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层厚敏感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关于单层螺旋CT扫描层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4题:
不属于螺旋CT扫描基本概念的是()
第5题:
与螺旋CT图像质量无关的因素是:()
第6题:
同部位、同范围的CT扫描,患者辐射剂量最多的是()
第7题:
层厚敏感曲线增宽
可出现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图像质量
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扫描球管的输出量高
可任意地回顾性重建
第8题:
层厚敏感曲线增宽
容积扫描不会遗漏病灶
扫描速度快,使对比剂用量减少
可任意地回顾性重建
提高了三维重组图像的质量
第9题:
螺旋CT扫描螺距等于0时,扫描层厚数据与非螺旋CT相同
螺旋CT扫描螺距等于0.5时,扫描层厚数据采用扫描两周的旋转及扫描
螺旋CT扫描螺距等于1时,扫描层厚数据与非螺旋CT相同
螺旋CT扫描螺距等于2时,扫描层厚数据采用扫描半周的旋转及扫描
如毫安不变,单层螺旋CT扫描的噪声与螺距有关
第10题:
非螺旋CT扫描后,层厚的大小不能改变
单层螺旋CT扫描结果的层厚不能改变
非螺旋CT扫描后,可改变再次重建后图像的质量属性
单层螺旋CT后,可改变再次重建后图像的质量属性
射线束的宽度决定了单层螺旋扫描的层厚
第11题:
理想的SSP为矩形
是指层厚敏感曲线
螺旋CT的SSP呈铃形分布曲线
曲线的形态与螺距无关
采用180°线性内插可明显改善曲线的形状
第12题:
容积扫描
层厚敏感曲线增宽
纵向分辨力下降
可出现部分容积效应
对比剂利用率高
第13题:
第14题:
单层螺旋CT的缺点,不包括
第15题:
关于单层螺旋CT螺距与扫描数据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第16题:
螺旋CT的专用参数中螺旋因子指的是()。
第17题:
CT扫描中理想的层厚响应曲线(SSP)应该是()
第18题:
图像噪声降低
图像对比度增加
图像Z轴方向的空间分辨力增加
图像实际层厚比设置层厚增加
图像部分容积效应增加
第19题:
螺距
扫描层厚
重建算法
重建时间
层厚响应曲线(SSP)
第20题:
螺距﹣层厚
螺距+层厚
螺距/层厚
螺距×层厚
层厚/螺距
第21题:
准直宽度决定了单层螺旋扫描的层厚
准直宽度可等于有效层厚
非螺旋CT扫描无准直宽度
准直宽度常大于有效层厚
准直宽度与有效层厚无关
第22题:
在非螺旋和单层螺旋扫描方式时,层厚等于准直器宽度
在多层螺旋扫描方式时,决定层厚的是所采用探测器排的宽度
层厚的误差与扫描所采用的方式和设备的类型(是否螺旋)无关
由于设备的精确性原因,层厚越小,误差越大
层厚是指CT机球管侧和受检者侧所采用准直器的宽度
第23题:
受检者运动伪影因扫描速度快而减少
由于没有层与层之间的停顿,一次扫描时间缩短
层厚敏感曲线增宽,纵向分辨力提高
一般不会产生部分容积效应
可任意地回顾性重组
第24题:
和非螺旋CT相比,螺旋CT的层厚敏感曲线增宽
螺旋CT的层厚敏感曲线呈铃形分布曲线
非螺旋CT的层厚敏感曲线接近矩形
螺旋扫描中,层厚敏感曲线的形状随螺距的增加而改变
螺旋扫描中,层厚敏感曲线的形状与采用不同的内插算法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