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钢丝绳与滑轮接触部位的磨损特别明显。
第1题:
A、裂纹或轮缘破损轮槽不均匀磨损达3mm
B、滑轮绳槽壁厚磨损量达原壁厚的20%
C、铸造滑轮槽底磨损达钢丝绳原直径的30%,焊接滑轮槽底磨损达钢丝绳原直径的15%
D、滑轮卷筒均应设有钢丝绳防脱装置,吊钩应设有钢丝绳防脱装置
第2题:
A、裂纹或轮缘破损
B、轮槽不均匀磨损达3mm
C、滑轮绳槽壁厚磨损量达原壁厚的20%
D、铸造滑轮槽底磨损达钢丝绳原直径的20%,焊接滑轮槽底磨损达钢丝绳原直径的10%。
第3题:
滑轮在轮槽底部直径磨损量达到钢丝绳直径()时,滑轮应予报废。
A.40%
B.30%
C.50%
第4题:
滑车的滑轮槽底部因磨损减少量达到钢丝绳直径的35%时应更换滑轮。
第5题:
堆取料机的钢丝绳表面磨损和断丝缺陷主要是钢丝绳在滑轮和卷筒表面弯曲造成的,与润滑状况无关。
第6题:
根据《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物实用规范》(GB 5972—1986)的要求,应对卷筒的终端部位的钢丝绳、定滑轮及固定点部位的钢丝绳、靠近()的那段钢丝绳、在卷筒和滑轮上的卷绕的钢丝绳进行检验:应检验钢丝绳断丝、腐蚀、磨损、变形、绳径变化等情况。
第7题:
钢丝绳润滑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漏过不易看到和不易接近的部位,比如平衡滑轮处。()
第8题:
滑轮的直径越大,与钢丝绳的接触面积越大,则钢丝绳的磨损越快。
第9题:
钢丝绳与滑轮、卷筒间的摩擦造成磨损,而良好的润滑可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第10题:
钢丝绳润滑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漏过不易看到和不易接近的部位,比如平衡滑轮处。
第11题:
外层胶的数目越多,钢丝绳与滑轮接触情况越好。
第12题:
在起重作业中,哪项不属于滑轮经常发生的故障()。
第13题:
A、裂纹和轮缘破损
B、滑轮深槽壁磨损量达1%
C、滑轮槽底磨损量等于相应钢丝绳直径5%
D、滑轮生锈;
第14题:
发现以下问题,滑轮应禁止使用( )
A.轮缘部分有破损损伤
B.滑轮槽面磨损深度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0%
C.滑轮没有防止钢丝绳跳出轮槽的装置
D.钢丝绳与滑轮槽的偏角超过6°
第15题:
第16题:
钢丝绳外层绳股的钢丝表面磨损,是由于它在压力作用下与滑轮和卷筒的绳槽接触摩擦造成的。这种现象在吊载加速和减速运动时,钢丝绳与滑轮接触的部位特别明显。磨损使钢丝绳的断面积减小而强度降低,只要当外层钢丝绳磨损达其直径的()%。钢丝绳就应报废。
第17题:
钢丝绳安全检查部位包括( )。
第18题:
钢丝绳穿过滑轮时,滑轮槽的直径过小,绳会被()。
第19题:
滑车的滑轮槽底部因磨损减少量达到钢丝绳直径的35%时应更换滑轮。()
第20题:
滑轮槽深度磨损超过钢丝绳直径的(),轮缘磨损量超过原厚度的30%应报废更换新滑轮。
第21题:
在实际运行中,钢丝绳与()接触时,受到挤压力。
第22题:
滑轮绳槽径向磨损量达钢丝绳直径的20%时应报废。
第23题:
造成钢丝绳磨损速度加快的原因可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