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6岁,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于2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PE://气尚平,两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2、3肋间Ⅱ–Ⅲ∕6SM,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固定分裂。胸片示肺门影增浓,肺动脉段凸出,心尖圆钝;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问题:1).该患儿的诊断是什么?(2分)2).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什么?(2分)3).请简要描述该疾病的血流动力学。(3分)

题目

患儿女,6岁,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于2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PE://气尚平,两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2、3肋间Ⅱ–Ⅲ∕6SM,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固定分裂。胸片示肺门影增浓,肺动脉段凸出,心尖圆钝;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问题:1).该患儿的诊断是什么?(2分)2).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什么?(2分)3).请简要描述该疾病的血流动力学。(3分)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2分)1.心超(2分)2.肺循环→肺静脉↑↓肺动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右心房←上、下腔静脉←体循环通过缺损口血流自左房向右房分流、再入右室,导致右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因而右室、右房增大,肺循环血流量增多,而左心室、主动脉及体循环血流量减少。(3分)
更多“患儿女,6岁,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于2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PE://气尚平,两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2、3肋间Ⅱ–Ⅲ∕6SM,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固定分裂。胸片示肺门影增浓,肺动脉段凸出,心尖圆钝;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大。问题:1).该患儿的诊断是什么?(2分)2).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什么?(2分)3).请简要描述该疾病的血流动力学。(3分)”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10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易感冒,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口狭窄,心脏听诊可发现

    A、胸骨左缘第2肋间机器样杂音

    B、心尖区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C、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减弱

    D、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杂音

    E、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


    参考答案:C

  • 第2题:

    2岁女孩,体检发现胸骨左缘2~4肋间听到2~3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伴固定性分裂。该患儿的诊断是

    A:动脉导管未闭
    B:房间隔缺损
    C:室间隔缺损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瓣狭窄

    答案:B
    解析:
    房间隔缺损的症状随缺损大小而有区别。缺损小可无症状,多数患儿听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能出现不受呼吸影响的第二心音固定分裂。

  • 第3题:

    5岁患儿,自幼青紫,有蹲踞现象, 胸片示肺血少。
    患儿的听诊特点是
    A.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2?3级 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 二心音减弱
    B.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2?3级 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 二心音亢进
    C.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2?3级 收缩期反流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 二心音亢进
    D.胸骨左缘第1?2肋间闻及机器样 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
    E.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2?3级 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 二心音固定分裂


    答案:A
    解析: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来闭均系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 病,无青紫,肺血增多。法洛四联症的听诊特点是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2~3级收缩期 喷射性杂音,其杂音产生是由于肺动脉瓣狭窄,杂音的响度取决于肺动脉狭窄的程度,狭窄 重,流经肺动脉的血少,杂音则轻而短。

  • 第4题:

    患儿男,4岁,因发现心脏杂音2年入院。2年前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常有肺炎史,无青紫情况。PE://口唇红,气平,两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2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伴固定分裂。心电图示电轴右偏,V1呈rsR’型,右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大。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1分)2.进一步的检查有哪些?(1分)3.该疾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3分)4.该疾病胸部X线检查有何特点?(2分)


    正确答案: 1.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2.心超、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心导管检查3.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左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肺静脉肺动脉↑↑通过房间隔缺损血流从左心房向右心房分流。右心房接受腔静脉回流血量加上左房分流的血量,导致右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进入肺循环的血流量增加,渐有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室、右心房压力升高更明显。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的血流量下降,体循环血流量减少。4.右心房及右心室均可扩大,肺动脉段突出明显,肺门血管影增粗,搏动强烈。

  • 第5题:

    患儿7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体检:体格瘦小,无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6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呈固定分裂。X线胸部透视示肺门增大,可见搏动,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电图V1导联呈rsR’型。可能的诊断是()

    • A、风湿性心脏病
    • B、室间隔缺损
    • C、房间隔缺损
    • D、动脉导管未闭
    • E、肺动脉狭窄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患儿女,3岁,生后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于2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PE://气尚平,两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2、3肋间Ⅲ-Ⅳ∕6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胸片示肺门影增浓,肺动脉段凸出,心影略增大;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右心室略肥大。1.该患儿的诊断(2分)2.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1分)3.该疾病的血流动力学(4分)


