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断电器触点闭合:低压电流由蓄电池正极-电流表-点火开关-电源-开关接线柱-附加电阻-开关接线柱-初级线圈-“—”接线柱-断电器触点-搭铁-蓄电池负极。初级电动势为20V左右;次级电动势为1500~2000V,不能击穿火花塞间隙跳火,次级不能形成回路。
(2)断电器触点打开:初级磁场迅速消失,次级电动势为15000~20000V,击穿火花塞间隙跳火。次级电路为:次级线圈—中央高压线-配电器-分缸高压线-火花塞-搭铁蓄电池-电流表-点火开关-电源-开关接线柱-附加电阻-开关接线柱-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初级线圈产生的200~300V自感电动势向电容器充电,保护了触点。
(3)火花放电过程:分为电容放电过程和电感放电过程。电容放电是分布电容放电,包括次级线圈的匝间电容、高压线与机体间的电容、火花塞电极间的电容等。电容放电时间短,约1微妙,但电流大,约几十安培。电感放电是次级线圈的磁场放电,时间长,约几十毫秒,但电流小,约几十毫安。
更多“简述蓄电池点火系的工作原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充电时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电池内部储存起来,放电时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供给外系统。

  • 第2题:

    简述铅蓄电池电动势产生原理。


    正确答案: 铅蓄电池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负极板上的或性物质是海绵状铅。在稀硫酸溶液中,由于电化学作用,正、负极板与电解液之间分别产生了电极电位,正、负两极间单位差就是蓄电池的电动势。

  • 第3题:

    简述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铅酸蓄电池的正极板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负极板活性物质是海绵状铅,这样的正、负极板放于稀硫酸中,就会产生2V左右的电压。当铅酸蓄电池放电时,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都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两个电极上都逐渐地变成了硫酸铅。当两极板上的绝大部分活性物质都变成了同样的硫酸铅后,蓄电池电压就降到了终止电压,不能继续放电了。充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上的硫酸铅分别恢复为二氧化铅和海绵状铅,电量得以恢复。总的充、放电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充电:2PbSO4+2H20→PbO+Pb+2H2S04
    放电:2PbS04+2H20←PbO+Pb+2H2S04
    从上式可以看出,在放电过程中将消耗硫酸生成水,电解液的密度将逐渐下降,因此可根据放电过程中,铅蓄电池端电压的下降及电解液密度的降低程度来判断铅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并作为放电终了的标志。而在充电过程中,电解液中消耗了水生成硫酸,电解液的密度是逐渐升高的,到充电终期上升到最大值并保持不变。同时充电到终期,水开始大量分解,会有气泡冒出,使电解液呈沸腾状。因此在充电过程中,可根据端电压的上升、电解液密度增大、气泡生成情况三个方面来判别充电程度并作为充电终了标志。

  • 第4题:

    简述有触点电容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1)接通点火开关,直流升压器投入工作,将12V的低压电升高到400V左右,并不断向储能电容器充电。
    (2)发动机旋转,带动分电器轴转动,使触点反复开,闭,当触点打开时触发器输出信号电压,使晶体管导通。
    (3)晶体管导通后,储能电容器经晶闸管向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放电。与此同时,在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动势,使火花塞跳火,点燃混合气。

  • 第5题:

    试述蓄电池点火系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发动机曲轴通过凸轮轴驱动分电器轴旋转。随着发动机曲轴的旋转,分电器轴上的凸轮周期性地将断电器触点断开和接通。当凸轮的凸棱转离活动触点臂时,活动触点臂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使触点闭合,低压电路接通,电流由蓄电池正极→电流表→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断电器回到蓄电池负极,形成闭合回路。于是在点火线圈的铁心内形成磁场。当凸轮的凸棱转到活动触点臂位置时,触点断开,初级电路中的电流迅速衰弱,点火线圈铁心中的磁通随之减小,于是在次级绕组中便感应出次级电压。由于次级绕组的匝数多、导线细,所以次级电压很高,这一高压电被配电器分送到某缸的火花塞上,这一火花塞的两电极间便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同理,周而复始地按发动机点火次序使各缸火花塞跳火,使发动机实现作功。

