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摩擦力。”相关问题
  • 第1题:

    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约束和约束反力


    答案:
    解析:
    1.约束物体位移时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现象。
    2.约束力 约束加给被约束物体的力称为约束力,也叫约束反力。

  • 第2题:

    简述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约束和约束反力。


    正确答案:1.约束物体位移时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现象。
    2.约束力约束加给被约束物体的力称为约束力,也叫约束反力。

  • 第3题:

    简述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粘结力。


    正确答案:粘结力:指粘结剂与被粘接物体界面上分子间的结合力。
    影响粘结力的因素:
    1.与粘结面积成正比。
    2.与粘结厚度成反比。
    3.适当的粗糙度。
    4.清洁。
    5.粘结剂稠度。

  • 第4题:

    以下关于全冠固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全冠固位力主要来自摩擦力和粘接力
    • B、摩擦力是最主要的固位力
    • C、摩擦力与修复体和预备体的密合度无关
    • D、全冠的牙合面形态与固位无关
    • E、预备体的颊舌径与固位有关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使固定修复体固位的主要固位力是()

    • A、摩擦力
    • B、榫力
    • C、粘着力
    • D、摩擦力和粘着力
    • E、榫力和摩擦力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问答题
    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粘结力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临床上常用的固位形。

    正确答案: 1.环抱固位形是冠修复最基本的固位形式,其特点是固位力强,牙体切割表浅,对牙髓影响小,提供粘结面积大。
    2.钉洞固位形是深入牙体内的一种较好的固位形式。钉洞的要求:
    (1)深度:1.5~2mm。
    (2)直径:1mm。
    (3)分布:两个以上,越分散越好。
    (4)位置:靠近釉牙本质界的牙本质内。
    (5)方向:与人造冠的就位道平行。
    (6)钉的表面形态:螺纹状的好。
    3.沟固位形是凹入牙体表面的半圆形固位形式。
    (1)深度:1mm。
    (2)长度:尽量长。
    (3)方向:两个以上者要彼此平行且与就位道一致。
    4.洞固位形
    (1)深度:洞深应该在2mm以上。
    (2)底平:应将洞底预备成平面。
    (3)壁直:洞形所有轴壁应与就位道一致,无倒凹,相互平行,若敞开2°~5°。
    (4)鸠尾固位形:可防止修复体水平脱位,鸠尾峡宽度:前磨牙为颊舌尖宽度的1/2,磨牙为颊舌尖宽度的1/3。
    (5)洞缘斜面:洞缘斜面的预备一般是沿洞面角做成45°的斜面,其宽度一般为1~2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非螺旋体抗原试验的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

    正确答案: 非螺旋体抗原试验是辅助诊断梅毒的一种试验,即用牛心肌类脂作为抗原,测定病人血清中的反应素。梅毒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是特异性的IgA与IgM混合抗体,能与生物组织(如牛心肌)中的类脂抗原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反应,目前国内较常使用USR法,用于初筛,一期梅毒阳性率约为70%,二期梅毒为100%,三期梅毒的阳性率较低。由于本试验所用抗原是非特异性的,在某些非梅毒性疾病也可出现阳性反应。因此,在结果分析时应于注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约束和约束反力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固位是指口腔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时,能抵御各种作用力而不发生移位和脱落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摩擦力。

    正确答案: 是两个相互接触而又相互运动或有运动趋势的物体间所产生的作用力。增加摩擦力的措施:1.增加正压力如增加人造冠与预备体表面紧密接触;增加接触面积(有一定高度)。2.增加表面粗糙度。3.预备体的几何形状要规范,如:聚拢度为2°~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


    答案:
    解析:
    固位是指口腔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时,能抵御各种作用力而不发生移位和脱落的能力。

  • 第14题:

    简述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固位是指口腔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时,能抵御各种作用力而不发生移位和脱落的能力。

  • 第15题:

    简述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临床上常用的固位形。


    正确答案: 1.环抱固位形是冠修复最基本的固位形式,其特点是固位力强,牙体切割表浅,对牙髓影响小,提供粘结面积大。
    2.钉洞固位形是深入牙体内的一种较好的固位形式。钉洞的要求:
    (1)深度:1.5~2mm。
    (2)直径:1mm。
    (3)分布:两个以上,越分散越好。
    (4)位置:靠近釉牙本质界的牙本质内。
    (5)方向:与人造冠的就位道平行。
    (6)钉的表面形态:螺纹状的好。
    3.沟固位形是凹入牙体表面的半圆形固位形式。
    (1)深度:1mm。
    (2)长度:尽量长。
    (3)方向:两个以上者要彼此平行且与就位道一致。
    4.洞固位形
    (1)深度:洞深应该在2mm以上。
    (2)底平:应将洞底预备成平面。
    (3)壁直:洞形所有轴壁应与就位道一致,无倒凹,相互平行,若敞开2°~5°。
    (4)鸠尾固位形:可防止修复体水平脱位,鸠尾峡宽度:前磨牙为颊舌尖宽度的1/2,磨牙为颊舌尖宽度的1/3。
    (5)洞缘斜面:洞缘斜面的预备一般是沿洞面角做成45°的斜面,其宽度一般为1~2mm。

  • 第16题:

    关于桩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桩越长固位越好
    • B、固位力取决于摩擦力和粘结力
    • C、桩冠修复后,减少根尖病的发生
    • D、修复前必须行完善的根充
    • E、可作固定桥的固位体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简述非螺旋体抗原试验的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


    正确答案:非螺旋体抗原试验是辅助诊断梅毒的一种试验,即用牛心肌类脂作为抗原,测定病人血清中的反应素。梅毒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是特异性的IgA与IgM混合抗体,能与生物组织(如牛心肌)中的类脂抗原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反应,目前国内较常使用USR法,用于初筛,一期梅毒阳性率约为70%,二期梅毒为100%,三期梅毒的阳性率较低。由于本试验所用抗原是非特异性的,在某些非梅毒性疾病也可出现阳性反应。因此,在结果分析时应于注意。

  • 第18题:

    单选题
    使固定修复体固位的主要固位力是()
    A

    摩擦力

    B

    榫力

    C

    粘着力

    D

    摩擦力和粘着力

    E

    榫力和摩擦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摩擦力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临床上常用的固位形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约束和约束反力。

    正确答案: 1.约束物体位移时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现象。
    2.约束力约束加给被约束物体的力称为约束力,也叫约束反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粘结力。

    正确答案: 粘结力:指粘结剂与被粘接物体界面上分子间的结合力。
    影响粘结力的因素:
    1.与粘结面积成正比。
    2.与粘结厚度成反比。
    3.适当的粗糙度。
    4.清洁。
    5.粘结剂稠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牙体缺损修复时,修复体的固位力主要依靠(  )。
    A

    摩擦力和约束力

    B

    摩擦力、约束力和粘结力

    C

    粘结力和约束力

    D

    摩擦力和固位力

    E

    固位力和抗折力


    正确答案: E
    解析:
    使人造冠、固定桥获得固位的主要固位力有约束反力、摩擦力和粘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