    正确答案: 1.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1分),合并肺动脉高压?(1分)2.心超(1分)3.左心房←肺静脉←肺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肺动脉←右心室↓体循环通过动脉导管血流自主动脉向肺动脉分流、再入肺循环,回到左房,舒张期入左室,导致左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因而左室、左房增大。(2分)由于分流肺循环血流量增多,体循环血流量减少(1分)。肺循环血流量增多,渐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1分)

  • 第7题:

    患儿7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体检:体格瘦小,无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6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呈固定分裂。X线胸部透视示肺门增大,可见搏动,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电图V导联呈rsR’型。可能的诊断是()

    • A、风湿性心脏病
    • B、室间隔缺损
    • C、房间隔缺损
    • D、动脉导管未闭
    • E、肺动脉狭窄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患儿3岁,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Ⅱ~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固定分裂,ECG示右心室增大。诊断考虑()

    • A、动脉导管未闭
    • B、室间隔缺损
    • C、房间隔缺损
    • D、肺动脉狭窄
    • E、法洛四联症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患儿7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体检:体格瘦小,无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6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呈固定分裂。X线胸部透视示肺门增大,可见搏动,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电图V1导联呈rsR’型。可能的诊断是()
    A

    风湿性心脏病

    B

    室间隔缺损

    C

    房间隔缺损

    D

    动脉导管未闭

    E

    肺动脉狭窄


    正确答案: A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先天性心脏病特点的理解。错选率不高,约10%。错选答案主要是B室间隔缺损。解题分3步,第一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因为题中所给资料并无任何一点涉及风湿热的临床表现,故考虑为风湿性心脏病的可能性不大;第二步:进行分型。
    由题目条件知,患儿无发绀,且有体循环血量减少的表现(体格瘦小)和肺循环血量增多(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和肺动脉压力增高的表现(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肺门增大,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因此,患儿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性大;第三步:区分出具体为哪种先天性心脏病。
    由题目中杂音位置和性质(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6收缩期杂音,及第二心音固定分裂),心脏大小改变(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和特征性心电图变化(V导联呈rSR’型)均符合房间隔缺损。错选答案B的原因在于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均有相似之处。但是室间隔缺损的杂音位置应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且不应有右心房增大。

  • 第10题:

    单选题
    患儿6岁。临床无症状,自幼发现心脏有杂音。经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下列哪项体检最有诊断意义()
    A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增强,固定分裂

    B

    心尖搏动增强

    C

    右心室增大、心前区隆起

    D

    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E

    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单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患儿的听诊特点是( )

    A.胸骨左缘2~3肋间2~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

    B.胸骨左缘2~3肋间2~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C.胸骨左缘3~4肋间3~4/6级收缩期反流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D.胸骨左缘1~2肋间机器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

    E.胸骨左缘2~3肋间2~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固定分裂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患儿7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易患支气管炎,少活动。体检:体格瘦小,无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6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呈固定分裂。×线胸部透视示肺门增大,可见搏动,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心电图V导联呈rsR’型。可能的诊断是

    A.风湿性心脏病
    B.室间隔缺损
    C.房间隔缺损
    D.动脉导管未闭
    E.肺动脉狭窄

    答案:C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先天性心脏病特点的理解。错选率不高,约10%。错选答案主要是B室间隔缺损。解题分三步,第一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因为题中所给资料并无任何一点涉及风湿热的临床表现,故考虑为风湿性心脏病的可能性不大;第二步:进行分型。由题目条件知,患儿无发绀,且有体循环血量减少的表现(体格瘦小)和肺循环血量增多(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和肺动脉压力增高的表现(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肺门增大,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膨隆),因此,患儿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性大;第三步:区分出具体为哪种先天性心脏病。由题目中杂音位置和性质(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Ⅲ/6收缩期杂音,及第二心音固定分裂),心脏大小改变(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和特征性心电图变化(V导联呈rSR"型)均符合房间隔缺损。错选答案B的原因在于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均有相似之处。但是室间隔缺损的杂音位置应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且不应有右心房增大。

