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某:女:22岁。 初诊日期,1984年9日20日。患眩晕一年,每以劳累即发,月经来潮加重。由于迁延未治,半年后眩晕转变为时时作眩,神疲懒动,面色(白光)白,饮食减少,大便溏薄,两脉沉细无力。就诊于某医院。医者诊为气血亏虚之眩晕,以双补气血的归脾汤治疗,半月后眩晕好转。但月经来潮之后,淋漓不断,并有大便时脱肛。再次来诊。 病例分析要求: ①该患病变分几期?各期应诊为何病何型? ②分析来诊时病因病机。 ③来诊时以何法,何方治之为宜?

题目

葛某:女:22岁。 初诊日期,1984年9日20日。患眩晕一年,每以劳累即发,月经来潮加重。由于迁延未治,半年后眩晕转变为时时作眩,神疲懒动,面色(白光)白,饮食减少,大便溏薄,两脉沉细无力。就诊于某医院。医者诊为气血亏虚之眩晕,以双补气血的归脾汤治疗,半月后眩晕好转。但月经来潮之后,淋漓不断,并有大便时脱肛。再次来诊。 病例分析要求: ①该患病变分几期?各期应诊为何病何型? ②分析来诊时病因病机。 ③来诊时以何法,何方治之为宜?


相似考题
更多“葛某:女:22岁。 初诊日期,1984年9日20日。患眩晕一年,每以劳累即发,月经来潮加重。由于迁延未治,半年后眩晕转变为时时作眩,神疲懒动,面色(白光)白,饮食减少,大便溏薄,两脉沉细无力。就诊于某医院。医者诊为气血亏虚之眩晕,以双补气血的归脾汤治疗,半月后眩晕好转。但月经来潮之后,淋漓不断,并有大便时脱肛。再次来诊。 病例分析要求: ①该患病变分几期?各期应诊为何病何型? ②分析来诊时病因病机。 ③来诊时以何法,何方治之为宜?”相关问题
  • 第1题:

    时时眩晕,面白少神,便溏下坠,脉细无力。治法宜选

    A.

    B.

    C.

    D.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治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的是

    A、眩晕而见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

    B、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C、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

    D、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

    E、恶寒发热,头痛,项强,周身不适


    正确答案:B

  • 第3题:

    王某,男,40岁,呕吐时作时止已一年,现每因劳累之后,即眩晕作呕,喜暖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大便稀溏,舌质淡,脉濡弱。应诊断为下列何种病证

    A.脾胃虚寒型呕吐
    B.脾气虚型虚劳
    C.以上均不是
    D.脾胃虚寒型胃病
    E.脾胃虚寒型眩晕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董某,女,54岁。 初诊日期:1983年10月15日。由于操劳过度,复因情志惊恐所伤,逐渐酿成心悸胆怯,多虑善忧之病,失眠健忘,精神不易集中,疲乏无力,倦怠嗜卧,请某医师诊治,查舌质淡、苔白,两脉弦细,调治三周病愈。 病例分析要求: ①分析病因病机。 ②诊为何病何型? ③证候分析。


    正确答案: 分析关注点
    ①病因病机:操劳过度又为情志惊恐所伤,心脾胆气俱虚,心失所养,神不守舍,脾失健运发为上述症状。
    ②诊断:1:心悸,心血不足型。2:郁症,心脾两虚型。3:证侯分析:由于操劳和惊恐所伤,心胆气虚,心神失养,则心悸胆怯。由于操劳和情志所伤,心脾两虚,心脑失养而有失眠健忘,思想不易集中,疲乏无力,倦怠嗜卧,此为脾虚所致。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为心、胆、脾、俱虚之象。

  • 第5题:

    纪某,男,18岁。 初诊日期:1983年7月29日。一周前,外感风热,开始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后转为咳嗽,胸痛,咳吐黄痰。由于失治,来诊前发展为发热胸闷,肌肤灼人,牙关紧闭,项背强直,角弓反张,两手挛急遂前来诊治。 病例分析要求: ①病者先后均患何病何型? ②试述病情演变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病因病机如何? ③来诊时应以何法、何方治疗?


