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非密封放射源的放射工作人员,当摄入量可能超过年摄入量限值的多少时,应进行内照射个人摄入量监测()。
第1题:
年摄入量限值表示在一年内,来自单次或多次摄入的某一放射性核素的累积摄入量,参考人的待积剂量达到职业性照射的年剂量当量限值()。
A、 30mSv
B、 40mSv
C、 50mSv
D、 60mSv
第2题:
A:选用的非密封源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尽量小、毒性尽可能的低
B:尽可能用密封、闭型操作代替非密封操作
C: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缩短操作时间
D:尽可能增加操作距离。
第3题:
A:外照射剂量率水平
B:表面污染水平
C:空气中放射性核素浓度
D:上述都是
第4题:
宿主龋齿非易感性表现在
A.糖的摄入量多
B.氟的摄入量多
C.口腔菌斑量多
D.牙齿窝沟点隙多
E.漱口次数多
第5题:
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Ⅲ类放射源。
第6题:
放射源、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应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取得()。无证人员不得操作放射源和射线装置。
第7题:
放射源一般分()源和开放性放射源。
第8题:
操作非密封放射源的放射工作人员,当摄入量可能超过年摄入量限值的多少时,应进行内照射个人摄入量监测()。
第9题:
放射工作人员连续五年平均剂量限值为20mSv。
放射工作人员年摄入量限值(ALI)。
放射工作人员剂量限值为30mSv.a-1。
放射工作人员混合照射限值。
放射工作人员特殊照射一次事件中不大于100mSv,一生中不大于250mSv。
第10题:
糖的摄入量多
氟的摄入量多
口腔菌斑量多
牙齿窝沟点隙多
漱口次数少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能发射射线的所有物质;
非密封在包壳里或者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
未密封的放射性物质,当简单封装后就是密封放射源。
第13题:
A:个人剂量控制目标值
B:工作场所辐射水平或表面污染水平
C: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核素浓度
D:放射性核素最大操作量与存放量
第14题:
A:外个人外照射监测
B:个人内照射监测
C:皮肤污染监测
D:手部剂量监测
第15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6题:
第17题:
密封放射源是指()
第18题:
辐射事故:是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引起放射性污染事故,或者因射线装置、非密封源失控而导致工作人员或者公众受到意外的、非自愿的异常照射。
第19题:
宿主龋齿非易感性表现在()。
第20题:
乙级和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Ⅱ、Ⅲ类放射源。
第21题:
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放射工作人员证
注册证
上岗证
第22题:
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能发射射线的所有物质
非密封在包壳里或者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
未密封的放射性物质,当简单封装后就是密封放射源
第23题:
1/2
1/5
1/7
1/10
1/15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