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0岁,孕3产2,月经周期不规则伴经量增多1年,月经来潮后2小时行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腺上皮呈高柱状,为假复层上皮,核分裂相增多,腺体呈弯曲状,间质细胞呈星状,并相互结合成网状,组织内水肿明显,小动脉增生,呈弯曲状。应诊断为()A、子宫内膜癌B、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C、子宫内膜炎D、无排卵性功血E、排卵性功血

题目

女,50岁,孕3产2,月经周期不规则伴经量增多1年,月经来潮后2小时行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腺上皮呈高柱状,为假复层上皮,核分裂相增多,腺体呈弯曲状,间质细胞呈星状,并相互结合成网状,组织内水肿明显,小动脉增生,呈弯曲状。应诊断为()

  • A、子宫内膜癌
  • B、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 C、子宫内膜炎
  • D、无排卵性功血
  • E、排卵性功血

相似考题
更多“女,50岁,孕3产2,月经周期不规则伴经量增多1年,月经来潮后2小时行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腺上皮呈高柱状,为假复层上皮,核分裂相增多,腺体呈弯曲状,间质细胞呈星状,并相互结合成网状,组织内水肿明显,小动脉增生,呈弯曲状。应诊断为()A、子宫内膜癌B、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C、子宫内膜炎D、无排卵性功血E、排卵性功血”相关问题
  • 第1题:

    48岁,月经过多半年,周期不定,经期较前延长,末次月经2周前。检查示:子宫正常大小,双附件未见异常。

    如于月经来潮前4小时行诊断性刮宫,内膜厚2~3mm,镜下见腺上皮细胞呈高柱状,核分裂相增多,腺体较长,小动脉呈弯曲状,此时内膜为

    A、增生晚期内膜
    B、分泌期内膜
    C、月经期内膜
    D、蜕膜
    E、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女,50岁,孕3产2,月经周期不规则伴经量增多1年,月经来潮后2小时行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腺上皮呈高柱状,为假复层上皮,核分裂相增多,腺体呈弯曲状,间质细胞呈星状,并相互结合成网状,组织内水肿明显,小动脉增生,呈弯曲状。应诊断为()

    • A、子宫内膜癌
    • B、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 C、子宫内膜炎
    • D、无排卵性功血
    • E、排卵性功血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月经周期第11~14日,子宫内膜厚2~3mm,表面高低不平,略呈波浪形。 此期子宫内膜的变化哪项是错误的( )

    • A、核分裂相增多
    • B、螺旋小动脉继续增生
    • C、上皮细胞呈高柱状
    • D、间质细胞呈星状
    • E、小动脉略呈弯曲状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女性,51岁,孕3产3,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量时多时少。既往月经规律,3~4天/28~30天,放置宫内节育器(惰性不锈钢环)20年。 诊刮病理结果示:腺上皮细胞增生,层次增多,排列紊乱,极向消失,细胞核大深染有异型性。应诊断为()

    • A、子宫内膜癌
    • B、无排卵性功血
    • C、排卵性功血
    • D、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 E、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 F、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
    • G、子宫内膜炎
    • H、子宫内膜结核

    正确答案:D

  • 第5题:

    48岁,月经过多半年,周期不定,经期较前延长,末次月经两周前。检查:子宫正常大小,软 。如于月经来潮4小时行诊断性刮宫,内膜厚2~3mm,镜下见腺上皮细胞呈高柱状,核分裂象增多,腺体较长,形成弯曲状,小动脉略呈弯曲状,此时的内膜为()

    • A、增生晚期内膜
    • B、分泌晚期内膜
    • C、月经期内膜
    • D、蜕膜
    • E、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女性,50岁,孕3产2,月经周期不规则伴经量增多1年,月经来潮后2小时行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腺上皮呈高柱状,为假复层上皮,核分裂相增多,腺体呈弯曲状,间质细胞呈星状,并相互结合成网状,组织内水肿明显,小动脉增生,呈弯曲状。应诊断为()

    • A、子宫内膜癌
    • B、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 C、子宫内膜炎
    • D、无排卵性功血
    • E、排卵性功血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