    正确答案: ①病者初犯风热感冒,后患风热咳嗽,来诊前所患为热甚至痉。
    ②该患的病情演变共分三个阶段,最初阶段的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侵犯肺卫,气机郁滞,肺失宣降。后发为咳嗽的病因病机是:邪入中阳明气分,热伤津液,筋脉失养。
    ③来诊时病属热甚发痉,治以泄热存阴,用增液承气汤治疗

  • 第6题:

    鲍某:女,38岁。 初诊日期:1983年12月7日。一年前,因外伤失血较多,发生头痛头晕,心悸怔忡。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每月月经来潮前后则头痛加重。此次来诊,证见头空痛,眩晕耳鸣,须卧床休息,伴有腰膝酸软,全身无力,并有白带,舌质略红,两脉细弱无力,根据脉证,调治二个月后,病情告愈。 病例分析要求: ①该患一年前患何病何型?来诊时又应诊为何病何型? ②分析来诊时病机。 ③以何法何方治疗为宜。


    正确答案: 分析关注点
    ①该患一年前所病当诊断为头痛,属气血亏虚型,来诊前也属头痛,是肾虚型。
    ②分析来诊时病机:一年前发生外伤失血,失血则气血亏虚,脑府失养,发为头痛;由于迁延失治,日久使其肾虚,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府失于滋养,故发展为头空痛。
    ③以养阴补肾,兼补气补血之法,用大补元煎合八珍汤治疗为宜。

  • 第7题:

    黄某,女,32岁。 初诊日期:1985年12月6日。长期心情抑郁,自觉心悸头眩,夜间少寐,心烦易怒。一年前有月经不调,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饮食减少,近期诸症加重,前来诊治。 病例分析要求: ①病者患有几种病症?应诊为何病何型? ②选择何法,何方治疗?


    正确答案: 分析关注点
    ①病者从临床表现上,患有五种病症,即眩晕、心悸、少寐、月经不调、郁证。但在诊断上,应该根据病因病机来诊断,因长期心情抑郁,故诊为郁证,阴虚火旺型。病者虽然临床症状表现很多,有的表现可独成一病,如心悸、头眩等,但到底诊为何病,应根据病史、病因病机全面考虑。本病人长期心情抑郁,先郁而后生他病,故诊断该是郁证为妥。正如<<丹溪心法>>所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②治法为滋阴清热,镇心安神解郁;方用滋水清肝饮治疗为妥。

  • 第8题:

    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神疲懒言,纳差,舌淡,脉沉细无力。其证型是()。

    • A、肝阳上亢
    • B、气血亏虚
    • C、肾精不足
    • D、痰浊中阻
    • E、痰郁化火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某患,女,20岁。平素四末不温,畏寒喜暖,月经量少,经来腹痛。有血块,舌淡苔白,脉沉细。此系何证?并答出病机、治则、方药及方义分析。


    正确答案: 病名:血虚寒厥证
    病机:血虚受寒,寒凝血滞
    治则: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方药:当归12g、桂枝9g、细辛3g、芍药9g、甘草6g、通草6g、大枣4枚
    方义分析:当归、芍药养血,桂枝、细辛温通散寒,通草通经脉,大枣补血,甘草调和诸药。

  • 第10题:

    患者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心悸少寐,面色苍白,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 A、归脾汤
    • B、大定风珠
    • C、温胆汤
    • D、天麻钩藤饮
    • E、左归丸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刘某,女,40岁。素患眩晕,发则旋转不定,恶心欲呕。近日眩晕复发,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治宜何方:()
    A

    补中益气汤

    B

    归脾汤

    C

    参苓白术散

    D

    二至丸

    E

    天王补心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王×,男,40岁,呕吐时作时止已一年,现每因劳累之后,即眩晕作呕,喜暖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光 白,大便稀溏,舌质淡,脉濡弱。应诊断为下列何种病证?(  )
    A

    脾胃虚寒型眩晕

    B

    脾胃虚寒型胃痛

    C

    脾胃虚寒型呕吐

    D

    脾气虚型虚劳

    E

    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李某,男,50岁。呕吐时作时止E,1年,现每于劳累之后,即眩晕作呕,喜暖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大便溏薄,舌质淡,脉虚。应诊断为下列何种病症

    A.脾胃虚寒型眩晕

    B.脾胃虚寒型呕吐

    C.脾气虚型虚劳

    D.脾胃虚寒型胃痛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王某,男,40岁,呕吐作时止已一年,现每因劳累之后.即眩晕作呕,喜暖畏寒.四肢不温,面色苍白,大便稀溏,舌质淡,脉濡弱。应诊断为下列何种病证

    A.脾胃虚寒型眩晕

    B.脾胃虚寒型胃病

    C.脾胃虚寒型呕吐

    D.脾气虚型虚劳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C
    脾胃虚寒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嗳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水饮停聚,故痛不甚而泛吐清水。脾阳虚而寒盛者,则畏寒喜暖,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折,脉软弱或沉细,均为中虚有寒阳气不能输布之象。治宜温中散寒。

  • 第15题:

    李某,女,38岁。一年来眩晕,劳累即发,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其病证诊断是

    A.厥证之血厥
    B.中风肝肾亏虚证
    C.眩晕气血亏虚证
    D.眩晕肾精不足证
    E.中风中经络之阴虚风动证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于某:女,58岁。 初诊日期:1984年7月18日。平素形体肥胖,口渴多饮。常有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食纳欠可。来诊时,头痛伴有眩晕,四肢沉重倦怠,麻木。医者视舌质较淡,苔白腻,诊其脉濡滑,从痰论治,药后获效。 病例分析要求: ①诊断分型? ②分析病因病机? ③分析用何治法,方药?


