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用40Cr钢制造齿轮,锻造后的典型热处理工艺应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C618机床变速箱齿轮选用45钢制造,其工艺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高频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 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和各热处理后的组织。


    正确答案: 正火:获得珠光体基体或大部分为珠光体,细化组织,提高强度和耐磨性,为淬火作准备。
    去应力退火:消除:铸造成型产生的残余内应力
    轴颈表面淬火:为提高轴颈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获得马氏体基体组织
    低温回火:降低脆性,消除淬火应力,稳定组织,表面保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 第2题:

    40Cr经适当热处理后既有很高的强度,又有很好的塑性、韧性。可用来制造一些受力复杂和重要零件,它是典型的()。

    • A、轴承钢
    • B、弹簧钢
    • C、耐候钢
    • D、调质钢

    正确答案:D

  • 第3题:

    40Cr钢的调质热处理工艺为()。

    • A、淬火+低温回火
    • B、淬火
    • C、淬火+中温回火
    • D、淬火+高温回火

    正确答案:D

  • 第4题:

    锻造吊钩是用20钢和20siMn钢,经锻造热处理后,再进行机械加工而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用40Cr制造齿轮,锻造后的典型热处理工艺应为()。

    • A、正火处理
    • B、全退火
    • C、调质处理
    • D、淬火处理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某机床变速齿轮,用45钢制造,要求表面有较高的耐磨性,硬度为52~57HRC,心部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硬度为220~250HBS。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热处理1→粗加工→热处理2→精加工→热处理3→磨削。试确定工艺路线中的热处理方法及目的。 


    正确答案: 热处理1:退火,目的是消除锻件内的内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热处理2:正火或调质处理,目的是使齿轮心部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并为后序热处理(表面淬火)作准备。
    热处理3:表面淬火+低温回火;表面淬火是为了提高轮齿表面硬度,保证齿面的力学性能,低温回火是为了降低和消除淬火内应力,获得所需的使用性能。

  • 第7题:

    用40Cr钢制造模数为3的齿轮,其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粗磨,请说明:各热处理工艺的目的及处理后的组织。


    正确答案: ①正火:改善锻造组织,改善切削性能,消除锻造应力,组织为珠光体;
    ②调质:使齿轮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齿轮心部的强度、韧性,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③表面淬火:提高齿轮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增强抗疲劳破坏能力,表面组织为马氏体、心部为回火索氏体;
    ④低温回火:消除淬火应力,表面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心部为回火索氏体。

  • 第8题:

    某凸轮原用40 Cr钢制造其加工工艺路线为:锻造——正火——机加工——调质——精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 试说明三道热处理的目的。若改用20Cr制造,请问:改用20Cr钢能否采用原40Cr钢得热处理工艺?为什么? 改用20Cr钢应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


    正确答案: 热处理的目的正火是:消除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调质是:提高凸轮心部的综合力学性能;淬火+低温回火是:提高凸轮表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不行,因为20Cr含碳量低,用上述热处理工艺硬度和耐磨性太低。
    20Cr钢应采用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 第9题:

    问答题
    某机床变速箱齿轮选用40Cr钢制造,而某汽车齿轮选用20CrMnTi钢制造。请回答下列问题:两种齿轮经过热处理后,在力学性能和经济性方面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经热处理以后,20Cr Mn Ti 齿轮比40Cr齿轮的冲击韧性和耐磨性都高,但材料及热处理的成本,也更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用T12钢制造锉刀,工艺路线如下: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精加工。试写出各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及作用?

