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一)按燃烧对象分类:
A类火灾: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而引起的火灾。
B类火灾:指油脂及一切可燃液体燃烧引起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燃烧引起的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
带电火灾:指带电的电器设备及其它物质引起的火灾。
(二)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⑴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100万元以上。
⑵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受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30万元以上。
⑶一般火灾。不具备以上条件的火灾。
(三)按起火直接原因分类:
⑴放火;
⑵违反电气安装安全规定;
⑶违反电气使用安全规定;
⑷违反安全操作规定;
⑸吸烟;
⑹玩火;
⑺自然;
⑻生活用火不慎;
⑼自然灾害;
⑽其它。
更多“火灾是如何分类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火灾可按照一次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产直接损失金额进行分类,也可按照物质的燃烧特性进行分类,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2008),下列关于火灾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和可融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B.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

    C.E类火灾的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

    D.F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火灾

    答案:B
    解析:
    C类火灾的气体火灾。B类火灾是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E类火灾是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类火灾;F类火灾是烹饪器具内烹饪火灾。

  • 第2题:

    火灾可按照一次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产直接损失金额进行分类,也可按照物质的燃烧特性进行分类。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2008),下列关于火灾分类中,正确的是( )。

    A.B类火灾是指同体物质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B.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
    C.E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
    D.F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火灾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 17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例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例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例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例如,钾、钠、镁、钛、锆、锂等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例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物油脂或植物油脂)火灾。故选B。

  • 第3题:

    以下对火灾分类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按引火热源分类,火灾可分为机电设备火灾、油料火灾、坑木火灾等
    • B、按发火地点分类,火灾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两类
    • C、按引火热源分类,火灾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两类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我国将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5类。

  • 第5题:

    根据国标《火灾分类》(GB/T49682008),以下哪个火灾分类是对的。()

    • A、A类火灾是固体物质火灾
    • B、C类火灾是气体火灾
    • C、D类火灾是金属火灾
    • D、E类火灾是带电火灾
    • E、F类火灾是液体或者可融化固体火灾(烹饪物火灾)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火灾风险评估按建筑所处状态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 火灾风险评估按建筑所处状态可分为:
    (1)预先评估:它是在建设工程的开发、设计阶段所进行的风险评估,用于指导建设工程的开发和设计,以在建设工程的基础阶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工程的火灾风险。
    (2)现状评估:它是在建筑(区域)建设工程已经竣工,即将投入运行前或已经投入运行时所处的阶段进行的风险评估,用于了解建筑(区域)的现实风险,以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

  • 第7题:

    火灾按燃烧对象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火灾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 第8题:

    问答题
    火灾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 火灾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分为A、B、C、D、E、F六类。
    (1)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2)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3)C类火灾:气体火灾。
    (4)D类火灾:金属火灾。
    (5)E类火灾:带电火灾,即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6)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如何分类?

    正确答案: 液体火灾危险性按照闪点来分类:闪点小于28摄氏度,为甲类(一级易燃液体);
    闪点大于等于28小于60摄氏度,为乙类(二级易燃液体);
    闪点大于等于60摄氏度,为丙类(可燃液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储存的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 (一)甲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主要依据《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一级易燃固体、一级易燃液体、一级氧化剂、一级自燃物品、一级遇水燃烧物品和可燃气体的特性划分的。这类物品易燃、易爆,燃烧时还放出大量有害气体。有的遇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氢气或其他可燃气体,遇火燃烧爆炸。有的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遇有机物或无机物极易燃烧爆炸。有的因受热、撞击、催化或气体膨胀而可能发生爆炸,或与空气混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遇火而发生爆炸。
    (二)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主要是根据《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二级易燃固体、二级易燃液体、二级氧化剂、助燃气体、二级自燃物品的特性划分的,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仅次于甲类。
    (三)丙、丁、戊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丙、丁、戊类物品的分类主要是根据40多个仓库和其他一些企事业单位贮存保管情况划分的。
    (1)丙类。包括闪点在60℃或60℃以上的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物质。这类物品的特性是液体闪点较高、不易挥发,火灾危险性比甲、乙类液体要小些。可燃固体在空气中受到火烧和高温作用时能立即起火,即使火源拿走,仍能继续燃烧。
    (2)丁类。指难燃烧物品。这类物品的特性是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燃或微燃,将火源拿走,燃烧即可停止。
    (3)戊类。指不燃物品。这类物品的特性是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碳化。
    (4)丁、戊类物品的包装材料。丁、戊类物品本身虽然是难燃或不燃的,但其包装材料很多是可燃的,如木箱、纸盒等,其火灾危险性属于丙类。据调查,一些单位,多者每平方米库房面积的可燃包装材料在100kg~300kg,少者在30kg~50kg。因此,这两类物品仓库,除考虑物品本身的燃烧性能外,还要考虑可燃包装材料的数量,当可燃包装材料重量超过丁、戊类物品本身重量1/4时,这类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
    (四)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将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三类,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基本一致,只是对乙类、丙类油品视需要做了适当细化,便于规范条文针对不同火灾危险性级别的油品提出不同的措施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 我国将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5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以下对火灾分类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按引火热源分类,火灾可分为机电设备火灾、油料火灾、坑木火灾等

