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右下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窦型)。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邻近牙齿有无牙体龋损、疼痛或松动,周围软组织有无肿胀疼痛。
B.肿胀流脓前有无其他临床表现,流脓处有无溃疡,脓液中是否有肉芽组织。
C.伴随症状:邻近牙齿有无松动及咬合不适,周围软组织或骨组织有无肿胀、疼痛等症状。
D.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无做过检查和相应的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病症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邻近牙或骨组织外伤或手术治疗史。有无局部放射治疗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因该患者病变部位明确,很容易排除某些疾病,如牙周组织炎症、腮腺炎、特异性感染引起的窦道、先天性瘘管或窦道等。
(1)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于下颌,瘘口可以发生在下颌任何部位的黏膜或皮肤上,也常发生于死骨形成的部位。瘘口排出的脓液多并有较多的肉芽组织,用探针从瘘口探入可探及粗糙的骨面。结合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和X线片显示的骨质破坏可做出诊断。
(2)放射性骨坏死病变部位有大剂量放射治疗史,患者多有持续性剧痛,瘘口肉芽不多,瘘口处常可见到暴露的骨面或可用探针触及粗糙的骨面。此种窦道多长期存在,对治疗反应差。
(3)损伤性窦道有局部外伤史,若伤口内有异物存留,可造成经久不愈的流脓窦道。瘘口处多有感染的肉芽组织。
更多“女性,31岁。主诉:右下颌前牙根尖部黏膜反复肿胀流脓3个月。(病例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35岁。主诉:右下后牙相应根尖部反复肿胀流脓1月。现病史:患者自1年前发现右下后牙龋坏,曾有进食冷热疼痛和自发性疼痛症状,近半年来患牙没有明显疼痛,但近1个月该牙相应根尖部软组织反复肿胀流脓数次。检查:右下5牙面深龋露髓,牙冠颜色暗,探诊不敏感,牙周未探及牙周袋。叩诊不适;患牙颊侧根尖部有一粟粒大小的乳头状牙龈窦道,挤之有脓液溢出;患牙无明显松动,冷热诊无反应。X线片示:右下5根尖部有一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的透射阴影区。(病例题)


    正确答案: 1.诊断(2分)
    45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脓肿)。
    2.诊断依据(2分)
    (1)患牙为深龋死髓牙,叩诊不适。相应颊侧根尖有龈窦。
    (2)X线片示45根尖部有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的透射阴影区。
    3.鉴别诊断(2分)
    (1)急性根尖周脓肿该患牙反复肿胀流脓并不是一个急性炎症表现。叩诊无明显疼痛仅有不适感。X线片示根尖部有透射阴影区。
    (2)牙周脓肿该患牙无牙周袋。肿胀部位接近根尖处。患牙有明显龋损,无明显松动。牙髓活力测无反应。根尖部有透射阴影区。
    4.治疗计划(4分)
    (1)通畅根管,打通排脓通道,保证窦道口开放通畅。
    (2)行根管治疗术龈窦根管治疗1~2周后即可愈合,一般无需另行处理。
    (3)全身应用抗菌药。
    (4)术后定期复查如3个月后复诊窦道未消失,阴影未缩小,表示根管治疗失败,重新根管治疗或行根尖刮治术,病灶多可痊愈。

  • 第2题:

    男性,34岁。主诉:右上颌前牙烤瓷冠修复后自发性阵发性疼痛3天。(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右上颌前牙急性牙髓炎。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①修复后多长时间出现自发性疼痛。修复前有无疼痛症状。
    ②疼痛为锐痛还是钝痛,冷热刺激可否加重疼痛,与咬合有无关系;疼痛部位是局限还是放散的;能否定位患牙。
    ③伴随症状:有无牙齿松动、咬合痛、有无周围软组织肿胀等伴发症状。
    (2)相关病史患牙在修复前有无自发痛或激发痛病史。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诊断的病症
    (1)修复后过敏性疼痛过敏性疼痛为一般冷热刺激痛,无自发性疼痛,疼痛为钝痛。
    (2)修复后咬合痛无自发病,仅有咬合时疼痛。

  • 第3题:

    患者,男,28岁,教师。主诉:左颊部皮肤肿胀破溃反复流脓3个月。现病史:1年前左下后牙区牙龈肿胀、疼痛,3天后出现左颊部肿痛,经抗感染治疗症状逐渐减轻。3个月前该侧牙龈反复肿胀、疼痛,颊部皮肤红肿、破溃、流脓,口服消炎药后缓解。此后颊部经常反复流脓,现在局部皮肤有一硬结,未做任何治疗。既往史: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检查:38牙冠部分萌出,近中位,远中部分有牙龈覆盖,色暗红,触压不适,盲袋无分泌物。颊侧移行沟黏膜正常。左颊部皮肤可见一窦道口,凹陷,质韧,窦道口有少量脓液溢出,下颌下淋巴结未触及。37远中颈部龋洞,探(±),冷试(±),叩诊(-),牙龈(-),无松动。X线片示:38近中阻生,根尖周未见异常。37远中颈部低密度影,未及髓腔;根尖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牙未见明显异常。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和诊断依据。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和诊断依据。3.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4.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病例题)


    正确答案: 1.诊断
    (1)主诉疾病的诊断:38慢性冠周炎;左侧颊部皮瘘。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37远中颈部中龋。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
    (1)病史:牙龈反复肿胀、疼痛,颊部皮肤红肿破溃流脓。
    (2)检查:①38冠部分萌出,近中位,远中部分有牙龈覆盖,色暗红,触压不适;②有皮肤窦道,溢脓;③X线片显示38近中位阻生。
    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与37根尖周炎合并面颊皮瘘鉴别,37牙髓及牙龈正常;根尖周骨质无病变。
    4.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
    (1)37远中颈部龋洞,探(±),冷试(±)。
    (2)37叩诊(-),牙龈(-),无松动。(3)X线片示37远中颈部低密度影,未及髓腔;根尖周骨质未见异常。
    5.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
    (1)38拔除术。
    (2)酌情行左侧颊部窦道切除术。
    6.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37充填术。
    【病例得分与失分要点】
    1.关于诊断的失分要点
    (1)诊断不完整:如有的诊断急性冠周炎是不准确的。诊断仅答皮瘘、皮肤瘘管、皮肤窦道均是不准确的,一定要把病变的部位描述出来。
    (2)诊断错误:如诊断为颌骨骨髓炎或牙源性感染,或急性冠周炎与慢性冠周炎的区别。如诊断答皮肤脓肿破溃。
    (3)答案不全:有的仅回答诊断1,未回答诊断2。
    2.关于诊断依据的失分要点
    在回答问题时应注意条理性,按照病史、症状、检查等方面逐一回答。如:(1)病史:牙龈有肿胀、疼痛史,继发颊部皮肤红肿、破溃、反复流脓。注意勿遗漏反复肿胀,治疗史,这是诊断慢性炎症的典型病史。(2)检查:X线片显示38近中位阻生,远中部分有牙龈覆盖,色暗红,触压不适,窦道溢脓等情况不应遗漏。
    3.关于鉴别诊断的答题失分要点
    (1)病变混淆:38慢性冠周炎是牙冠周围软组织的炎症。
    (2)X线片仅见38近中位阻生,而37远中颈部龋坏,未见根尖周炎的表现。
    4.关于治疗设计的答题失分要点:
    (1)治疗设计不规范:如很多考生在答题时,常常回答了局部冲洗、上药等操作步骤,而忘了牙拔除术是治疗原则。
    (2)治疗设计不全面:有的考生仅答了38拔除术,而忘了窦道切除术及37的治疗原则。
    5.主诉疾病的诊断和诊断依据基本答的正确,往往忽略了答治疗。

  • 第4题:

    患者,女性,21岁。病例摘要(1)主诉:上前牙外伤半小时就诊。(2)现病史:患者源于半小时前不慎跌倒,伤及上前牙,自觉伤后患牙触痛明显,无恶心、呕吐,神志清楚。(3)检查:上唇肿胀,左上1牙龈红肿,牙冠完整,但比右上1短2mm;叩痛(++),松动(-);摇动左上1,其余上前牙未见移动;X线片示左上1根尖周膜消失,根面连续,无中断。(病例题)


    正确答案:病例分析
    (1)诊断:左上1嵌入性脱位。
    诊断依据:①患牙有外伤史;②叩痛(++),松动不明显;③左上1比右上1短2mm;④X线片示左上1根尖周膜消失等。
    (2)鉴别诊断
    1)左上1根折:根折患牙有不同程度的松动,X线片显示根面连续性中断。该患者患牙松动不明显及X线表现可排除根折。
    2)上前牙区牙槽突骨折:上前牙区牙槽突骨折可伴有牙齿损伤(牙挫伤、牙脱位、牙折等)及软组织损伤(上唇及牙龈损伤),但摇动骨折段上某一患牙,其余牙随之移动,同时X线片可见低密度骨折线影像,可资鉴别。
    (3)治疗
    1)局麻下复位、固定。
    2)应择机行根管治疗,以免发生牙根吸收及牙体变色。

