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从死亡和非致死性MI来看,两种方法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如果把靶血管重建率(TVR)也作为联合终点如MACCE(死亡、非致死性卒中、非致死性心梗和重复干预)的一部分(同样重要)的话,支架置入略逊于搭桥手术。最近报道了3个研究:
1.ARTS研究(动脉再通治疗研究)入选了1205名患者。这里,CABG组联合终点MACCE的发生率是87.8%,支架置入组是73.8%。
2.在ERACI研究中从2759名患者中随机入选了450名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有ACS。在这个人群中,置入支架组的无MI生存率优于CABG。但PCI组患者的TVR率更高。
3.在SOS研究中,988名患者被随机分入CABG(500名患者)和PTCA支架组(488名患者)。在2.02年的随访后,CABG组的死亡率更低(1.2%vs4.1%),联合终点(死亡和有Q波的心梗)的发生率在两组相似(9.6%vs9.3%),手术组TVR率更低(5.8%vs20.3%)。
更多“对多血管病变哪种治疗更好:支架还是CABG?”相关问题
  • 第1题: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的适应证中,正确的是

    A、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引起的冠脉急性闭塞

    B、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引起的成形处有血栓

    C、左主干病变无保护措施暂不宜行冠状动脉成形术者

    D、病变血管直径>1.5mm

    E、冠脉多支病变


    参考答案:A

  • 第2题:

    下肢动脉造影中能更好地观察病变的技术是

    A、步进技术

    B、旋转造影

    C、三维重建

    D、类CT

    E、虚拟支架


    参考答案:A

  • 第3题:

    与药物支架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是()

    A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B支架贴壁不良

    C糖尿病(肾功能不全)

    D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E小血管或分叉病变介入治疗


    A,B,C,D

  • 第4题: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系应用金属支架支撑于病变的冠状动脉内壁,使狭窄或塌陷的血管壁向外扩张的技术。支架植入后,新生的内皮细胞逐渐覆盖于支架表面,最终支架被完全包埋于血管壁内,支撑血管保持开放状态。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血管炎病急性期、危重者辅助治疗中多应用()

    • A、血液透析
    • B、保肝治疗
    • C、支架置放
    • D、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 E、介入治疗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下列哪种操作属于非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范畴()。

    • A、肾动脉扩张术
    • B、肾囊肿穿刺治疗
    • C、内科性肾切除
    • D、肾动脉血管内支架留置术
    • E、肾外伤出血栓塞治疗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有关血管内支架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凡能行球囊成形术的部位均可置入支架治疗
    • B、支架成形术疗效通常优于单纯球囊成形术
    • C、自扩式和球扩式支架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两类支架
    • D、覆膜支架的应用,使支架由原来的只治疗狭窄-闭塞性病变,发展到能治疗动脉瘤等血管扩张性病变
    • E、支架置入后对于血管是一种异源物质,可刺激血管引起反应性增生,使其再狭窄的概率仍然较高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判断题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系应用金属支架支撑于病变的冠状动脉内壁,使狭窄或塌陷的血管壁向外扩张的技术。支架植入后,新生的内皮细胞逐渐覆盖于支架表面,最终支架被完全包埋于血管壁内,支撑血管保持开放状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支架技术是治疗血管堵塞的有效手段。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关于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策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选择PCI还是CABG,取决于冠脉病变的范围、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发生的外科手术风险,更重要的是要看患者自身的意愿

    B、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CABG和PCI理想的手术时机是不同的,尽早行PCI可以获得更大的益处,而CABG则应在内科治疗稳定几天后做会获益最大

    C、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果仍有缺血进行性征兆,左主干十三支病变,患者SYNTAX评分≥33,体外循环并行不停跳下行CABG

    D、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果没有缺血进行性征兆,三支病变,等30天手术是最佳策略,手术风险随着心梗发病与CABG的时间间隔延长而降低

    E、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果没有缺血进行性征兆,三支病变,等2~3天手术是最佳策略,手术风险随着心梗发病与CABG的时间间隔延长而降低


    参考答案:BCE

  • 第11题: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的适应证中,正确的是

    A.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引起的冠脉急性闭塞
    B.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引起的成形处有血栓
    C.左主干病变无保护措施暂不宜行冠状动脉成形术者
    D.病变血管直径>1.5mm
    E.冠脉多支病变

    答案:A
    解析:
    (1) 由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引起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由内膜撕 裂所致,支架可撑开血管,粘合内膜。(2) 冠状动脉成形术疗效不佳或术后发生狭窄。

  • 第12题:

    对多血管病变哪种治疗更好:支架还是CABG?


    正确答案: 从死亡和非致死性MI来看,两种方法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如果把靶血管重建率(TVR)也作为联合终点如MACCE(死亡、非致死性卒中、非致死性心梗和重复干预)的一部分(同样重要)的话,支架置入略逊于搭桥手术。最近报道了3个研究:
    1.ARTS研究(动脉再通治疗研究)入选了1205名患者。这里,CABG组联合终点MACCE的发生率是87.8%,支架置入组是73.8%。
    2.在ERACI研究中从2759名患者中随机入选了450名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有ACS。在这个人群中,置入支架组的无MI生存率优于CABG。但PCI组患者的TVR率更高。
    3.在SOS研究中,988名患者被随机分入CABG(500名患者)和PTCA支架组(488名患者)。在2.02年的随访后,CABG组的死亡率更低(1.2%vs4.1%),联合终点(死亡和有Q波的心梗)的发生率在两组相似(9.6%vs9.3%),手术组TVR率更低(5.8%vs20.3%)。

  • 第13题:

    简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血管材料的选择。


    正确答案: 全动脉化旁路移植手术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1)乳内动脉:大部分CABG材料均选用乳内动脉进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首选旁路移植材料,其远期通畅率高于静脉桥。10年通畅率>90%。
    (2)大隐静脉:仍然是CABG术最常应用的血管材料,静脉桥远期通畅率低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3)桡动脉:桡动脉应用有增大的趋势,其远期效果优于大隐静脉,但次于乳内动脉。

  • 第14题:

    有关血管内支架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凡能行球囊成形术的部位均可置入支架治疗
    • B、支架成形术疗效通常优于单纯球囊成形术
    • C、自扩式和球扩式支架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两类支架
    • D、覆膜支架的应用,使支架由原来的只治疗狭窄一闭塞性病变,发展到能治疗动脉瘤等血管扩张性病变
    • E、支架置入后对于血管是一种异源物质,可刺激血管引起反应性增生,使其再狭窄的概率仍然较高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下述支架不能用作食管病变治疗的为()

    • A、Strecker支架
    • B、Wallstent支架
    • C、Ultraflex食管支架
    • D、Z形支架
    • E、Symphony支架

    正确答案:E

  • 第16题:

    单选题
    血管炎病急性期、危重者辅助治疗中多应用()
    A

    血液透析

    B

    保肝治疗

    C

    支架置放

    D

    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E

    介入治疗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多选题
    与药物支架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是()
    A

    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B

    支架贴壁不良

    C

    糖尿病(肾功能不全)

    D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E

    小血管或分叉病变介入治疗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