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进行污染事故土壤检测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撒型,打扫后采集表层0~5cm土壤,样品数不少于3个。”相关问题
  • 第1题:

    表层土壤受污染后,深层土壤受影响较轻的原因是

    A.土壤的自净作用:阻挡、吸附、生物膜过滤
    B.污染物易形成二次污染物,滞留于表面土壤
    C.表层土壤日久风化,形成有毒物质
    D.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将污染物排出地表
    E.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将污染物排出地表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土壤的自净及污染物的转归。土壤受污染后,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病原体死灭,各种有害物质转化到无害的程度,土壤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土壤的自净。经过土壤的自净,可使深层土壤污染较轻。因此,表层土壤污染较严重,深层土壤污染较轻。

  • 第2题:

    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等打扫后采集()土样,采样点数不少于3个。

    • A、表层1~2cm
    • B、表层5cm
    • C、10cm
    • D、0~20cm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大型冶炼厂排放的含氟污染物落到附近土壤中,使土壤和农作物中的氟含量增多。这属于土壤的()

    • A、气型污染
    • B、水型污染
    • C、固体污染
    • D、废弃物污染
    • E、农业污染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污染事故不可预料,接到举报后应立即组织采样。根据污染物及其对土壤的影响确定监测项目,尤其是污染事故的特征污染物是监测的重点,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2~3个背景对照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土壤气型污染的特点之一是()。

    • A、污染物主要在土壤深层
    • B、污染物集中在土壤表层
    • C、污染物在土壤中均匀分布在各层
    • D、污染物在土壤中浓度与大气中浓度无关.
    • E、污染物在土壤中分布不受气象因素影响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大气型土壤污染物主要集中于()。

    • A、土壤里层
    • B、土壤表层
    • C、心土层
    • D、底土层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进行污染事故土壤监测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撒型,打扫后采集表层0~5cm土壤,样品数不少于3个。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时,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样,应自上而下采集样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单选题
    大型冶炼厂排放的含氟污染物落到附近土壤中,使土壤和农作物中的氟含量增多。这属于土壤的()
    A

    气型污染

    B

    水型污染

    C

    固体污染

    D

    废弃物污染

    E

    农业污染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大气型土壤污染物主要集中于()。
    A

    土壤里层

    B

    土壤表层

    C

    心土层

    D

    底土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对于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的事故土壤监测,采样点位需满足()。
    A

    打扫后采集表层5 cm土样

    B

    打扫后采集表层20 cm土样

    C

    采样点数不少于3个

    D

    采样点数不少于5个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特定的调查研究需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时采集土壤剖面样。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机污染物在包气带中迁移途径为()。

    A:污染源→表层土壤→下包气带土壤→犁底层土壤→地下含水层
    B:污染源→表层土壤→地下含水层→犁底层土壤→下包气带土壤
    C:污染源→表层土壤→犁底层土壤→下包气带土壤→地下含水层
    D:污染源→表层土壤→犁底层土壤→地下含水层→下包气带土壤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特定的调查研究需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时采集土壤剖面样。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对于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的事故土壤监测,采样点位需满足()。

    • A、 打扫后采集表层5 cm土样
    • B、 打扫后采集表层20 cm土样
    • C、 采样点数不少于3个
    • D、 采样点数不少于5个

    正确答案:A,C

  • 第16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对于种植一般农作物的农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时应采集耕作层0~20cm土样。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根据土壤污染物的属性可将土壤污染分为化学污染型、()和生物污染型三大类。


    正确答案:放射性污染型

  • 第18题:

    表层土壤受污染后,深层土壤受影响较轻的原因是()

    • A、土壤的自净作用:阻挡、吸附、生物膜过滤
    • B、污染物易形成二次污染物,滞留于表面土壤
    • C、表层土壤日久风化,形成有毒物质
    • D、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将污染物排出地表
    • E、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将污染物排出地表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时,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样,则每个剖面采集三层土样。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判断题
    污染事故不可预料,接到举报后应立即组织采样。根据污染物及其对土壤的影响确定监测项目,尤其是污染事故的特征污染物是监测的重点,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2~3个背景对照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土壤气型污染的特点之一是()。
    A

    污染物主要在土壤深层

    B

    污染物集中在土壤表层

    C

    污染物在土壤中均匀分布在各层

    D

    污染物在土壤中浓度与大气中浓度无关

    E

    污染物在土壤中分布不受气象因素影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时,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样,应自上而下采集样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进行污染事故土壤检测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撒型,打扫后采集表层0~5cm土壤,样品数不少于3个。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时,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样,则每个剖面采集三层土样。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