  • 第5题:

    男性,45岁。主诉:左下颌后牙松动半年。(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慢性牙周炎。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松动牙有无牙体龋损、外伤,周围软组织有无肿胀疼痛。
    B.松动为长期的渐进性的还是近期才开始的;与咬合有无关系;单个牙还是多个牙均有松动症状。
    C.伴随症状:有无咬合痛、牙龈肿胀、出血等伴发症状。
    D.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无做过检查和相应的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病症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糖尿病病史、正畸治疗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
    (1)急性根尖周炎患者往往可追溯有牙体缺损及患牙疼痛史,除松动外还伴有明显的咬合痛。常表现为某个患牙的松动,且病程不长,待急性炎症消退后牙齿可恢复稳固。
    (2)急性龈乳头炎急性龈乳头炎时也可引起邻牙松动,但程度较轻,表现为局部龈乳头充血、水肿,触痛明显,但无牙周袋形成。
    (3)颌骨骨髓炎颌骨的炎症可致邻近的多个牙发生松动,且有叩痛等症状。急性期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局部表现为广泛的蜂窝组织炎,患侧下唇麻木。可寻及病源牙,一旦该牙拔除,邻近的松动牙常能恢复稳固。(4)颌骨内肿瘤颌骨内的良性肿物或囊肿随着生长会致使邻近的牙发生松动,但常可见颌骨的肿大膨隆或颌骨的广泛破坏。

  • 第6题:

    女性,38岁。主诉:下唇反复红斑、糜烂、渗血及结痂3年余。检查:下唇唇红部椭圆形损害,被覆痂皮,损害外围可见呈放射状排列的短白纹,病损累及皮肤,黏膜皮肤界限模糊不清,损害周围有黑色素沉着。口腔其他部位及皮肤未见损害。(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盘状红斑狼疮。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病损有无诱因,有无季节性,发病缓慢还是急骤,对光是否敏感。
    B.有无烧灼痛以及与病情的关系,有无瘙痒感。
    C.伴随症状:口腔黏膜其他部位及皮肤有无类似病史。D.全身情况: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否做过相应检查和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病症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系统性红斑狼疮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的疾病
    (1)慢性唇炎
    糜烂型唇炎好友于下唇,以干燥脱屑、发痒、灼痛、渗出结痂为主,反复发作,持续不愈。可有白色条纹但非放射状,病损不超出唇红缘,无皮肤损害。
    (2)扁平苔藓
    唇部损害为不规则形状的白色条纹或斑块,不侵及皮肤,不引起唇红缘消失。皮肤损害呈对称性,四肢紫红色扁平丘疹,多角形,瘙痒。
    (3)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唇炎
    下唇多见,糜烂、渗出、淡黄色痂皮为主,阵发性奇痒是其典型症状。
    (4)多形红斑
    下唇好发,大面积糜烂,渗出多,唇部可形成厚血痂,无白色条纹。发病急、病程短、有自限性、易复发,疼痛明显,可有变应原接触史或诱因。

  • 第7题:

    女性患者,40岁。右面部开口痛伴开口受限13天,右面部肿胀3天,无牙痛史。检查:右颧弓上方膨隆,中度压痛,开口度5mm。如需补充病史,应询问有无()

    • A、右下颌智齿反复肿胀史
    • B、右上颌后牙拔牙史
    • C、右上颌前牙治疗史
    • D、关节弹响史
    • E、进食肿胀史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舌神经阻滞麻醉可麻醉的部位是()
    A

    同侧下颌舌侧牙龈、粘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

    B

    同侧下颌磨牙舌侧牙龈、粘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后2/3部分

    C

    同侧下颌前牙舌侧牙龈、粘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

    D

    同侧下颌前牙及双尖牙舌侧牙龈、粘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

    E

    同侧下颌舌侧牙龈、粘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后2/3部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要病史:患者女性,55岁,主诉:双颊黏膜长白纹两年。(病例题)

