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周静脉给予营养制剂,正确的是()。
第1题:
A.外周静脉-短导管
B.外周静脉-中长导管
C.锁骨下静脉导管和颈内静脉导管
D.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
E.输液辅助装置
第2题:
患者男,65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呕吐2个月。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30余年,“高血压”22年,“脑梗死”3年。实验室检查:白蛋白25g/L,前白蛋白0.08g/L,尿素5.2mmol/L,肌酐82μmol/L,葡萄糖5.4mmol/L,钠150mmol/L”。胃镜提示:食管正常,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正常。全胃肠消化道钡餐未见明显异常,结肠镜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近2个月常伴有呼吸急促,考虑“贲门失迟缓症”。经过上消化道造影证实。此时患者合理的营养方式是A、经锁骨下静脉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B、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C、经过PICC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D、经过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
E、经过PEG、PEJ给予肠内营养
F、手术胃肠造口给予肠内营养
适合此患者的营养制剂包括A、高脂肪低糖
B、低脂高糖
C、低蛋白制剂
D、高蛋白制剂
E、长链脂肪乳剂
F、中/长链脂肪乳剂
G、低浓度低热卡制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提示患者经过2周的保守支持治疗,一般状况及营养状况改善,家属因经济原因要求出院,准予出院。)A、患者出院后,应该给予家庭肠外营养支持
B、患者出院后,应该给予家庭肠内营养支持
C、患者出院后,尽可能恢复经口摄入饮食
D、患者出院后,逐步恢复经口摄入饮食,期间间断给予肠外营养
E、患者出院后,逐步恢复经口摄入饮食,期间间断给予肠内营养
F、患者出院后,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电解质
第3题:
第4题:
患者,男,32岁,通过周围静脉给予肠外营养,一般维持时间不超过:()
第5题:
肠外营养支持ICU多选择经()静脉途径。
第6题:
血管通路装置是()
第7题:
对于不能经口摄取自然食物,但胃肠道功能良好的外科病人,首选的营养治疗方式是()。
第8题:
什么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第9题:
关于肠外营养错误的是()
第10题:
口服流食
普通饮食
鼻饲
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经肠造口给予肠内营养
第11题:
外周静脉途径是首选途径
所有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的复苏药物均可使用骨髓腔途径
经气管导管途径给予的药物必须先稀释
气管导管途径给予的药物的剂量同静脉用量
除颤与外周IV/IO途径用药后自主循环未恢复,可考虑中心静脉给药途径
第12题:
不能经外周静脉给予40%的葡萄糖溶液
不能经外周静脉给予10%的脂肪乳
不能经外周静脉给予10%的复合氨基酸
不能经外周静脉给予脂溶性维生素制剂
以上都不是
第13题:
关于超声造影,叙述错误的是
A、造影剂从外周静脉经腔静脉进入右心房
B、造影剂进入右心后进入肺循环
C、经外周动脉注入造影剂
D、造影剂通过肺循环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E、经外周静脉注入造影剂,通过肺毛细血管网从肺静脉回左心房
第14题:
患者女,23岁,因车祸急诊入院。患者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脉搏130次/min,呼吸35次/min,血压110/70mmHg。查体发现患者左下肢骨折,骨盆骨折,严重颅脑损伤。CT检查闭合性脑挫伤。患者1周内最合理的营养方式是A、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B、经锁骨下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C、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D、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E、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
10d后,患者病情稳定,但体重下降10kg,此时最常用的营养途径是A、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B、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C、恢复口服饮食
D、经过PEG给予肠内营养
E、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
此营养途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鼻窦炎
B、误吸
C、淤胆
D、感染
E、肠瘘
第15题:
第16题:
输液5天以上者输液部位应选择什么()
第17题:
胃肠外营养的输注途径包括()
第18题:
关于心肺复苏的给药途径,描述正确的有()。
第19题:
下列关于外周静脉短导管(PVC)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PICC,该缩写是()。
第21题:
关于外周静脉给予营养制剂,正确的是()。
第22题:
头静脉
大隐静脉
颈外静脉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第23题:
外周静脉营养
管饲营养
中心静脉营养
静脉常规营养
锁骨下静脉营养
第24题:
中心静脉导管
置入式静脉输液港
外周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