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管制员或者飞行指挥员允许航空器飞入机场区域时,应当及时向飞行员通报:()。
第1题:
空中交通管制员或者飞行指挥员允许航空器飞入机场区域时,应当及时向飞行员通报:()。
A.机场区域内有关的飞行情况;气象条件
B.进入的飞行高度;机场区域内有关的飞行情况;气象条件
C.进入的飞行高度;气象条件
第2题:
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的起飞,应当根据()确定。
A.飞行人员和航空器的准备情况,起飞机场、降落机场和备降机场的准备情况﹑油量以及天气情况等
B.飞行人员的准备情况,起飞机场、降落机场和备降机场的准备情况以及天气情况等
C.飞行人员和航空器的准备情况,起飞机场、降落机场和备降机场的准备情况以及天气情况等
第3题:
对于备降航空器空中交通管制员飞行指挥员或者航空公司签派员及其代理人应当立即通知备降机场准备接收航空器,同时指示航空器:()
第4题:
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应当根据()情况批复飞行预报。
第5题:
航空器沿航路和固定航线飞行通过中途机场()公里前,除有协议的外,飞行人员应当向该机场的空中交通管制员或者飞行指挥员报告预计通过的时间和高度。
第6题:
飞行中失去地空联络,错误处置是:()
第7题:
当天气低于规定的目视气象条件时,只能作目视飞行的航空器和航空器驾驶员,应当()。
第8题:
外国民用航空器在飞行中,无论气象条件如何,如果需要改变飞行高度或者高度层,必须经()部门的许可。
第9题:
在管制空域内遇到天气低于目视飞行规则的最低气象条件时,只能按目视飞行规则飞行的航空器驾驶员,应当()。
第10题:
未配备复杂气象飞行设备的航空器,机长应当按照规定的飞行最低气象条件,在安全高度以上进行目视飞行,防止飞入云中。
第11题:
进入飞行区维护检查时,应()向机场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和现场指挥部门通报进入的区域,进入的方式和维护检查任务,并得到批准。
第12题:
雷达保障应当做到()。
第13题:
对于备降的航空器,空中交通管制员、飞行指挥员或者航空公司签派员及其代理人,应当立即通知备降机场准备接受航空器降落,同时指示航空器:()。
A.飞往备降机场的航向和通知备降机场的天气情况
B.飞往备降机场的航向、飞行高度和通知备降机场的天气情况
C.飞往备降机场的航向、飞行高度﹑油量和通知备降机场的天气情况
第14题:
空中交通管制员或者飞行指挥员允许航空器飞入机场区域时,应当及时向飞行员通报:()
第15题:
航路、航线飞行或转场飞行的航空器的起飞应当根据()确定。
第16题:
在飞行任务书中,应当明确()
第17题:
航空器沿航空器路固定航线飞行通过中途机场()公里前,除有协议的外,飞行人员应当向该机场的空中交通管制员或者飞行指挥员报告预计通过的时间和高度。
第18题:
机场区域内目视飞行,巡航表速250千米/小时(含)以上的航空器,按照()内仪表飞行最低安全高度的规定执行。
第19题:
在()条件下,必须按照仪表飞行。
第20题:
在仪表气象条件(低于目视气象条件)下飞行,云层、云上目视气象条件下飞行,()飞行,高度()米以上飞行,都必须按照仪表飞行的规定飞行。
第21题:
机场区域内目视飞行最低安全高度:巡航表速250千米/小时(不含)以上的航空器,按照机场区域内()飞行最低安全高度的规定执行。
第22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机场的气象台,应当根据空中交通管制员或者飞行指挥员下达的任务,对在本机场起飞、降落的航空器,实施气象保障。
第23题:
向空中交通服务报告室提交的飞行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