    正确答案: 1.问诊要点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诊断询问可能的病因: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多有精神创伤史,或生活压力过大,或精神生活空虚等导致心情不畅焦虑等因素。白斑患者多有吸烟史,或饮酒、食用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等习惯。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多有受日光照射,寒冷刺激等因素。苔藓样反应患者多有服用药物、重金属充填物等因素。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念珠菌属酵母样真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2)病程长短、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成人发生的假膜型念珠菌病多有易感因素存在,易复发。口腔扁平苔藓为慢性病,精神因素可致患者病情加重。白斑、盘状红斑狼疮、苔藓样变均为慢性疾病。
    (3)询问白纹发作的部位,有无对称性,病损的类型:口腔扁平苔藓黏膜病损大多左右对称发生,87.5%发生于颊部;病损多表现为白色网纹。白斑好发于颊黏膜咬合线区域、舌部次之;病损多表现为白色斑块。盘状红斑狼疮好发于下唇唇红黏膜;唇红部病损往往超过唇红缘。口腔扁平苔藓和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可伴有皮肤病损。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型口炎可发生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常对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
    (4)询问患者治疗经过,应特别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及治疗效果,是否用过免疫制剂等。
    (5)询问患者全身状况,如睡眠、消化道情况,有无高黏血症。
    2.可能的诊断患者为女性,病史较长,发病部位为双颊对称发生,病损类型为白色网纹其可能的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
    3.鉴别诊断需与口腔扁平苔藓相鉴别的常见疾病为口腔白斑病。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病因:白斑的发病与局部因素的长期刺激有关,如过度吸烟、饮酒,食用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白色念珠菌感染等。还与某些全身因素有关,如微量元素、微循环改变、易感的遗传素质、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多有精神创伤史,或生活压力过大,或精神生活空虚等导致心情不畅、焦虑等因素;该病还与女性患者的月经期和妊娠期有关;微循环障碍及高黏血症与本病有关;糖尿病、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微量元素缺失等与发病有关。
    (2)临床表现:
    ①性别:口腔白斑病男性多见,口腔扁平苔藓女性多见;
    ②发病部位:口腔白斑病好发于颊黏膜咬合线区域、舌部次之、唇、前庭区、腭、牙龈也有发生。口腔扁平苔藓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大多左右对称发生。87.5%发生于颊部,其次在舌、龈、唇、腭、口底等处;
    ③病损类型:白斑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两大类;多为白色或灰白色斑块,表面可有皲裂,平或稍高出黏膜表面,边界清楚,不粗糙或稍粗糙,触之柔软,周围黏膜多正常。口腔扁平苔藓为白色小丘疹排列组成的各种条纹(网状、环状、树枝状),黏膜可发生充血、糜烂、溃疡和水疱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以白色条纹、白色斑块为主;
    ④症状:白斑患者多无症状或有粗糙感。口腔扁平苔藓自觉黏膜粗糙、木涩感、烧灼感。有糜烂时出现疼痛。
    (3)病理:白斑病理表现为上皮增生,伴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厚;上皮钉突伸长变粗,固有层和黏膜下层中有炎细胞浸润。伴有或不伴有上皮异常增生。口腔扁平苔藓病理为上皮不全角化,基底层液化变性,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男童,4岁。主诉:右颌下肿胀疼痛5天。(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右侧颌下淋巴结炎。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颌面部肿胀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时间。
    B.肿胀为硬或柔软或有波动感。肿痛区皮肤、黏膜的色泽及温度有无变化。疼痛是锐痛的还是钝痛、酸痛;是自发病还是激发病、咬合痛;自发痛是阵发的或是持续不断;有无夜间痛;疼痛部位是局限还是扩散的;有无周期及缓解期。
    C.伴随症状:有无溃疡、肿块、肿胀、龋齿、牙周病、牙体缺损、缺牙等。
    D.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无做过检查和相应的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三叉神经痛病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
    (1)淋巴结结核儿童多为腺源性感染,红肿热痛,位置较表浅,肿胀与进食无关。淋巴结核可有乏力、消瘦、食欲缺乏、盗汗等,可行胸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
    (2)流行性下颌下腺炎颌下腺肿痛,多发于青少年,有传染病接触史,常双侧发生,血清淀粉酶升高。(3)涎石病多见于颌下腺,常活动度差,可有疼痛或无疼痛,进食时颌下有肿痛感,X线片可见阳性结石。
    (4)颌下间隙感染颌下部明显肿胀、压痛,局部皮肤充血、纹理消失且发亮,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患者局部有明显的触压痛,可以有轻度的张口受限。脓肿形成后,肿胀局限,可触及波动感或凹陷性水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女性,15岁。主诉:前牙唇侧牙龈较韧的增生肥大1年。(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增生性牙龈炎。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A.牙龈肿大有无诱因,发病是否缓慢,龈乳头和龈缘是否都肥大。B.肥大牙龈有无疼痛,质地是否硬而富有弹性。C.伴随症状:有无刺激性出血及是否能自止,有无口臭。D.全身情况: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②诊疗经过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否做过相应检查和治疗等。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②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其他部位出血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的疾病
    (1)药物性牙龈增生有长期服药史,龈乳头呈球状、结节状等,牙龈增大而相连,严重者可盖住部分牙面甚至增生至缘。质硬不易出血,无痛。
    (2)白血病性牙龈肥大牙龈肥大呈进行性,可波及附着龈及覆盖部分牙冠。牙龈肿胀、点彩消失、苍白色或深紫色。牙龈有明显出血倾向,且不易止住。
    (3)牙龈纤维瘤病有家族史,牙龈增生范围广,可累及附着龈,以上颌磨牙腭侧最重,增生的牙龈可覆盖部分或全部牙冠。增生之牙龈颜色正常、坚韧、光滑,点彩明显,不易出血,无痛。
    (4)浆细胞性肉芽肿少见,病因不明。发生于多个牙或全口牙,颊、舌侧均可受累。牙龈鲜红,肿大,松软脆弱,半透明状,极易出血。可有牙松动、移位,合并感染时有溢脓和口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患者,男,28岁,教师 。主诉:左颊部皮肤肿胀破溃反复流脓3个月 。现病史:1年前左下后牙区牙龈肿胀、疼痛,3天后出现左颊部肿痛,经抗感染治疗症状逐渐减轻 。3个月前该侧牙龈反复肿胀、疼痛,颊部皮肤红肿、破溃、流脓,口服消炎药后缓解 。此后颊部经常反复流脓,现在局部皮肤有一硬结,未做任何治疗 。既往史: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 。检查:38牙冠部分萌出,近中位,远中部分有牙龈覆盖,色暗红,触压不适,盲袋无分泌物 。颊侧移行沟黏膜正常 。左颊部皮肤可见一窦道口,凹陷,质韧,窦道口有少量脓液溢出,下颌下淋巴结未触及 。37远中颈部龋洞,探(±),冷试(±),叩诊(-),牙龈(-),无松动 。X线片示:38近中阻生,根尖周未见异常 。37远中颈部低密度影,未及髓腔;根尖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牙未见明显异常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和诊断依据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和诊断依据 。3.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 。4.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简要病史:患者女性,55岁,主诉:双颊黏膜长白纹两年。(病例题)


