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术后第1天,在监督指导下在助行器内练习病肢站立负重,时间1~5分,磅秤所示承重不应大于3.6kg,然后返回床上,脱下假肢。术后第2天,可用轮椅将患者送到运动疗法室训练,每日2次,每次站立少于5分钟,负重3.6kg,但次数可增多。站立后坐回轮椅上时,可进行增强上肢肌力的训练。当站立几个5分钟而能耐受时,可在步行双杠内训练站立平衡和试走,但病侧负重仍应限制,在伤口一期愈合之前,负重不应大于7kg。术后2周可正式在双杠内练习行走,但病侧最大承重不超过7~10kg。术后第3周,患者常已能用拐行走,但负重仍不宜>10kg。术后最初几天的训练往往有疼痛感,可注射哌替啶50mg,每日3~4次,连续不超过5~7天,以保证训练正常进行。伤口愈合拆线后大约在第二个石膏接受腔更换后1周时,进行永久性假肢的测量。
更多“论述术后立即装配假肢时的康复训练。”相关问题
  • 第1题:

    装配假肢申报程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开展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个人提出申请,各街道(地区)残联对符合康复救助条件的肢体残疾人填写《朝阳区配发辅助器具|装配假肢、矫形器审批表》一式两份上报区残联,经区残联审核批准后,朝阳区假肢站技术人员进行取型、安装和调试。

  • 第2题:

    上肢假肢装配适合检查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检查处方要求
    ②检查穿戴是否容易和是否能穿到正确位置
    ③检查接受腔与残肢是否伏贴和受压的程度
    ④检查是否对线是否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⑤检查假肢长度
    ⑥检查肘关节屈曲角度
    ⑦检查控制系统的操纵效率
    ⑧检查假肢的重量
    ⑨外部动力假肢的适合性检查要点

  • 第3题:

    关于术后临时假肢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术后即装临时假肢的安装是在手术台下完成的
    • B、术后即装临时假肢限制残肢的肿胀,使残肢定型加速
    • C、普通临时假肢应该在术后一周安装
    • D、普通临时假肢的安装可在切口未拆线之前安装,使患者心理得以安慰
    • E、以上全对

    正确答案:B

  • 第4题:

    论述术后立即装配假肢时的康复训练。


    正确答案:术后第1天,在监督指导下在助行器内练习病肢站立负重,时间1~5分,磅秤所示承重不应大于3.6kg,然后返回床上,脱下假肢。术后第2天,可用轮椅将患者送到运动疗法室训练,每日2次,每次站立少于5分钟,负重3.6kg,但次数可增多。站立后坐回轮椅上时,可进行增强上肢肌力的训练。当站立几个5分钟而能耐受时,可在步行双杠内训练站立平衡和试走,但病侧负重仍应限制,在伤口一期愈合之前,负重不应大于7kg。术后2周可正式在双杠内练习行走,但病侧最大承重不超过7~10kg。术后第3周,患者常已能用拐行走,但负重仍不宜>10kg。术后最初几天的训练往往有疼痛感,可注射哌替啶50mg,每日3~4次,连续不超过5~7天,以保证训练正常进行。伤口愈合拆线后大约在第二个石膏接受腔更换后1周时,进行永久性假肢的测量。

  • 第5题:

    假肢的适配流程正确的是()

    • A、残肢训练-测量取型-灌模修型-成型装配-试样调整-假肢训练-加工成品-出库
    • B、残肢训练-测量取型-灌模修型-成型装配-试样调整-加工成品-假肢训练-出库
    • C、测量取型-残肢训练-灌模修型-成型装配-试样调整-假肢训练-加工成品-出库
    • D、残肢训练-测量取型-灌模修型-试样调整-成型装配-假肢训练-加工成品-出库
    • E、残肢训练-测量取型-灌模修型-成型装配-试样调整-假肢训练-加工成品-出库

    正确答案:A

  • 第6题:

    论述装配常规假肢时的康复训练措施。


    正确答案: ①术后体位,要充分注意防止残端关节的挛缩。②残肢处理,拆线后,用弹性绷带使残肢皱缩及定型。③训练,术后24小时,可在床上开始残端的活动训练。术后1~2周,可用临时假肢进行下列训练:穿戴假肢;在步行双杠内练习站位平衡;健足向前迈步,借助身体冲力使假肢向前;练习横向跨步;练习后退;练习在步行双杠外用拐杖行走;上下斜坡;上下阶梯;越过障碍物;倒地后再站起等。一般膝下截肢需训练12~15次;膝上截肢需训练8~22次,每日1次,年龄大者可每周3次;双侧膝上截肢常需训练6~8周。术后数日如疼痛妨碍训练,可使用止痛药。对于上肢亦先行穿戴训练,然后对上臂截肢者进行屈肘、开手和开启肘锁训练;对前臂截肢者应进行机械手控制训练。

  • 第7题:

    填空题
    一般截肢术后____________,伤口愈合良好,_________即可装配临时假肢。

    正确答案: 2~3周、 拆线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装配假肢申报程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开展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个人提出申请,各街道(地区)残联对符合康复救助条件的肢体残疾人填写《朝阳区配发辅助器具,装配假肢、矫形器审批表》一式两份上报区残联,经区残联审核批准后,朝阳区假肢站技术人员进行取型、安装和调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临时性假肢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

    使用临时性假肢有助于促进患肢消肿和减轻疼痛

    B

    上肢截肢后1周即可装配临时性假肢

    C

    下肢截肢后2~3周可装配临时性假肢

    D

    使用时采用宽绷带紧扎残端不利于使残肢定型

    E

    临时性假肢的装配无助于患者树立与病残作斗争的信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假肢的适配流程正确的是()
    A