    正确答案: 分析关注点
    ①诊断:1:痰浊头痛。2:痰浊中阻眩晕。
    ②病因病机:素体肥胖且又多饮,湿浊中阻,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蒙敝清窍,故发为头痛眩晕。
    ③治法:化痰降逆,健脾和胃。方剂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

  • 第17题:

    吏某:男,28岁。 初诊日期:1984年8月30日。一年前患有遗精,每周遗精3至5次。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近半年来,自觉腰膝酸软,眩晕嗜卧,稍劳或活动后眩晕加重,神疲健忘。两耳似有蝉鸣,两脚沉重如脱,前来诊治。 病例分析要求: ①诊断何病何型? ②分析病因病机? ③本病阳虚,阴虚还应见何证?各如何治疗?


    正确答案: 分析关注点
    ①诊断:1:遗精,肾虚不藏型。2:眩晕,肾精不足型。
    ②病因病机:肾精不藏,阴虚火旺,干扰精室则遗精。遗精日久,精髓不充,不能上荣于脑,则发为眩晕。
    ③肾精不足的遗精,眩晕,尚有偏阳虚和阴虚的见证,偏阳虚者,还应见四肢不温,腰膝冷痛,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还应见五心烦热夜间盗汗,舌质红,脉弦细,偏阳虚,宜用补肾助阳之法,以右归丸加味治疗;偏阴虚、宜用补肾滋阴之法,以左归丸加味治疗。

  • 第18题:

    李某,女,二十五岁。初诊日期: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七日。半月前患半产,之后经血不断,自觉心中空虚而动,心神不安,夜寐不实,头目眩晕,倦怠乏力,做心电图和血常规检查,未发现任何病证,但自己却痛苦至极,请中医治疗。 病例分析要求: ①该患应诊为何病何型? ②分析该患病因病机。 ③选择正确治法和方剂。


    正确答案: 分析关注点
    ①该患应诊为:心悸:属心血不足型。
    ②因半产失血,之后又失于调理,导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脑失所营,神无所依,虑无所定,发为心悸。
    ③正确治法是: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剂选归脾汤加减治疗

  • 第19题:

    王某,男,40岁,呕吐时作时止已一年,现每因劳累之后,即眩晕作呕,喜暖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大便稀溏,舌质淡,脉濡弱。应诊断为下列何种病证()

    • A、脾胃虚寒型眩晕
    • B、脾胃虚寒型胃痛
    • C、脾胃虚寒型呕吐
    • D、脾气虚型虚劳
    • E、痰湿内停型呕吐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男,40岁,呕吐时作时止已一年,现每因劳累之后,即眩晕作呕,喜暖畏寒,四肢不温,面色发白,大便稀溏,舌质淡,脉濡弱。应诊断为下列何种病证()

    • A、脾胃虚寒型眩晕
    • B、脾胃虚寒型胃病
    • C、脾胃阳虚型呕吐
    • D、脾胃虚寒型虚劳
    • E、脾胃虚寒型泄泻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王某,男,40岁,呕吐时作时止已一年,现每因劳累之后,即眩晕作呕,喜暖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大便稀溏,舌质淡,脉濡弱。应诊断为下列何种病证()

    • A、脾胃虚寒型眩晕
    • B、脾胃虚寒型胃病
    • C、脾胃虚寒型呕吐
    • D、脾气虚型虚劳
    •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刘某,女,40岁。素患眩晕,发则旋转不定,恶心欲呕。近日眩晕复发,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治宜何方:()

    • A、补中益气汤
    • B、归脾汤
    • C、参苓白术散
    • D、二至丸
    • E、天王补心丹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单选题
    王某,男,40岁,呕吐时作时止已一年,现每因劳累之后,即眩晕作呕,喜暖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大便稀溏,舌质淡,脉濡弱。应诊断为下列何种病证()
    A

    脾胃虚寒型眩晕

    B

    脾胃虚寒型胃痛

    C

    脾胃虚寒型呕吐

    D

    脾气虚型虚劳

    E

    痰湿内停型呕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