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显像剂99mTc MDP在静脉注射后几小时约50%集聚在骨表面,其余的则通过肾由泌尿系统排出()
第1题:
简述放射性药物骨显像剂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的标记方法
第2题:
简述放射性药物骨显像剂99mTc--MDP有何优缺点?
第3题:
关于肾静态显像,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第4题:
99mTc-MDP(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是我国最常用的骨显像剂。放化纯度测定采用纸层析,90%丙酮展开,目标化合物99mTc-MDP在纸层析中处于()
第5题:
骨显像剂99Tcm-MDP静脉注射后几小时约50%集聚在骨表面,余者经肾排出()。
第6题:
0.5小时
1小时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第7题:
第8题:
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
细胞吞噬
合成代谢
特异性结合
通透弥散
第9题:
0.5小时
1小时
2小时
4小时
6小时
第10题:
为什么当前常使用99mTc--MDP作为骨显像剂?
第11题:
简述骨显像剂99mTc--MDP的制备方法是什么?
第12题:
99mTc -MDP骨显像中显像剂被脏器或组织选择性聚集的机制是()
第13题:
骨显像剂99mTc MDP在静脉注射后几小时约50%集聚在骨表面,其余的则通过肾由泌尿系统排出()
第14题:
静脉注射1小时后,12%的显像剂滞留于肾皮质内并保留较长时间,30%~45%已随尿排出体外
显像剂为99mTc-(Ⅲ)-二羟丁二酸
1小时肾脏摄取显像剂的4%~8%,其中的50%固定在肾皮质
DMSA主要聚集于肾皮质,注药后10分钟肾摄取达到高峰
静脉注射后3~4小时显像,以避免显像剂中排泄快而聚集于肾盂肾盏和集合管内的放射线对皮质显影的干扰
第15题: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8小时
第16题:
90%
80%
70%
60%
50%
第17题:
前沿位置(Rf=0.9~1.0)
中上位置(Rf=0.6~0.8)
中间位置(Rf=0.4~0.5)
中下位置(Rf=0.2~0.4)
原点位置(R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