    残肢训练-测量取型-灌模修型-成型装配-试样调整-假肢训练-加工成品-出库

    B

    残肢训练-测量取型-灌模修型-成型装配-试样调整-加工成品-假肢训练-出库

    C

    测量取型-残肢训练-灌模修型-成型装配-试样调整-假肢训练-加工成品-出库

    D

    残肢训练-测量取型-灌模修型-试样调整-成型装配-假肢训练-加工成品-出库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截肢的康复护理是指从截肢术后处理到假肢的安装和使用直至重返社会全过程的康复训练和护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装配常规假肢时的康复训练措施。

    正确答案: ①术后体位,要充分注意防止残端关节的挛缩。②残肢处理,拆线后,用弹性绷带使残肢皱缩及定型。③训练,术后24小时,可在床上开始残端的活动训练。术后1~2周,可用临时假肢进行下列训练:穿戴假肢;在步行双杠内练习站位平衡;健足向前迈步,借助身体冲力使假肢向前;练习横向跨步;练习后退;练习在步行双杠外用拐杖行走;上下斜坡;上下阶梯;越过障碍物;倒地后再站起等。一般膝下截肢需训练12~15次;膝上截肢需训练8~22次,每日1次,年龄大者可每周3次;双侧膝上截肢常需训练6~8周。术后数日如疼痛妨碍训练,可使用止痛药。对于上肢亦先行穿戴训练,然后对上臂截肢者进行屈肘、开手和开启肘锁训练;对前臂截肢者应进行机械手控制训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截肢的康复护理是指从截肢术后处理到假肢的安装和使用直至重返社会全过程的康复训练和护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永久性假肢一般在截肢术后________________周可以开始装配。


    正确答案:8~10

  • 第15题:

    怎样申请残疾人假肢免费装配?


    正确答案:领取《重庆市贫困肢体残疾人假肢审批表》→填写准确→加盖村(社区)、镇乡(街道)残联公章→携带患者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低保证(贫困证明)→报当地县残联初审→定点机构复审确认→进入定点机构装配。提示:1.审批表由申请人(监护人)在县残联领取。2.定点机构一般是指万州残疾人服务中心。

  • 第16题:

    装配假肢对全身及患肢的肌力没有任何要求。()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假肢的适配流程正确的是()

    • A、残肢训练-测量取型-灌模修型-成型装配-试样调整-假肢训练-加工成品-出库
    • B、残肢训练-测量取型-灌模修型-成型装配-试样调整-加工成品-假肢训练-出库
    • C、测量取型-残肢训练-灌模修型-成型装配-试样调整-假肢训练-加工成品-出库
    • D、残肢训练-测量取型-灌模修型-试样调整-成型装配-假肢训练-加工成品-出库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论述正式假肢的评定标准。


    正确答案:Ⅰ-完全康复:仅略有不适感,能完全自理生活,恢复原工作和照常参加社会活动。Ⅱ-部分康复:仍有轻微功能障碍,生活能自理,但不能恢复原工作,需改换工种。Ⅲ-完全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但不能参加正常工作。Ⅳ-部分自理:生活仅能部分自理,相当部分需依赖他人。Ⅴ-仅外观、美容改善,功能无改善。

  • 第19题:

    填空题
    永久性假肢一般在截肢术后________________周可以开始装配。

    正确答案: 8~1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论述术后立即装配假肢时的康复训练。

    正确答案: 术后第1天,在监督指导下在助行器内练习病肢站立负重,时间1~5分,磅秤所示承重不应大于3.6kg,然后返回床上,脱下假肢。术后第2天,可用轮椅将患者送到运动疗法室训练,每日2次,每次站立少于5分钟,负重3.6kg,但次数可增多。站立后坐回轮椅上时,可进行增强上肢肌力的训练。当站立几个5分钟而能耐受时,可在步行双杠内训练站立平衡和试走,但病侧负重仍应限制,在伤口一期愈合之前,负重不应大于7kg。术后2周可正式在双杠内练习行走,但病侧最大承重不超过7~1Okg。术后第3周,患者常已能用拐行走,但负重仍不宜>1Okg。术后最初几天的训练往往有疼痛感,可注射哌替啶50mg,每日3~4次,连续不超过5~7天,以保证训练正常进行。伤口愈合拆线后大约在第二个石膏接受腔更换后1周时,进行永久性假肢的测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假肢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

    选择假肢应尽可能恢复患者的生活方式,适合患者的工作需要

    B

    手术医师在确定截肢平面时不用考虑装配假肢的需要

    C

    假肢的选择、装配、训练、使用、维修是一项系统工程

    D

    康复医师是完成假肢选择、装配、训练、使用的协调者和仲裁者

    E

    治疗师主要负责假肢选择、装配后假肢使用训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假肢的适配流程正确的是()
    A

    残肢训练-测量取型-灌模修型-成型装配-试样调整-假肢训练-加工成品-出库

    B

    残肢训练-测量取型-灌模修型-成型装配-试样调整-加工成品-假肢训练-出库

    C

    测量取型-残肢训练-灌模修型-成型装配-试样调整-假肢训练-加工成品-出库

    D

    残肢训练-测量取型-灌模修型-试样调整-成型装配-假肢训练-加工成品-出库

    E

    残肢训练-测量取型-灌模修型-成型装配-试样调整-假肢训练-加工成品-出库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术后临时假肢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术后即装临时假肢的安装是在手术台下完成的

    B

    术后即装临时假肢限制残肢的肿胀,使残肢定型加速

    C

    普通临时假肢应该在术后一周安装

    D

    普通临时假肢的安装可在切口未拆线之前安装,使患者心理得以安慰

    E

    以上全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