    正确答案: 1.问诊要点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诊断询问可能的病因: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多有精神创伤史,或生活压力过大,或精神生活空虚等导致心情不畅焦虑等因素。白斑患者多有吸烟史,或饮酒、食用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等习惯。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多有受日光照射,寒冷刺激等因素。苔藓样反应患者多有服用药物、重金属充填物等因素。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念珠菌属酵母样真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2)病程长短、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成人发生的假膜型念珠菌病多有易感因素存在,易复发。口腔扁平苔藓为慢性病,精神因素可致患者病情加重。白斑、盘状红斑狼疮、苔藓样变均为慢性疾病。
    (3)询问白纹发作的部位,有无对称性,病损的类型:口腔扁平苔藓黏膜病损大多左右对称发生,87.5%发生于颊部;病损多表现为白色网纹。白斑好发于颊黏膜咬合线区域、舌部次之;病损多表现为白色斑块。盘状红斑狼疮好发于下唇唇红黏膜;唇红部病损往往超过唇红缘。口腔扁平苔藓和盘状红斑狼疮患者可伴有皮肤病损。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型口炎可发生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常对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
    (4)询问患者治疗经过,应特别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及治疗效果,是否用过免疫制剂等。
    (5)询问患者全身状况,如睡眠、消化道情况,有无高黏血症。
    2.可能的诊断患者为女性,病史较长,发病部位为双颊对称发生,病损类型为白色网纹其可能的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
    3.鉴别诊断需与口腔扁平苔藓相鉴别的常见疾病为口腔白斑病。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病因:白斑的发病与局部因素的长期刺激有关,如过度吸烟、饮酒,食用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白色念珠菌感染等。还与某些全身因素有关,如微量元素、微循环改变、易感的遗传素质、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多有精神创伤史,或生活压力过大,或精神生活空虚等导致心情不畅、焦虑等因素;该病还与女性患者的月经期和妊娠期有关;微循环障碍及高黏血症与本病有关;糖尿病、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微量元素缺失等与发病有关。
    (2)临床表现:
    ①性别:口腔白斑病男性多见,口腔扁平苔藓女性多见;
    ②发病部位:口腔白斑病好发于颊黏膜咬合线区域、舌部次之、唇、前庭区、腭、牙龈也有发生。口腔扁平苔藓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大多左右对称发生。87.5%发生于颊部,其次在舌、龈、唇、腭、口底等处;
    ③病损类型:白斑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两大类;多为白色或灰白色斑块,表面可有皲裂,平或稍高出黏膜表面,边界清楚,不粗糙或稍粗糙,触之柔软,周围黏膜多正常。口腔扁平苔藓为白色小丘疹排列组成的各种条纹(网状、环状、树枝状),黏膜可发生充血、糜烂、溃疡和水疱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以白色条纹、白色斑块为主;
    ④症状:白斑患者多无症状或有粗糙感。口腔扁平苔藓自觉黏膜粗糙、木涩感、烧灼感。有糜烂时出现疼痛。
    (3)病理:白斑病理表现为上皮增生,伴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厚;上皮钉突伸长变粗,固有层和黏膜下层中有炎细胞浸润。伴有或不伴有上皮异常增生。口腔扁平苔藓病理为上皮不全角化,基底层液化变性,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

