法:能进行nm尺度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分析;
    (4)多功能、综合性分析:形貌、结构、成份。
    红外光谱分析:
    (1)特征性高。
    (2)它不受物质的物理状态的限制。
    (3)所需测定的样品数量极少。
    (4)操作方便、测定的速度快,重复性好。
    (5)已有的标准图谱较多,便于查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固体废物的堆肥、发酵、焚烧、热解等处理方法主要与其()有关。
    A

    生物化学性质

    B

    物理化学性质

    C

    化学性质

    D

    物理性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测定微生物生长有何意义,常用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通过测定微生物生长量,了解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了解营养及理化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常用的方法:
    (1)数量的测定(A)直接计数法B、稀释平板计数法
    (2)重量的测定(A)称重法B、含氮量测定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测定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土壤的环境容量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1)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是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土壤中各种元素的背景值是评价化学污染物对土壤污染程度的参照值;是制订土壤中有害化学物质卫生标准的重要依据;是评价土壤化学环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重要依据;也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科学依据。
    (2)土壤的环境容量:是指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间内、在不超过土壤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土壤对该污染物能够容纳的最大负荷量。土壤的环境容量是充分利用土壤环境的纳污能力,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合理制定卫生标准和防护措施的重要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废物中汞的干扰物质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主要是有机物和硫化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城市固体废物(MSW)有哪些物理性质?

    正确答案: (1)组分;
    (2)含水率;
    (3)容重(单位体积的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城市固体废物(MSW)有哪些物理性质?


    正确答案: (1)组分;
    (2)含水率;
    (3)容重(单位体积的质量);

  • 第14题:

    什么是城市集中供热?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正确答案: 城市集中供热是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或部分地区生产和生活使用的供热方式,它由热源、热网、热用户三个部分组成。

  • 第15题:

    分解试样的方法很多,选择分解试样的方法时应考虑( )等几方面的问题。

    • A、样品组成
    • B、测定对象
    • C、测定方法
    • D、干扰元素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测定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土壤的环境容量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1)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是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土壤中各种元素的背景值是评价化学污染物对土壤污染程度的参照值;是制订土壤中有害化学物质卫生标准的重要依据;是评价土壤化学环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重要依据;也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科学依据。
    (2)土壤的环境容量:是指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间内、在不超过土壤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土壤对该污染物能够容纳的最大负荷量。土壤的环境容量是充分利用土壤环境的纳污能力,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合理制定卫生标准和防护措施的重要依据。

  • 第17题:

    结核结节的组成成分有哪些?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典型结核结节的中央常见干酪坏死,周围有许多类上皮细胞和朗汉斯巨细胞,外围可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此乃诊断结核病的重要依据。

  • 第18题:

    多选题
    分解试样的方法很多,选择分解试样的方法时应考虑( )等几方面的问题。
    A

    样品组成

    B

    测定对象

    C

    测定方法

    D

    干扰元素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结核结节的组成成分有哪些?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典型结核结节的中央常见干酪坏死,周围有许多类上皮细胞和朗汉斯巨细胞,外围可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此乃诊断结核病的重要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血痕的确证试验有何意义?主要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确证试验又称定性试验,其目的是预试验阳性的检材进一步确证是血痕。常用的方法有血色原结晶试验、氯化血红素结晶试验、吸收光谱检验、免疫学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是检验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的存在,因此阳性结果可肯定为血痕。但确证试验的灵敏度较低,若血痕太陈旧、经日晒、高温而破坏或腐败变质等,难以获得阳性结果。所以阴性结果,只表明未发现血痕,不能完全否定血的存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测定材料的物相组成可用哪些方法?各方法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电子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
    2、X射线衍射分析:
    (1)每种元素特征X射线谱有若干条特定波长的X射线构成;
    (2)每种元素有唯一对应的特征X射线谱。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1)高分辨率:点分辨率:r=0.23—0.25nm,线分辨率:r=0.104—0.14nm;
    (2)高放大倍数:100—80万倍,连续可调;
    (3)电子衍射:可进行结构分析。
    电子衍射分析:波长短,受物质的散射强。单晶的电子衍射谱和晶体倒易点阵的二维截面完全相似。衍射束强度有时几乎与透射束相当;散射强度高,电子穿透能力有限,比较适用于研究微晶、表面和薄膜晶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固体废物属于按照化学性质分类的是()。
    A

    有机废物

    B

    农业废弃物

    C

    城市垃圾

    D

    放射性废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城市固体废物化学性质的元素组成有何意义?它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意义:(1)估算垃圾的发热值,确定焚烧的适用性;
    (2)估算生化需氧量(BOD.、好氧堆肥化的适用性;
    (3)选择垃圾处理工艺非常必要。
    (二)测定方法:化学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及先进的精度仪器;如:C、H联合测定——碳氢全自动测定仪;N测定——凯氏消化蒸馏法;P——硫酸过氯酸铜蓝比色法;K——火焰光度法;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