    B

    按发火地点分类,火灾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两类

    C

    按引火热源分类,火灾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两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火灾可按照一次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产直接损失金额进行分类,也可按照物质的燃烧特性进行分类。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下列关于火灾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B.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
    C.E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
    D.F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火灾

    答案:B
    解析: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干草、煤炭、棉、毛、麻、纸张等火灾。(2)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塑料等火灾。(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火灾。(5)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6)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 第14题: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 可燃气体按爆炸浓度下限分为两类:
    甲类可燃气体,是指爆炸浓度下限<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于此类。
    乙类可燃气体,是指爆炸浓度下限≥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等少数可燃气体。

  • 第15题:

    火灾的分类中,C类火灾是指()。

    • A、气体火灾
    • B、固体火灾
    • C、液体火灾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如何分类?


    正确答案: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10%(体积)为甲类;≥10%(体积)为乙类。

  • 第17题:

    火灾如何分类?


    正确答案: 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
    (1)A类火灾:含碳固体可燃物;
    (2)B类火灾:甲、乙、丙类液体;
    (3)C类火灾:可燃气体火灾;
    (4)D类火灾:可燃金属。

  • 第18题: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保护对象及设立的消防安全目标不同分为:
    (1)区域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系统中可包括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和指示楼层的区域显示器。
    (2)集中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
    (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且包含两个及两个以上集中报警系统。

