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显像剂99mTc MDP在静脉注射后几小时约50%集聚在骨表面,其余的则通过肾由泌尿系统排出()A、0.5小时B、1小时C、2小时D、4小时E、6小时

题目

骨显像剂99mTc MDP在静脉注射后几小时约50%集聚在骨表面,其余的则通过肾由泌尿系统排出()

  • A、0.5小时
  • B、1小时
  • C、2小时
  • D、4小时
  • E、6小时

相似考题
更多“骨显像剂99mTc MDP在静脉注射后几小时约50%集聚在骨表面,其余的则通过肾由泌尿系统排出()A、0.5小时B、1小时C、2小时D、4小时E、6小时”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放射性药物骨显像剂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的标记方法


    正确答案:将4~5ml的99mTcO4-淋洗液,加到冻干品瓶中,充分摇匀,溶液为透明状,pH值5.0~7放置5分钟后可做注射用。最大注射量不超过5ml要求标记率大于90%,有效放置时间6小时。

  • 第2题:

    简述放射性药物骨显像剂99mTc--MDP有何优缺点?


    正确答案:优点为:血流一次通过骨的摄取率高,软组织清除快,因此靶本底比值高。肾脏的排泄率高于PYP,同时MDP在骨骼、红骨髓和性腺的吸收量较PYP低。制备方便,无明显药物反应。
    其缺点为:注射需3小时靶和非靶组织的比值才升高,方能获取清晰图象。

  • 第3题:

    关于肾静态显像,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 A、显像剂为99mTc-(Ⅲ)-二羟丁二酸
    • B、DMSA主要聚集于肾皮质,注药后10分钟肾摄取达到高峰
    • C、1小时肾脏摄取显像剂的4%~8%,其中的50%固定在肾皮质
    • D、静脉注射1小时后,12%的显像剂滞留于肾皮质内并保留较长时间,30%~45%已随尿排出体外
    • E、静脉注射后3~4小时显像,以避免显像剂中排泄快而聚集于肾盂肾盏和集合管内的放射线对皮质显影的干扰

    正确答案:E

  • 第4题:

    99mTc-MDP(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是我国最常用的骨显像剂。放化纯度测定采用纸层析,90%丙酮展开,目标化合物99mTc-MDP在纸层析中处于()

    • A、前沿位置(Rf=0.9~1.0)
    • B、中上位置(Rf=0.6~0.8)
    • C、中间位置(Rf=0.4~0.5)
    • D、中下位置(Rf=0.2~0.4)
    • E、原点位置(Rf=0.0~0.1)

    正确答案:E

  • 第5题:

    骨显像剂99Tcm-MDP静脉注射后几小时约50%集聚在骨表面,余者经肾排出()。

    • A、1小时
    • B、2小时
    • C、3小时
    • D、4小时
    • E、8小时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单选题
    骨显像剂99mTcMDP在静脉注射后几小时约50%集聚在骨表面,其余的则通过肾由泌尿系统排出()。
    A

    0.5小时

    B

    1小时

    C

    2小时

    D

    4小时

    E

    6小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全身骨显像:静脉注射99mTc-MDP()MBq。

    正确答案: 740~111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99mTc -MDP骨显像中显像剂被脏器或组织选择性聚集的机制是()
    A

    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

    B

    细胞吞噬

    C

    合成代谢

    D

    特异性结合

    E

    通透弥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骨显像剂99mTc MDP在静脉注射后几小时约50%集聚在骨表面,其余的则通过肾由泌尿系统排出()
    A

    0.5小时

    B

    1小时

    C

    2小时

    D

    4小时

    E

    6小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为什么当前常使用99mTc--MDP作为骨显像剂?


    正确答案:99mTc--MDP是目前国内外作者公认的较为理想的骨显象剂。
    它的主要优点是:制备容易,逆反应弱;对人体辐射剂量低;无药理效应;经血流一次通过骨的提取率高;骨骼摄取率高,软组织清除快,因此,靶/本比值高;显象图形好。

  • 第11题:

    简述骨显像剂99mTc--MDP的制备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目前国内商品化提供的MDP药盒一般为亚锡亚甲基二磷酸盐冻干品(MDP),它在水或生理盐水中易溶,临用前,在无菌条件下,根据高碍(99mTc)酸钠注射液的放射性浓度,取4~6ml(740~110mBq,20~30mci)注入注射用亚锡亚甲基二磷酸盐瓶中,充分振摇,使冻干物溶解,静置5分钟,即澄清的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pH应为5.0~7.0如发生变色、沉淀、禁止使用。

  • 第12题:

    99mTc -MDP骨显像中显像剂被脏器或组织选择性聚集的机制是()

    • A、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
    • B、细胞吞噬
    • C、合成代谢
    • D、特异性结合
    • E、通透弥散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骨显像剂99mTc MDP在静脉注射后几小时约50%集聚在骨表面,其余的则通过肾由泌尿系统排出()

    • A、0.5小时
    • B、1小时
    • C、2小时
    • D、4小时
    • E、6小时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单选题
    关于肾静态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静脉注射1小时后,12%的显像剂滞留于肾皮质内并保留较长时间,30%~45%已随尿排出体外

    B

    显像剂为99mTc-(Ⅲ)-二羟丁二酸

    C

    1小时肾脏摄取显像剂的4%~8%,其中的50%固定在肾皮质

    D

    DMSA主要聚集于肾皮质,注药后10分钟肾摄取达到高峰

    E

    静脉注射后3~4小时显像,以避免显像剂中排泄快而聚集于肾盂肾盏和集合管内的放射线对皮质显影的干扰


    正确答案: A
    解析:
    DMSA主要聚集于肾皮质,注药后10分钟肾摄取达到高峰,1小时时肾脏摄取显像剂的4%~8%,其中的50%固定在肾皮质,静脉注射1小时后,12%的显像剂滞留于肾皮质内并保留较长时间,30%~45%已随尿排出体外,因此,静脉注射后1~2小时显像,以避免显像剂中排泄快而聚集于肾盂肾盏和集合管内的放射线对皮质显影的干扰。

  • 第15题:

    单选题
    骨显像剂99Tcm-MDP静脉注射后几小时约50%集聚在骨表面,余者经肾排出()。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E

    8小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单选题
    静脉注射99mTc-MDP后2-3h骨摄取()
    A

    90%

    B

    80%

    C

    70%

    D

    60%

    E

    5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99mTc-MDP(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是我国最常用的骨显像剂。放化纯度测定采用纸层析,90%丙酮展开,目标化合物99mTc-MDP在纸层析中处于()。
    A

    前沿位置(Rf=0.9~1.0)

    B

    中上位置(Rf=0.6~0.8)

    C

    中间位置(Rf=0.4~0.5)

    D

    中下位置(Rf=0.2~0.4)

    E

    原点位置(Rf=0.0~0.1)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