  • 第13题:

    5岁患儿,自幼青紫,有蹲踞现象,X线胸片示肺血少。
    患儿的听诊特点是
    A.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2/6至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
    B.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2/6至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C.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2/6至3/6级收缩期反流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D.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可闻及机器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
    E.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2/6至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固定分裂


    答案:A
    解析:
    (答案:A)法洛四联症为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典型症状为青紫,一般在1岁内出现青紫、杵状指和蹲踞位,X线胸片示肺血减少。肺动脉狭窄时可有青紫、肺血少,青紫一般出现的晚,没有蹲踞现象。右位心一般无临床症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均系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无青紫,肺血增多。法洛四联症的听诊特点是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2/6级至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其杂音产生系肺动脉瓣狭窄所致,杂音的响度取决于肺动脉狭窄的程度,狭窄重,流经肺动脉的血少,杂音则轻而短。流经肺动脉血少,也影响肺动脉第二音,使其减弱或消失。因肺动脉狭窄,右心室压力负荷加重,产生右心室肥厚。

  • 第14题:

    患儿男,17个月,出生后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2天前发热咳嗽,今气促烦躁不安,尿量少。PE://R68次∕min,P172次∕min,口唇青紫,两肺细湿罗音,于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Ⅳ∕6SM,P2亢进,可触及震颤,腹部软,肝肋下3cm,脾肋下未及。双足背轻度浮肿。血常规WBC10.0×109/L,中性42%,淋巴58%,Hb115g/L,PLT136×109/L;CRP7㎎/L;胸片示肺门影增浓,两肺散在斑片影,肺动脉段凸出,左右心室增大。试题:1)该患儿的诊断是什么?2)对诊断有意义的检查项目是什么?3)简述治疗方案。


    正确答案: 1)该患儿的诊断(3分)急性支气管肺炎(病毒性?),(1分)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1分)、急性心力衰竭(1分)。2)对诊断有意义的检查项目(1分)心超(0.5分)、病原学(0.5分)3)治疗方案(3分)肺炎一般治疗(0.5分)、病原治疗(1分),镇静、吸氧、控制液量、强心、利尿、扩血管(1.5分)。

  • 第15题:

    男孩,3岁,经常反复呼吸道感染,体格检查发现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有Ⅱ~Ⅲ级收缩期杂音,无震颤,P2亢进伴固定分裂。胸透示肺门血管增粗,搏动强烈,右心室饱满。心电图示电轴右偏,V呈Res型。根据其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表现为()

    • A、右心房、右心室增大
    • B、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 C、左心房、右心房增大
    • D、左心室、右心室增大
    • E、右心室、肺动脉增大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4岁小儿,胸骨左缘3~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胸片示左、右心室扩大,肺血管影增多。该患儿存在()

    • A、室间隔缺损
    • B、法洛四联症
    • C、肺动脉狭窄
    • D、房间隔缺损
    • E、动脉导管未闭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男孩,3岁。经常反复呼吸道感染,体格检查发现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有Ⅱ~Ⅲ级收缩期杂音,无震颤,P2亢进伴固定分裂。胸透示肺门血管增粗,搏动强烈,右心室饱满。心电图示电轴右偏,V1呈Rsr’型。根据其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表现为()

    • A、右心房、右心室增大
    • B、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 C、左心房、右心房增大
    • D、左心室、右心室增大
    • E、右心室、肺动脉增大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患儿6岁。临床无症状,自幼发现心脏有杂音。经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下列哪项体检最有诊断意义()

    • A、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增强,固定分裂
    • B、心尖搏动增强
    • C、右心室增大、心前区隆起
    • D、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 E、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单一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男性,10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易感冒,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口狭窄,心脏听诊可发现()
    A

    胸骨左缘第2肋间机器样杂音

    B

    心尖区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C

    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减弱

    D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杂音

    E

    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