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自治区某县少数村民,在村民周某的带动下,违反政府禁令种植了约5亩地的婴粟,此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条。

题目

某自治区某县少数村民,在村民周某的带动下,违反政府禁令种植了约5亩地的婴粟,此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条。


相似考题
更多“某自治区某县少数村民,在村民周某的带动下,违反政府禁令种植了约5”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土地的所有权属于甲村民小组所有,该宗土地下的矿产资源属于( )所有。

    A.甲村民小组

    B.村民小组所在的乡政府

    C.村民小组所在的县政府

    D.国家


    正确答案:D
    解析:我国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

  • 第2题:

    郭某,男,42岁,某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两户村民的羊被盗,他们怀疑是本村两名村民所为,便报告给村党支部书记郭某。郭某命治保主任把其中一名村民叫到村部询问,并派人向乡里报告。当晚,郭某对这名村民辱骂、踢打、刑讯逼供,这个村民交代了偷羊的过程。为追查其他户失羊的事,又将这个村民捆绑起来,威胁说:“不老实就把你吊到梁上去”!时已深夜,郭某见这个村民不承认再有偷羊的事,便将他锁在小屋里。次日,郭某与支部副书记提绳持棍对这名村民再次威胁逼供,但该村民仍不承认再有偷羊的事,于是继续被关在磨房内。下午2时,这个村民自缢身亡。当地法院依法追究了郭某的刑事责任。

    问:郭某违反了宪法的哪些规定?(5分)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 第3题:

    县政府决定在禁毒日进行禁毒宣传活动,为了保证宣传效果,领导指示由你负责此项工作,要求组织一些人员认真筹备,务必做好落实。
    在宣传禁毒期间,当地公安机关接到举报,村民李某违反了政府禁令种植了460株罂粟,民警遂前往调查并要求李某将罂粟铲除、烧毁,李某以祖辈制药都种植罂粟为由抗拒铲除,公安机关予以强制铲除并对其做出了10日行政拘留的处罚。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李某的行为属于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B.李某涉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C.如李某自行铲除罂粟,则不予处罚
    D.公安机关对于李某的处罚合法

    答案:C
    解析:
    《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第一款:“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一)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二)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三)抗拒铲除的。”故ABD项说法正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一)情节特别轻微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五)有立功表现的。”李某行为情节严重,即使他自行铲除罂粟,也不能免除行政处罚,故C项说法错误。因此选择C项。

  • 第4题:

    某县政府为发展现代农业,搞万亩蔬菜基地重点示范区。被划入示范区的村民的土地,只能种某种蔬菜,不得种植其他作物。结果村民大面积种植的蔬菜找不到销路,只好喂猪、喂羊,甚至烂在地里。村民说,以前政府要求种过蓖麻、西芹、树木,但都卖不出去,最后还是我们村民吃亏。 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谈谈怎样使政府避免犯上述错误。


    正确答案: 要使政府避免犯上述错误,政府就要做到:
    ①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②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依法行政,通过管理和服务来树立政府的权威;
    ④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第5题:

    某县政府为发展现代农业,搞万亩蔬菜基地重点示范区。被划入示范区的村民的土地,只能种某种蔬菜,不得种植其他作物。结果村民大面积种植的蔬菜找不到销路,只好喂猪、喂羊,甚至烂在地里。村民说,以前政府要求种过蓖麻、西芹、树木,但都卖不出去,最后还是我们村民吃亏。 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请你对该县政府的决策和行为作出评价。


    正确答案: ①没有正确履行好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没有搞好科学民主决策;
    ③没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④没有坚持依法行政。

  • 第6题:

    某村村民小董想就村里某工程建设承包方案提议召开村民会议,该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共450名,小董如果从中联合了( )以上村民的提议就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 A、45名
    • B、90名
    • C、113名
    • D、150名

    正确答案:A

  • 第7题:

    背景材料: 1998年2月,李某当选某县某镇闵楼村民委员会主任。3个月后,李某被镇党委、镇政府免去职务。李某不服,诉至法院。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四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问题:本案中,引发争议的行政行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 A、镇政府
    • B、镇党委
    • C、李某
    • D、闵楼村村委会

    正确答案:A,C

  • 第8题:

    村民李某在村委会殴打王某致其轻微伤,砸坏办公桌(价值300元),扰乱村民委员会秩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构成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B、李某构成故意损毁财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C、李某构成扰乱单位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D、对李某应当数过并罚

    正确答案:A,B,D

  • 第9题:

    某土地的所有权属于甲村小组所有,该宗土地下的矿产资源属于()所有。

    • A、甲村民小组
    • B、村民小组所在的乡政府
    • C、村民小组所有县政府
    • D、国家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1998年2月,李某当选某县某镇闵楼村民委员会主任。3个月后,李某被镇党委、镇政府免去职务。李某不服,诉至法院。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四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问题: 本案中,镇政府行为是否合法有效?为什么?

    正确答案: 镇政府行为是不合法的,无效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的规定,镇政府并不当然享有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权力,只是对村委会成员的选举活动具有指导、支持与帮助作用。本案中镇政府直接免去李某村委会主任的职务,超越了法律赋予自己的行政职权,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因而是违法的。行政合法性原则认为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镇政府行为因为越权而归于无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村村民小王想就村里某工程建设承包方案提议召开村民会议,该村有18周岁以上的村民450名,小王如果从中联合了(    )名以上村民的提议就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A

    45

    B

    90

    C

    113

    D

    150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某自治区某县少数村民,在村民周某的带动下,违反政府禁令种植了约5亩地的婴粟,此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条。

    正确答案: 三十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周某系某村村民,2005年其承包的耕地因为洪水被毁.遂请求村民委员会再分给其耕地。经村民代表协商,全部20名村民代表中15人同意从吴某承包的耕地中调整部分耕地给周某。该决议报经乡人民政府和县农业局批准。吴某以有村民代表不同意调整为由,未将耕地交给周某。2007年,周某诉至法院。经查,吴某的承包合同中对是否调整承包地未有约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

    A.吴某有权拒绝调整承包地,理由是承包地在承包期内不得调整

    B.吴某有权拒绝调整承包地,理由是调整承包地应经全体村民代表通过

    C.吴某有权拒绝调整承包地,理由是不得从其他成员承包的土地中调整

    D.周某有权请求吴某赔偿损失


    正确答案:ABC
    本题涉及承包地的调整问题。根据《物权法》第59条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7条之规定,承包期内,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承包合同中约定不得调整的,按照其约定。本题中,承包地的调整已经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经行政许可,故承包地调整有效。因此,ABC选项错误。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2条、第36条的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本题中,吴某拒绝交付承包地,致使周某丧失了对该地应有的收益,故周某有权请求吴某支付该部分收益。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BC。

  • 第14题:

    下列案件中,可以进行人民调解的是( )。

    A.村民赵某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计划外生育
    B.村民钱某在家聚众赌博,村民赵某前来举报
    C.钱某潜入赵某家中行窃,被赵某当场抓获
    D.孙某兄弟俩在父亲遗产继承问题上不能达成协议

    答案:D
    解析: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大多属于一般民事纠纷,属于思想认识问题和是非性问题。D项中的遗产继承纠纷属于民事纠纷:A项是行政违法行为;BC两项属于犯罪行为。故选D。

  • 第15题:

    村民李某违反了政府禁令种植了460株罂粟,当地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后前往调查,要求李某将罂粟铲除、烧毁,李某以祖辈制药都种植罂粟为由抗拒铲除,公安机关予以强制铲除并对其做出了10日行政拘留的处罚,针对本案,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李某的行为属于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B.李某涉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C.如李某自行铲除罂粟,则不予处罚
    D.公安机关对于李某的处罚合法