  • 第6题:

    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在管道内均充满压力水。火灾发生时,在火场温度的作用下,闭式喷头的感温元件的温度升到预定的动作温度范围时,喷头开启,水从喷口喷出。当系统排水量大到相当于一只喷头开启喷水时的水流量时,配水支管上的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控制室报警;同时湿式报警阀上下产生压力差,打开阀门,压力水进入管网,另一股水流也不断流入延迟器,此时延迟器的泄水排放口因为很小,不能将水迅速排出,使压力开关及水力警铃动作,压力开关信号送至控制室作为启动泵信号,启动水泵,向管网加压供水,达到持续自动喷水灭火的目的。同时也告知值班人员系统启动,注意观察。

  • 第7题:

    气体灭火系统工作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气体灭火系统工作原理分别为:
    (1)高压二氧化破灭火系统、内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与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平时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灾时,产生烟雾、高温和光辐射使烟感、感温、感光等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探测器将火灾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送到报警灭火控制器,控制器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并经逻辑判断后,启动联动装置,经过一段时间延时,发出系统启动信号,启动驱动气体瓶组上的容器阀释放驱动气体,打开通向发生火灾的防护区的选择阀,同时打开灭火剂瓶组的容器阀,各瓶组的灭火剂经连接管汇集到集流管,通过选择阀到达安装在防护区内的喷头进行喷放灭火,同时安装在管道上的信号反馈装置动作,将信号传送到控制器,由控制器启动防护区外的释放警示灯和警铃。
    (2)外储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控制器发出系统启动信号,启动驱动气体瓶组上的容器阀释放驱动气体,打开通向发生火灾的防护区的选择阀,同时打开加压单元气体瓶组的容器阀,加压气体经减压进入灭火剂瓶组,加压后的灭火剂经连接管汇集到集流管,通过选择阀到达安装在防护区内的喷头进行喷放灭火。

  • 第8题:

    判断题
    干式荷电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普通干封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蓄电池点火系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发动机曲轴通过凸轮轴驱动分电器轴旋转。随着发动机曲轴的旋转,分电器轴上的凸轮周期性地将断电器触点断开和接通。当凸轮的凸棱转离活动触点臂时,活动触点臂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使触点闭合,低压电路接通,电流由蓄电池正极→电流表→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断电器回到蓄电池负极,形成闭合回路。于是在点火线圈的铁心内形成磁场。当凸轮的凸棱转到活动触点臂位置时,触点断开,初级电路中的电流迅速衰弱,点火线圈铁心中的磁通随之减小,于是在次级绕组中便感应出次级电压。由于次级绕组的匝数多、导线细,所以次级电压很高,这一高压电被配电器分送到某缸的火花塞上,这一火花塞的两电极间便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同理,周而复始地按发动机点火次序使各缸火花塞跳火,使发动机实现作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有触点电容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1)接通点火开关,直流升压器投入工作,将12V的低压电升高到400V左右,并不断向储能电容器充电。
    (2)发动机旋转,带动分电器轴转动,使触点反复开,闭,当触点打开时触发器输出信号电压,使晶体管导通。
    (3)晶体管导通后,储能电容器经晶闸管向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放电。与此同时,在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动势,使火花塞跳火,点燃混合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信号转子上制有与发动机气缸数相同的凸轮,当转子转动时,凸轮交替在铁心旁扫过,使二者的气隙不断变化,于是穿过线圈铁心的磁通也不断变化。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使得线圈中产生交变的感应电动势,将此电动势传输到点火器,据此控制点火系统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蓄电池点火系统组成。

    正确答案: 电源(蓄电池或发电机)、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点火开关及控制电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有何优点?简述其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用电子控制装置取代了分电器,利用电子分火控制技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直接送给火花塞进行点火,点火线圈的数量比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多。分火性能较好,但其结构和控制电路复杂。ECU在向点火器输出IGt点火信号外,还必须输送ECU内存储的判缸信号IGd,以便控制多个点火线圈的工作顺序,按点火顺序控制各缸的点火。

  • 第14题:

    水喷雾灭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水喷雾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系统的火灾探测器发现火灾后,自动或由手动打开雨淋报警阀组,同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给报警控制器,并启动消防水泵,通过供水管网到达水雾喷头,水雾喷头喷水灭火。

  • 第15题:

    简述传统点火系产生高压电原理?


