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硅酸盐玻璃结构中氧化物的分类及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硅酸盐玻璃的不混溶区与非玻璃形成氧化物阳离子有何关系?


    正确答案:碱土金属、碱金属硅酸盐玻璃的不混溶区一般随非玻璃形成氧化物阳离子的碱性增强而缩小。

  • 第2题:

    一般硅酸盐玻璃其主要的氧化物成分有()、()、()、()、()、()


    正确答案:SiO2;AL2O3;CaO;MgO;Na2O;K2O

  • 第3题:

    在硼硅酸盐玻璃中,分相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如何?


    正确答案:在硼硅酸盐玻璃的生产中,必须注意分相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就化学稳定性性来说,如果富碱硼相以滴状分散嵌入富硅氧基相中时,由于化学稳定性来说,如果富碱硼相以滴状分掩护碱硼相免受介质的侵蚀,这样的分相将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反之,如果在分相过程中,高钠硼相和高硅氧形成相互连接的结构时,由于化学稳定性不良的硼碱相直接暴露在侵蚀介质中,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将发生急剧恶化。

  • 第4题:

    下列各种玻璃系统中属于硬质玻璃的是:()

    • A、钠钙硅玻璃
    • B、铅硅酸盐玻璃
    • C、硼硅酸盐玻璃
    • D、磷酸盐玻璃

    正确答案:C

  • 第5题:

    问答题
    硅酸盐玻璃与硅酸盐晶体结构上显著的差别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晶体中Si-O骨架按一定对称性作周期重复排列,是严格有序的,在玻璃中则是无序排列的。晶体是一种结构贯穿到底,玻璃在一定组成范围内往往是几种结构的混合。
    (2)晶体中R+或R2+阳离子占据点阵的位置:在玻璃中,它们统计地分布在空腔内,平衡Onb的负电荷。虽从Na2O-SiO2系统玻璃的径向分布曲线中得出Na+平均被5~7个O包围,即配位数也是不固定的。
    (3)晶体中,只有半径相近的阳离子能发生互相置换,玻璃中,只要遵守静电价规则,不论离子半径如何,网络变性离子均能互相置换。(因为网络结构容易变形,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离子互换)。在玻璃中析出晶体时也有这样复杂的置换。
    (4)在晶体中一般组成是固定的,并且符合化学计量比例,在形成玻璃的组成范围内氧化物以非化学计量任意比例混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玻璃中氧化物的分类及作用。

    正确答案: 玻璃中氧化物的分类及作用:
    1)网络形成体:单键强度>335KJ/mol的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
    2)中间体:单键强度介于251--335KJ/mol的氧化物,其作用介于网络形成体和网络调整体之间。
    3)网络调整体:单键强度<251KJ/mol的 氧化物能调整玻璃性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硅酸盐玻璃结构中氧化物的分类及作用?

    正确答案: 当加入碱金属氧化物时,石英玻璃中原有的“大分子”发生解聚作用,这是由于碱金属提供氧使硅氧值发生变化所致。当加入碱土金属时,钠钙硅玻璃的性质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结构的加强和一系列的物理性质的变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哪些氧化物能促进/抑制钠硅酸盐玻璃的分相?

    正确答案: P2O5能促进Na2O-SiO2玻璃的分相。
    Al2O3、TiO2、ZrO2、PbO等氧化物能抑制Na2O-SiO2玻璃的分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具有高的透过率光学玻璃不需要在玻璃熔体中加入()
    A

    金属氧化物

    B

    非金属氧化物

    C

    二氧化硅

    D

    硅酸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一般硅酸盐玻璃其主要的氧化物成分有()、()、()、()、()、()

    正确答案: SiO2,AL2O3,CaO,MgO,Na2O,K2O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中碱玻璃纤维其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为()±0.47%,是一种钠钙硅酸盐成份。

    正确答案: 1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在硼硅酸盐玻璃中,分相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如何?

    正确答案: 在硼硅酸盐玻璃的生产中,必须注意分相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就化学稳定性性来说,如果富碱硼相以滴状分散嵌入富硅氧基相中时,由于化学稳定性来说,如果富碱硼相以滴状分掩护碱硼相免受介质的侵蚀,这样的分相将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反之,如果在分相过程中,高钠硼相和高硅氧形成相互连接的结构时,由于化学稳定性不良的硼碱相直接暴露在侵蚀介质中,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将发生急剧恶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硼硅酸盐玻璃中,分相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正确答案: 在硼硅酸盐玻璃的生产中,必须注意分相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就化学稳定性性来说,如果富碱硼相以滴状分散嵌入富硅氧基相中时,由于化学稳定性来说,如果富碱硼相以滴状分掩护碱硼相免受介质的侵蚀,这样的分相将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反之,如果在分相过程中,高钠硼相和高硅氧形成相互连接的结构时,由于化学稳定性不良的硼碱相直接暴露在侵蚀介质中,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将发生急剧恶化。

  • 第14题:

    哪些氧化物能促进/抑制钠硅酸盐玻璃的分相?