    正确答案: 正火、球化退火—改善钢原始组织,降低硬度;表面淬火加低温回火—提高表面耐磨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现有一批45钢普通车床传动齿轮,其工艺路线为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回火。试问锻后应进行何种热处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锻后热处理:完全退火或不完全退火
    原因:中碳结构钢铸件、锻轧件中,可能存在魏氏组织、带状组织、晶粒粗大等缺陷,粗大的魏氏组织显著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带状组织使钢的性能具有方向性。完全退火可以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消除魏氏组织和带状组织缺陷。如果其锻造工艺正常,原始组织分布合适,只是珠光体片间距小、硬度偏高、内应力较大,则可以用不完全退火代替完全退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用40Cr钢制造齿轮,锻造后的典型热处理工艺应为()
    A

    正火处理

    B

    完全退火

    C

    调质处理

    D

    渗碳处理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用40Cr钢制造齿轮,锻造后的典型热处理工艺应为调质处理

  • 第13题:

    用40Cr钢制造齿轮,锻造后的典型热处理工艺为()。

    • A、正火处理
    • B、完全退火
    • C、调质处理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用低碳钢(20钢)和中碳钢(45钢)制造齿轮,为了获得表面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心部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各需采取怎样的热处理工艺?


    正确答案: 对于低碳钢制造的齿轮,为了使齿轮获得表面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其心部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需采取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
    对于中碳钢制造的齿轮,为了使齿轮获得表面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其心部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需采取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

  • 第15题:

    用40Cr制造齿轮的典型热处理为()。

    • A、正火
    • B、退火
    • C、调质
    • D、回火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某机床变速箱齿轮选用40Cr钢制造,而某汽车齿轮选用20CrMnTi钢制造。请回答下列问题:上述两种齿轮各应采用什么最终热处理?


    正确答案:20Cr Mn Ti齿轮采用渗碳,淬火+低温回火;40Cr齿轮采用调质—淬火+低温回火。

  • 第17题:

    有一批Wc=0.45℅的碳钢齿轮,其制造工艺为:圆钢下料→锻造→退火→车削加工→淬火→回火→铣齿→表面淬火。 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和作用。


    正确答案: (1)退火:完全退火;降低硬度,提高切削加工性能,细化晶粒,均匀组织。
    (2)淬火+回火:调质;提高综合性能。
    (3)齿面淬火:表面淬火;提高齿表和耐磨性。

  • 第18题:

    某机床变速箱齿轮选用40Cr钢制造,而某汽车齿轮选用20CrMnTi钢制造。请回答下列问题:两种齿轮经过热处理后,在力学性能和经济性方面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经热处理以后,20Cr Mn Ti 齿轮比40Cr齿轮的冲击韧性和耐磨性都高,但材料及热处理的成本,也更高。

  • 第19题:

    用T10钢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其加工路线为:锻造→预备热处理→切削加工→最终热处理→磨加工。试写出各热处理工艺名称及作用。


    正确答案: 预备热处理:正火+球化退火。正火抑制网状渗碳体析出为球化退火做准备。球化退火使碳化物由片状转变为球状,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最终热处理:不完全淬火+低温回火。获得细小的回火马氏体和粒状碳化物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 第20题:

    问答题
    拟用T10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工艺路线为: 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 (1)试写出各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并指出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2)指出最终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大致硬度; (3)制定最终热处理工艺规定(温度、冷却介质)

    正确答案: (1)工艺路线为:锻造—退火—机加工—淬火后低温回火—磨加工。退火处理可细化组织,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淬火及低温回火可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以及去除内应力。
    (2)终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大致的硬度60HRC。
    (3)T10车刀的淬火温度为780℃左右,冷却介质为水;回火温度为150℃~25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某机床变速箱齿轮选用40Cr钢制造,而某汽车齿轮选用20CrMnTi钢制造。请回答下列问题:上述两种齿轮各应采用什么最终热处理?

    正确答案: 20Cr Mn Ti齿轮采用渗碳,淬火+低温回火;40Cr齿轮采用调质—淬火+低温回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用40Cr钢制造模数为3的齿轮,其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粗磨,请说明:各热处理工艺的目的及处理后的组织。

    正确答案: ①正火:改善锻造组织,改善切削性能,消除锻造应力,组织为珠光体;
    ②调质:使齿轮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齿轮心部的强度、韧性,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③表面淬火:提高齿轮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增强抗疲劳破坏能力,表面组织为马氏体、心部为回火索氏体;
    ④低温回火:消除淬火应力,表面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心部为回火索氏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用40Cr制造齿轮,锻造后的典型热处理工艺应为()。
    A

    正火处理

    B

    全退火

    C

    调质处理

    D

    淬火处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