    正确答案:当发动机工作时,分电器凸轮在配气凸轮轴的驱动下旋转。凸轮旋转时,交替地触点闭合和断开。当点火开关接通,断电触点闭合时,初级绕组中有电流通过。在点火线圈的铁芯中形成磁场。当凸轮将触点顶开时,初级电路被切断,形成的磁场迅速消失,磁通量迅速变化,在初、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次级绕组线圈匝数多,因而在次级绕组中就感应出1.5~2万伏的高压电。

  • 第16题:

    简述蓄电池点火系统组成。


    正确答案: 电源(蓄电池或发电机)、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点火开关及控制电路。

  • 第17题:

    简述机点片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在透视过程中需要点片时,由当前的透视KV经过FKV/RKV转换电路变成对应的RKV。主要是将40-120KV转换成70-100KV电路中就是一个2-4-6V的信号转成3.5-4.25-5V的信号。
    起始mA也是由KV决定,由70-85-100KV决定对应460-430-400mA,同时由此决定了对应的KV补偿信号。
    时间方面则采用了光电限时器,通过光电倍增馆来使曝光结束。

  • 第18题:

    简述泡沫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由泡沫消防泵、泡沫液储罐、泡沫比例混合器(装置)、泡沫产生装置、控制阀门及管道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泡沫比例混合器(装置)将泡沫液与水按比例混合成泡沫混合液,再经泡沫产生装置生成泡沫,施加到着火对象上实施灭火。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铅蓄电池电动势产生原理。

    正确答案: 铅蓄电池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负极板上的或性物质是海绵状铅。在稀硫酸溶液中,由于电化学作用,正、负极板与电解液之间分别产生了电极电位,正、负两极间单位差就是蓄电池的电动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机点片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在透视过程中需要点片时,由当前的透视KV经过FKV/RKV转换电路变成对应的RKV。主要是将40-120KV转换成70-100KV电路中就是一个2-4-6V的信号转成3.5-4.25-5V的信号。
    起始mA也是由KV决定,由70-85-100KV决定对应460-430-400mA,同时由此决定了对应的KV补偿信号。
    时间方面则采用了光电限时器,通过光电倍增馆来使曝光结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泡沫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由泡沫消防泵、泡沫液储罐、泡沫比例混合器(装置)、泡沫产生装置、控制阀门及管道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泡沫比例混合器(装置)将泡沫液与水按比例混合成泡沫混合液,再经泡沫产生装置生成泡沫,施加到着火对象上实施灭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传统点火系产生高压电原理?

    正确答案: 当发动机工作时,分电器凸轮在配气凸轮轴的驱动下旋转。凸轮旋转时,交替地触点闭合和断开。当点火开关接通,断电触点闭合时,初级绕组中有电流通过。在点火线圈的铁芯中形成磁场。当凸轮将触点顶开时,初级电路被切断,形成的磁场迅速消失,磁通量迅速变化,在初、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次级绕组线圈匝数多,因而在次级绕组中就感应出1.5~2万伏的高压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BD-71F型晶体管点火系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接通点火开关SW:(1)触点闭合时,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短路,处于截止状态,铅蓄电池通过、向大功率管提供偏流。使大功率管导通,接通了低压电路,电流由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SW→初级绕组→附加电阻→大功率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报→搭铁→蓄电池负极,(4分)(2)触点断开时,铅蓄电池通过向小功率管提供偏流,使导通,同时截止,点火线圈低压电路电流被切断,高压绕组中产生高压电送至火花塞点火。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