  • 第19题: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 生产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甲生产时使用或产生的物质特征:
    1.闪点<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不小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1.闪点<28℃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或洗涤部位及其泵房,橡胶制品的涂胶和胶浆部位,二硫化碳的粗馏、精馏工段及其应用部位,青霉素提炼部位,原料药厂的非纳西汀车间的烃化、回收及电感精馏部位,皂素车间的抽提、结晶及过滤部位,冰片精制部位,农药厂乐果厂房,敌敌畏的合成厂房、磺化法糖精厂房,氯乙醇厂房,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工段,苯酚厂房的硫化、蒸馏部位,焦化厂吡啶工段,胶片厂片基厂房,汽油加铅室,甲醇、乙醇、丙酮、丁酮异丙醇、醋酸乙酯、苯等的合成或精制厂房,集成电路工厂的化学清洗间(使用闪点<28℃的液体),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厂房
    2.乙炔站,氢气站,石油气体分馏(或分离)厂房,氯乙烯厂房,乙烯聚合厂房,天然气、石油伴生气、矿井气、水煤气或焦炉煤气的净化(如脱硫)厂房压缩机室及鼓风机室,液化石油气罐瓶间,丁二烯及其聚合厂房,醋酸乙烯厂房,电解水或电解食盐厂房,环己酮厂房,乙基苯和苯乙烯厂房,化肥厂的氢氮气压缩厂房,半导体材料厂使用氢气的拉晶间,硅烷热分解室
    3.硝化棉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赛璐珞厂房,黄磷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三乙基铝厂房,染化厂某些能自行分解的重氮化合物生产,甲胺厂房,丙烯腈厂房
    4.金属钠、钾加工房及其应用部位,聚乙烯厂房的一氯二乙基铝部位、三氯化磷厂房,多晶硅车间三氯氢硅部位,五氧化磷厂房
    5.氯酸钠、氯酸钾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过氧化氢厂房,过氧化钠、过氧化钾厂房,次氯酸钙厂房
    6.赤磷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五硫化二磷厂房及其应用部位
    7.洗涤剂厂房石蜡裂解部位,冰醋酸裂解厂房
    乙生产时使用或产生的物质特征:
    1.闪点≥28℃至<60℃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易燃固体
    5.助燃气体
    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的液体雾滴
    1.闪点≥28℃至<60℃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洗涤部位及其泵房,松节油或松香蒸馏厂房及其应用部位,醋酸酐精馏厂房,己内酰胺厂房,甲酚厂房,氯丙醇厂房,樟脑油提取部位,环氧氯丙烷厂房,松针油精制部位,煤油灌桶间
    2.一氧化碳压缩机室及净化部位,发生炉煤气或鼓风炉煤气净化部位,氨压缩机房
    3.发烟硫酸或发烟硝酸浓缩部位,高锰酸钾厂房,重铬酸钠(红钒钠)厂房
    4.樟脑或松香提炼厂房,硫磺回收厂房,焦化厂精萘厂房
    5.氧气站,空分厂房
    6.铝粉或镁粉厂房,金属制品抛光部位,镁粉厂房、面粉厂的碾磨部位、活性炭制造及再生厂房,谷物筒仓工作塔,亚麻厂的除尘器和过滤器室
    丙生产时使用或产生的物质特征:
    1.闪点≥60℃的液体
    2.可燃固体
    1.闪点≥60℃的油品和有机液体的提炼、回收工段及其抽送泵房,香料厂的松油醇部位和乙酸松油脂部位,苯甲酸厂房,苯乙酮厂房,焦化厂焦油厂房,甘油、桐油的制备厂房,油浸变压器室,机器油或变压油灌桶间,柴油灌桶间,润滑油再生部位,配电室(每台装油量>60kg的设备),沥青加工厂房,植物油加工厂的精炼部位
    2.煤、焦炭、油母页岩的筛分、转运工段和栈桥或储仓,木工厂房,竹、藤加工厂房,橡胶制品的压延、成型和硫化厂房,针织品厂房,纺织、印染、化纤生产的干燥部位,服装加工厂房,棉花加工和打包厂房,造纸厂备料、干燥厂房,印染厂成品厂房,麻纺厂粗加工厂房,谷物加工房,卷烟厂的切丝、卷制、包装厂房,印刷厂的印刷厂房,毛涤厂选毛厂房,电视机、收音机装配厂房,显像管厂装配工段烧枪间,磁带装配厂房,集成电路工厂的氧化扩散间、光刻间,泡沫塑料厂的发泡、成型、印片压花部位,饲料加工厂房
    丁生产特征:
    1.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
    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1.金属冶炼、锻造、铆焊、热扎、铸造、热处理厂房
    2.锅炉房,玻璃原料熔化厂房,灯丝烧拉部位,保温瓶胆厂房,陶瓷制品的烘干、烧成厂房,蒸汽机车库,石灰焙烧厂房,电石炉部位,耐火材料烧成部位,转炉厂房,硫酸车间焙烧部位,电极煅烧工段配电室(每台装油量≤60kg的设备)
    3.铝塑料材料的加工厂房,酚醛泡沫塑料的加工厂房,印染厂的漂炼部位,化纤厂后加工润湿部位
    戊生产特征: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制砖车间,石棉加工车间,卷扬机室,不燃液体的泵房和阀门室,不燃液体的净化处理工段,金属(镁合金除外)冷加工车间,电动车库,钙镁磷肥车间(焙烧炉除外),造纸厂或化学纤维厂的浆粕蒸煮工段,仪表、器械或车辆装配车间,氟里昂厂房,水泥厂的轮窑厂房,加气混凝土厂的材料准备、构件制作厂房

  • 第20题:

    问答题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 可燃气体按爆炸浓度下限分为两类:
    甲类可燃气体,是指爆炸浓度下限<10%的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烯、乙炔等绝大多数可燃气体均属于此类。
    乙类可燃气体,是指爆炸浓度下限≥10%的可燃气体。如氨、一氧化碳等少数可燃气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能燃烧的液体火灾根据其火灾危险性如何分类?

    正确答案: 根据液体的闪点分三类: 1、甲类:是指闪点在28℃以下的液体物质; 2、乙类:是指闪点在28℃~60℃之间的液体物质; 3、丙类:是指闪点在60℃以上的液体物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保护对象及设立的消防安全目标不同分为:
    (1)区域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系统中可包括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和指示楼层的区域显示器。
    (2)集中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
    (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且包含两个及两个以上集中报警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火灾风险评估按建筑所处状态是如何分类的?

    正确答案: 火灾风险评估按建筑所处状态可分为:
    (1)预先评估:它是在建设工程的开发、设计阶段所进行的风险评估,用于指导建设工程的开发和设计,以在建设工程的基础阶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工程的火灾风险。
    (2)现状评估:它是在建筑(区域)建设工程已经竣工,即将投入运行前或已经投入运行时所处的阶段进行的风险评估,用于了解建筑(区域)的现实风险,以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