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谁批准才能予以立案()。
第1题: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办理消防刑事案件,需要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应当经()批准,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一式三份,连同案卷材料、证据等,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
第2题:
对于人民检察院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予立案理由的案件,应当在7日制作《不予立案理由说明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送达人民检察院。()
第3题:
需要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应当经()批准后,制作《聘请书》。
第4题: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的,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
第5题: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时,可以根据现场需要经()批准后使用警戒带。
第6题:
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第7题:
办理行政案件需要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证据的,经()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
第8题:
在办理刑事案件中,下列关于扣押、搜查、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
决定没收较高数额的保证金,应当经()负责人批准
第10题:
侦查过程中,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子邮件、电报,应当经()批准,签发扣押通知书,送达协助扣押的单位。
第11题:
办案部门
公安派出所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市级以上公安机关
第12题:
省级公安机关负责人
地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派出所以上负责人
第13题:
经过调查,发现行政案件的违法嫌疑人死亡的,经()批准,终止调查。
第14题:
下列关于经济犯罪案件立案审查期限规定的表述正确的有()。
第15题:
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对符合刑事立案条件的,应当制作(),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第16题:
某商场发生一起爆炸案,派出所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处置,到达现场后准备使用警戒带保护现场,以提取现场物证,需要报经()批准后实施。
第17题:
公安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应当经()批准。
第18题:
在侦破重大、紧急案件过程中,对已确定的重大涉案犯罪嫌疑人在缉捕时已潜逃的,经()批准,可先将收集到的有关信息由立案地公安机关通过同级公安机关刑侦部门立即上网发布,然后补办拘留、逮捕法律手续。
第19题:
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需要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债券、股票等财产的,经()批准。
第20题:
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制作《立案决定书》,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第21题:
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在逃人员,由各立案单位负责填写《在逃人员登记/撤销表》,经()审批,送同级公安刑侦部门录入上网发布。
第22题:
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第23题:
派出所所长以上
县级以上侦查机关负责人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