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T重建增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题:
关于多排螺旋CT重建间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表示每两层重建图像之间的间隔
B、扫描范围为100mm,准直宽度为10mm,重建间隔为5mm,将获得层厚10mm的图像20幅
C、重建间距大,重建时间延长
D、重建间距减少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E、常规CT重建间隔减少将增加辐射量
第2题:
第3题:
下列关于重建间隔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4题:
普通CT的重叠扫描是指()
第5题:
关于螺旋CT扫描的重建间隔,错误的描述是()
第6题:
重建间隔相当于层间距
重建间隔减小图像质量改善
重建间隔大小与螺距有关
重建间隔等于扫描层厚
重建间隔有两种参数设置
第7题:
重建增量不是螺旋扫描方式的专用术语
重建增量是被重建图像长轴方向的距离
重建增量小于层厚即为重叠重建
重建增量增加,图像的质量改善
重叠重建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第8题:
重建增量与扫描层厚相同
重建增量必须小于扫描层厚
重建增量与扫描范围有关
重建增量等于重建图像长轴方向的距离
重建增量等于螺距
第9题:
重建间隔就是层厚
重建间隔与被重建图像质量无关
重建间隔是被重建的相邻两层面之间长轴方向的距离
重建间隔增大图像的质量改善
重建间隔是固定不变的
第10题:
表示每两层重建图像之间的间隔
扫描范围为100mm,准直宽度为10mm,重建间隔为5mm,将获得层厚10mm的图像20幅
重建间距大,重建时间延长
重建间距减少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常规CT重建间隔减少将增加辐射量
第11题:
表示每两层重建图像之间的间隔
扫描范围为100mm,准直宽度为10mm重建间隔为5mm,将获得层厚10mm图像20幅
螺旋CT重建间隔减少将增加辐射量
常规CT重建间隔减少将增加辐射量
重建间隔减少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第12题:
重建层厚即扫描层厚
重建层厚也是重建间隔
重建层厚可以在回顾性重建图像时选择
重建层厚必须等于扫描层厚
重建层厚是有效层厚
第13题:
A、表示每两层重建图像之间的间隔
B、扫描范围为100mm,准直宽度为10mm重建间隔为5mm,将获得层厚10mm图像20幅
C、螺旋CT重建间隔减少将增加辐射量
D、常规CT重建间隔减少将增加辐射量
E、重建间隔减少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第14题:
螺旋扫描中有关重建间隔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15题:
关于重建层厚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16题:
关于多排螺旋CT重建间隔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第17题:
床速是扫描时检查床移动的速度,与射线束宽度无关
重建间距是被重建图像长轴方向的间距
重建间距可确定被重建图像层面重叠的程度
重建间距大,有漏诊的可能性
重建增量与被重建图像的质量有关
第18题:
重建增量是螺旋扫描方式的专用术语
重建增量是被重建图像长轴方向的距离
重建增量小于层厚即为重叠重建
重建增量增加,图像的质量改善
重叠重建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第19题:
降低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
可以获得重叠图像,但是需要减少层间距进行重叠扫描
提高MPR及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
改善SSD(surfaceshadeddisplay,表面遮盖法)的图像质量
改善VR(volumerendering,容积再现)、VE(virtualendoscopy,仿真内镜)的图像质量
第20题:
重建间隔就是常规CT扫描的层间隔
定义为被重建的相邻两层横断面之间长轴方向的距离
重建间隔并非是常规CT扫描层厚的概念
对原始数据的回顾性重建可采用任意间隔
重建间隔大小的选择与图像的质量无关
第21题:
常规CT重建间隔减少将增加辐射量
表示每两层重建图像之间的间隔
螺旋CT重建间隔减少将增加辐射量
扫描范围为100mm,准直宽度为10mm重建间隔为5mm,将获得层厚10mm图像20幅
重建间隔减少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第22题:
重建间隔即为重建的相邻两层横断面之间长轴方向的距离
当重建间隔小于重建层厚时,采集数据将被重复利用
当重建间隔大于重建层厚时,部分采集数据将被丢失
采用较小的重建间隔,可以获得好的图像质量
MPR图像质量主要决定于重建间隔,与采集层厚设置无关
第23题:
层厚
层距
层间隔
重建增量
重建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