    答案:D
    解析:
    《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第一款:“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一)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二)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三)抗拒铲除的。”
    李某种植罂粟并抗拒铲除的行为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故AB项正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种植罂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二)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少量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三)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少量罂粟壳的。有前款第一项行为,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不予处罚。
    故C项正确,公安机关将刑事犯罪当作行政违法来处理,处罚不合法,故D项错误。
    因此选择D项。

  • 第16题:

    某县清平镇村民黄某、杜某因琐事殴斗,村民杜某受伤花去医疗费3000余元。双方经过私下协商,均因赔偿金额差异无法达成协议。杜某向镇人民政府申请调解。镇政府收到调解申请后,应当及时告知纠纷另一方;另一方同意调解的,应当受理并组织调解。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某县政府为发展现代农业,搞万亩蔬菜基地重点示范区。被划入示范区的村民的土地,只能种某种蔬菜,不得种植其他作物。结果村民大面积种植的蔬菜找不到销路,只好喂猪、喂羊,甚至烂在地里。村民说,以前政府要求种过蓖麻、西芹、树木,但都卖不出去,最后还是我们村民吃亏。 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请你对该县政府的决策和行为作出评价。 (2)谈谈怎样使政府避免犯上述错误?


    正确答案: (1)①没有正确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没有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③没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④没有坚持依法行政。
    (2)要使政府避免犯上述错误,必须做到:
    ①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②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依法行政,通过管理与服务树立政府权威;
    ④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第18题:

    某县清平镇村民黄某、杜某因琐事殴斗,村民杜某受伤花去医疗费3000余元。双方经过私下协商,均因赔偿金额差异无法达成协议。杜某向镇人民政府申请调解。镇政府收到调解申请后,应当以该纠纷不属于行政调解范围为由,不予受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村民李某在村委会殴打王某,打砸办公桌,扰乱村民委员会秩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构成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B、李某构成故意损毁财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C、李某构成破坏村民委员会秩序的行为
    • D、对李某应当数过并罚

    正确答案:A,B,D

  • 第20题:

    某村村民吴某在其家门前的河道里发现了一根长约两米,据说价值连城的乌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该乌木的所属权归于()。

    • A、吴某
    • B、吴某所在的村民委员会
    • C、国家
    • D、吴某所在的县政府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问答题
    某地一村民家的竹笋被偷盗,该村民竟毫无根据地点名辱骂诬陷魏某家偷了她的竹笋。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魏某和妻子与这个村民评理,该村民趁机用菜刀恶狠狠地向魏某的妻子头部砸来,魏某的妻子闪避之时跌倒在地,这个村民趁机扑过去欲砍,危急之时,为了妻子的安全,魏某顺手抄起扁担朝村民举刀的右手打了一下,打掉了菜刀。该村民也因此受了轻伤。问:魏某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

    正确答案: 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素:(1)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其他权利免受侵害;(2)这种侵害必须是不合法的;(3)这种不当侵害必须是正在进行的;(4)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时,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魏某的行为具备了正当防卫的这几个要件,属于正当防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村村民小董想就村里某工程建设承包方案提议召开村民会议,该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共450名,小董如果从中联合了( )以上村民的提议就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A

    45名

    B

    90名

    C

    113名

    D

    150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有1/10的村民提议,就应当召集村民会议。本题中小董如果从中联合了45名以上村民的提议就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少数民族县的部分村民,在村民李某的带头下,违反政府禁令,种植了400余株罂粟。当地公安机关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向上级汇报。县政府与县公安机关共同向群众宣传烟毒危害,监督村民将罂粟铲除、烧毁。其他村民都配合铲除了所种罂粟,只有李某以祖辈制药都种植罂粟为由拒绝铲除,公安机关遂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其作出了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李某认为大家都种了,只处罚自己是公安机关处罚不公,不服处罚决定,于是申请了行政复议,其家人欲提供保证金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遭到了公安机关的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应当对李某给予处罚

    B

    可以作出对李某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决定

    C

    因对李某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公安机关不应拒绝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D

    虽然对李某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但由于李某态度恶劣,公安机关应当拒绝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