    正确答案: P2O5能促进Na2O-SiO2玻璃的分相。
    Al2O3、TiO2、ZrO2、PbO等氧化物能抑制Na2O-SiO2玻璃的分相。

  • 第15题:

    中碱玻璃纤维其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为()±0.47%,是一种钠钙硅酸盐成份。


    正确答案:12

  • 第16题:

    玻璃组成氧化物按其在玻璃结构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中间体和网络形成体。


    正确答案:网络变性体

  • 第17题:

    填空题
    玻璃按主要成分可分为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 ()包括石英玻璃、硅酸盐玻璃、()、氟钙玻璃;()主要有硫系玻璃和卤化物玻璃。

    正确答案: 氧化物玻璃,钠钙玻璃,非氧化物玻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在硼硅酸盐玻璃中,分相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正确答案: 在硼硅酸盐玻璃的生产中,必须注意分相对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就化学稳定性性来说,如果富碱硼相以滴状分散嵌入富硅氧基相中时,由于化学稳定性来说,如果富碱硼相以滴状分掩护碱硼相免受介质的侵蚀,这样的分相将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反之,如果在分相过程中,高钠硼相和高硅氧形成相互连接的结构时,由于化学稳定性不良的硼碱相直接暴露在侵蚀介质中,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将发生急剧恶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玻璃组成氧化物按其在玻璃结构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中间体和网络形成体。

    正确答案: 网络变性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玻璃中氧化物的分类及作用。作为玻璃网络生成体应满足哪些条件?常见的玻璃网络生成体有哪些?

    正确答案: 玻璃中氧化物的分类及作用:
    1)网络形成体:单键强度>335KJ/mol的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
    2)中间体:单键强度介于251--335KJ/mol的氧化物,其作用介于网络形成体和网络调整体之间。
    3)网络调整体:单键强度<251KJ/mol的 氧化物能调整玻璃性质。
    作为玻璃网络生成体应满足的条件:
    1)每个氧离子应与不超过两个阳离子相连。
    2)在中心阳离子周围的氧离子配位数必须小于或等于4。
    3)氧多面体相互共角而不共棱或共面。
    4)每个多面体至少有三个顶角是共用的。
    常见的玻璃网络生成体:SiO2,B2O3,P2O5,GeO2,As2O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硅酸盐玻璃与硅酸盐晶体结构上显著的差别:

    正确答案: (1)晶体中Si-O骨架按一定对称性作周期重复排列,是严格有序的,在玻璃中则是无序排列的。晶体是一种结构贯穿到底,玻璃在一定组成范围内往往是几种结构的混合。
    (2)晶体中R+或R2+阳离子占据点阵的位置:在玻璃中,它们统计地分布在空腔内,平衡Onb的负电荷。虽从Na2O-SiO2系统玻璃的径向分布曲线中得出Na+平均被5~7个O包围,即配位数也是不固定的。(3)晶体中,只有半径相近的阳离子能发生互相置换,玻璃中,只要遵守静电价规则,不论离子半径如何,网络变性离子均能互相置换。(因为网络结构容易变形,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离子互换)。在玻璃中析出晶体时也有这样复杂的置换。
    (4)在晶体中一般组成是固定的,并且符合化学计量比例,在形成玻璃的组成范围内氧化物以非化学计量任意比例混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硅酸盐玻璃的不混溶区与非玻璃形成氧化物阳离子有何关系?

    正确答案: 碱土金属、碱金属硅酸盐玻璃的不混溶区一般随非玻璃形成氧化物阳离子的碱性增强而缩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熔体粘度对玻璃形成的影响?在硅酸盐熔体中,分析加入—价碱金属氧化物、二价金属氧化物或B2O3后熔体粘度的变化?为什么?

    正确答案: 1)熔体粘度对玻璃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熔体在熔点时具有很大粘度,并且粘度随温度降低而剧烈地升高时,容易形成玻璃。
    2)在硅酸盐熔体中,加入R2O,随着O/Si比增加,提供游离氧,桥氧数减小,硅氧网络断裂,使熔体粘度显著减小。加入RO,提供游离氧,使硅氧网络断裂,熔体粘度降低,但是由于R2+的场强较大,有一定的集聚作用,降低的幅度较小。加入B2O3,加入量少时,B2O3处于三度空间连接的[BO4]四面体中,使结构网络聚集紧密,粘度上升。随着B2O3含量增加,B3+开始处于[BO3]三角形中使结构网络疏松,粘度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