  • 第14题:

    患者,男,12岁。主诉:上下前牙牙龈增生约2个月。现病史:患者因癫痫病于半年前开始服用苯妥英钠,2个月前牙龈增生,无其他不适感。检查:患者全口牙龈增生,前牙区较重,龈乳头呈小球状,粉红色,占唇面1/3,质地坚韧,牙石Ⅰ度,轻探龈沟出血。(病例题)


    正确答案: 1.诊断(2分)
    药物性牙龈增生。
    2.诊断依据(2分)
    (1)有苯妥英钠服药史。
    (2)全口牙龈龈乳头小球状增生,质地坚韧。
    3.鉴别诊断(2分)
    (1)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无长期服药史,但可有家族史,牙龈增生范围广,可累及附着龈,增生牙龈色正常,坚韧,光滑,点彩明显,不易出血,无痛,可覆盖部分或全部牙冠。
    (2)增生性龈炎无长期服药史,牙龈组织受到局部刺激因素刺激而发生的慢性炎症,牙龈以炎症性肿胀为主。龈缘肥厚,龈乳头呈球状增生。病程长者,龈乳头及龈缘呈坚韧的实质性肥大,质硬有弹性。X线片示无牙槽骨的吸收。
    4.治疗计划(4分)
    (1)停止使用苯妥英钠或更换其他药物。
    (2)去除牙石、菌斑等刺激因素,3%过氧化氢液冲洗龈袋并置入抗菌药物。
    (3)上述治疗后,对增生牙龈不能消退者行牙龈切除并成形的手术治疗。
    (4)严格控制菌斑,减少和避免术后的复发。

  • 第15题:

    患者,女,49岁。主诉:下前牙刷牙时出血3年。现病史:3年来下前牙刷牙时经常出血,有时咬硬物时出血,自觉牙床肿胀,有时感觉咀嚼无力,近1年感觉牙齿松动。全身情况良好,无血液病、糖尿病等系统疾病。检查:下颌4个切牙排列拥挤,牙石Ⅱ度,牙龈红肿,触诊易出血,牙周袋袋深5~6mm,附着水平丧失3~5mm,下前牙松动Ⅰ度。X线片示下前牙牙槽骨水平吸收达根长1/3左右,骨嵴顶区密度减低,骨白线消失。(病例题)


    正确答案:1.诊断(2分)
    右下12左下12牙周炎。
    2.诊断依据(2分)
    (1)该处有牙龈炎症、牙周袋、牙槽骨水平型吸收和牙齿松动等典型牙周炎临床表现。
    (2)X线片示下前牙牙槽骨水平吸收达根长1/3左右,骨嵴顶区密度减低,骨白线消失。
    3.鉴别诊断(2分)
    边缘性龈炎边缘性龈炎无牙周袋形成、附着水平丧失及牙槽骨吸收,牙不松动。
    4.治疗计划(4分)
    (1)局部治疗首先进行彻底的洁治及刮治,彻底清除牙石等局部刺激物;龈袋冲洗、上药。
    (2)进行口腔卫生宣教,让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1个月后再酌情进行下前牙翻瓣术,以消除牙周袋。
    (4)全身应用抗菌药和局部药物治疗联合使用。
    (5)术后定期复查,维护疗效。

  • 第16题:

    女性,15岁。主诉:前牙唇侧牙龈较韧的增生肥大1年。(病例题)


    正确答案:1.初步诊断
    增生性牙龈炎。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A.牙龈肿大有无诱因,发病是否缓慢,龈乳头和龈缘是否都肥大。B.肥大牙龈有无疼痛,质地是否硬而富有弹性。C.伴随症状:有无刺激性出血及是否能自止,有无口臭。D.全身情况: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②诊疗经过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否做过相应检查和治疗等。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②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其他部位出血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的疾病
    (1)药物性牙龈增生有长期服药史,龈乳头呈球状、结节状等,牙龈增大而相连,严重者可盖住部分牙面甚至增生至缘。质硬不易出血,无痛。
    (2)白血病性牙龈肥大牙龈肥大呈进行性,可波及附着龈及覆盖部分牙冠。牙龈肿胀、点彩消失、苍白色或深紫色。牙龈有明显出血倾向,且不易止住。
    (3)牙龈纤维瘤病有家族史,牙龈增生范围广,可累及附着龈,以上颌磨牙腭侧最重,增生的牙龈可覆盖部分或全部牙冠。增生之牙龈颜色正常、坚韧、光滑,点彩明显,不易出血,无痛。
    (4)浆细胞性肉芽肿少见,病因不明。发生于多个牙或全口牙,颊、舌侧均可受累。牙龈鲜红,肿大,松软脆弱,半透明状,极易出血。可有牙松动、移位,合并感染时有溢脓和口臭。

  • 第17题:

    女性,29岁。主诉:唇及颊黏膜溃疡7天。(病例题)


    正确答案:1.初步诊断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病损有无诱因,有无周期性,发病缓慢还是急骤。
    B.病损症状及病程。
    C.伴随症状:口腔黏膜其他部位及皮肤有无类似病损。
    D.全身情况: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否做过相应检查和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的疾病在发病年龄、发作情况、病损特点、病因四方面与癌性溃疡、结核性溃疡、坏死性涎腺化生、重型口疮与创伤性溃疡进行鉴别。

  • 第18题:

    男性,23岁。主诉:下前牙牙龈出血1个月。检查:见下前牙舌侧牙石多,龈组织肿胀。(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下前牙慢性牙龈炎。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牙龈出血为自发性还是刺激引起,出血量的多少,出血能否自行停止等。
    B.伴随症状:局部牙龈有无肿胀、疼痛等伴发症状,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或黏膜有无出血或其他异常表现。
    C.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无做过检查和相应的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病症有关的其他病史:如应用某些抗凝血药物治疗冠心病和血栓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
    (1)急性坏死性龈炎发病急,病程短。表现为龈乳头或龈缘的坏死、溃疡、出血和疼痛,有时有自发性出血。患者常有腐败性口臭。本病的发生与口腔卫生不良、精神紧张或过度疲劳等因素有关。
    (2)维生素C缺乏病该病早期可出现牙龈出血,另外还伴有牙龈肿胀,边缘糜烂及形成溃疡、牙槽骨也可萎缩、牙齿脱落。全身表现为坏血病。
    (3)血液病牙龈有广泛的自发性出血,出血量多,有时不易止住,较常见的有急性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粒性白细胞减少症等。这类患者往往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病损表现。(4)肿瘤有些生长在牙龈上的肿瘤,如血管瘤、早期牙龈癌等也较易出血。但牙龈除了出血表现外还可见龈组织的其他病损改变。

  • 第19题:

    问答题
    男性,23岁。主诉:下前牙牙龈出血1个月。检查:见下前牙舌侧牙石多,龈组织肿胀。(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下前牙慢性牙龈炎。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牙龈出血为自发性还是刺激引起,出血量的多少,出血能否自行停止等。
    B.伴随症状:局部牙龈有无肿胀、疼痛等伴发症状,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或黏膜有无出血或其他异常表现。
    C.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无做过检查和相应的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病症有关的其他病史:如应用某些抗凝血药物治疗冠心病和血栓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
    (1)急性坏死性龈炎发病急,病程短。表现为龈乳头或龈缘的坏死、溃疡、出血和疼痛,有时有自发性出血。患者常有腐败性口臭。本病的发生与口腔卫生不良、精神紧张或过度疲劳等因素有关。
    (2)维生素C缺乏病该病早期可出现牙龈出血,另外还伴有牙龈肿胀,边缘糜烂及形成溃疡、牙槽骨也可萎缩、牙齿脱落。全身表现为坏血病。
    (3)血液病牙龈有广泛的自发性出血,出血量多,有时不易止住,较常见的有急性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粒性白细胞减少症等。这类患者往往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病损表现。(4)肿瘤有些生长在牙龈上的肿瘤,如血管瘤、早期牙龈癌等也较易出血。但牙龈除了出血表现外还可见龈组织的其他病损改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女性,31岁 。主诉:右下颌前牙根尖部黏膜反复肿胀流脓3个月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患者,女,35岁 。主诉:右下后牙相应根尖部反复肿胀流脓1月 。现病史:患者自1年前发现右下后牙龋坏,曾有进食冷热疼痛和自发性疼痛症状,近半年来患牙没有明显疼痛,但近1个月该牙相应根尖部软组织反复肿胀流脓数次 。检查:右下5牙面深龋露髓,牙冠颜色暗,探诊不敏感,牙周未探及牙周袋 。叩诊不适;患牙颊侧根尖部有一粟粒大小的乳头状牙龈窦道,挤之有脓液溢出;患牙无明显松动,冷热诊无反应 。X线片示:右下5根尖部有一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的透射阴影区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女性,31岁。主诉:右下颌前牙根尖部黏膜反复肿胀流脓3个月。(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右下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窦型)。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邻近牙齿有无牙体龋损、疼痛或松动,周围软组织有无肿胀疼痛。
    B.肿胀流脓前有无其他临床表现,流脓处有无溃疡,脓液中是否有肉芽组织。
    C.伴随症状:邻近牙齿有无松动及咬合不适,周围软组织或骨组织有无肿胀、疼痛等症状。
    D.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
    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无做过检查和相应的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病症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邻近牙或骨组织外伤或手术治疗史。有无局部放射治疗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因该患者病变部位明确,很容易排除某些疾病,如牙周组织炎症、腮腺炎、特异性感染引起的窦道、先天性瘘管或窦道等。
    (1)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于下颌,瘘口可以发生在下颌任何部位的黏膜或皮肤上,也常发生于死骨形成的部位。瘘口排出的脓液多并有较多的肉芽组织,用探针从瘘口探入可探及粗糙的骨面。结合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和X线片显示的骨质破坏可做出诊断。
    (2)放射性骨坏死病变部位有大剂量放射治疗史,患者多有持续性剧痛,瘘口肉芽不多,瘘口处常可见到暴露的骨面或可用探针触及粗糙的骨面。此种窦道多长期存在,对治疗反应差。
    (3)损伤性窦道有局部外伤史,若伤口内有异物存留,可造成经久不愈的流脓窦道。瘘口处多有感染的肉芽组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女性,38岁。主诉:下唇反复红斑、糜烂、渗血及结痂3年余。检查:下唇唇红部椭圆形损害,被覆痂皮,损害外围可见呈放射状排列的短白纹,病损累及皮肤,黏膜皮肤界限模糊不清,损害周围有黑色素沉着。口腔其他部位及皮肤未见损害。(病例题)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
    盘状红斑狼疮。
    2.问诊内容
    (1)现病史
    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A.病损有无诱因,有无季节性,发病缓慢还是急骤,对光是否敏感。
    B.有无烧灼痛以及与病情的关系,有无瘙痒感。
    C.伴随症状:口腔黏膜其他部位及皮肤有无类似病史。D.全身情况:食欲、睡眠、体重变化等一般情况。②诊疗经过
    A.是否到医院就诊,有否做过相应检查和治疗等。
    B.治疗用药及效果如何。
    (2)相关病史
    ①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②与该病症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系统性红斑狼疮史等。
    3.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够围绕病情询问。
    4.需要鉴别的疾病
    (1)慢性唇炎
    糜烂型唇炎好友于下唇,以干燥脱屑、发痒、灼痛、渗出结痂为主,反复发作,持续不愈。可有白色条纹但非放射状,病损不超出唇红缘,无皮肤损害。
    (2)扁平苔藓
    唇部损害为不规则形状的白色条纹或斑块,不侵及皮肤,不引起唇红缘消失。皮肤损害呈对称性,四肢紫红色扁平丘疹,多角形,瘙痒。
    (3)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唇炎
    下唇多见,糜烂、渗出、淡黄色痂皮为主,阵发性奇痒是其典型症状。
    (4)多形红斑
    下唇好发,大面积糜烂,渗出多,唇部可形成厚血痂,无白色条纹。发病急、病程短、有自限性、易复发,疼痛明显,可有变应原接触史或诱因。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