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女,50岁,干部。 病史: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平时喜辛辣煎炒之品味及甜食,不爱运动。自诉四月前初因咳嗽,高烧,半个月,经治疗后咳嗽,发烧基本痊愈,但却逐渐出现烦渴多饮,日饮水量达4000ml左右,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干,脉洪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题目

周某,女,50岁,干部。 病史: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平时喜辛辣煎炒之品味及甜食,不爱运动。自诉四月前初因咳嗽,高烧,半个月,经治疗后咳嗽,发烧基本痊愈,但却逐渐出现烦渴多饮,日饮水量达4000ml左右,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干,脉洪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相似考题
更多“周某,女,50岁,干部。 病史: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平时喜辛辣煎炒之品味及甜食,不爱运动。自诉四月前初因咳嗽,高烧,半个月,经治疗后咳嗽,发烧基本痊愈,但却逐渐出现烦渴多饮,日饮水量达4000ml左右,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干,脉洪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其治法是A.温补肾阳,固摄肾精

    患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其治法是

    A.温补肾阳,固摄肾精

    B.滋补肾阴,固摄肾精

    C.双补阴阳,固摄肾精

    D.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E.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正确答案:D
    题中所提供的病例,应诊断为肺热津伤之消渴,其病机为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故治疗时宜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法。而A、B、C三法皆从肾论治,E法从胃论治,均与本病不相符。

  • 第2题:

    患者,男,58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其选方是

    A.玉女煎

    B.七味白术散

    C.六味地黄丸

    D.消渴方

    E.左归饮


    正确答案:D
    题中所提供的病例,应诊断为肺热津伤之消渴,其病机为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故治疗时宜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法。宜选用消渴方。

  • 第3题:

    王某,女,45岁,主因口渴多饮3月余来诊。烦渴多饮,尿频量多,口干舌燥,舌红,苔薄黄,脉洪数,治疗应首选何方药

    A.玉女煎
    B.消渴方
    C.六味地黄丸
    D.金匮肾气丸
    E.生脉饮

    答案:B
    解析:
    考点:
    1.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2.病因病机:(1)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可引发消渴。(2)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3)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4)消渴病日久,则易发生以下两种病变:一是阴损及阳,阴阳俱虚。二是病久入络,血脉瘀滞。
    3.临床表现:起病缓慢,以多尿、多饮、多食、倦怠乏力,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其证候特征。多食易饥,食量超出常人,但患者常感疲乏无力,日久则形体消瘦。但现代的消渴病患者,有的则在较长时间内表现为形体肥胖。变证百出: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腹痛、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
    4.辨证要点:(1)辨病位,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中消;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下消。(2)辨标本。(3)辨本证与并发症。
    5.治疗原则: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6.分证论治:(1)上消: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若肺热津亏,气阴两伤,用玉泉丸或二冬汤。(2)中消: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亦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对于脾胃气虚者,可用七味白术散。(3)下消:肾阴亏虚:滋阴补肾,润燥止渴,六味地黄丸。阴阳两虚:温阳滋阴,补肾固摄,金匮肾气丸。

  • 第4题:

    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宜选用


    A.六味地黄丸
    B.玉女煎
    C.羊肝丸
    D.消渴方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某男,53岁,干部。 病史:平时嗜食肥甘厚味,常酗酒,一年来出现多食易饥,但体重下降,两月之内体重下降12斤,近三个月来上症加重,并觉口渴欲饮,尿多,大便干结难解,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消渴(中消-胃热炽盛)
    分析:长期过食肥甘厚味酒醇,损伤脾胃,致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故多食易饥,口渴欲饮,大便干结难解;形失所养,则体重下降;脾虚转输不利,水谷精微下注,故尿多;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为内热炽盛之象。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药:玉女煎加味:生地15g生石膏30g知母12g麦冬12g牛膝10g川连3g栀子9g大黄5g玄参12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6题:

    王某,女,45岁,主因口渴多饮3月余来诊。烦渴多饮,尿频量多,口干舌燥,舌红,苔薄黄,脉洪数,治疗应首选何方药()

    • A、玉女煎
    • B、消渴方
    • C、六味地黄丸
    • D、金匮肾气丸
    • E、生脉饮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覃某,男,35岁,干部。 病史:平素喜食肥甘厚味及辛辣煎炒之品,不慎受邪之后出现发热恶寒,自服维C银翘片2天后,身热转甚,壮热不寒,胸痛胸满,咳吐浊痰,色黄浊,有腥臭味,伴汗出烦躁,咳嗽气急,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肺痈(成痈期)
    分析:感受外邪,入里化热,加之平素嗜食辛辣厚味,体内痰热偏盛,内外合邪,熏灼于肺,热壅血瘀,蕴毒成痈,肺气不利,则咳嗽气急,胸痛胸满,咳吐浊痰,色黄浊,有腥臭味;热毒内盛,蒸迫津液,故壮热不寒,汗出烦躁;灼伤阴津,故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蕴结之象。
    治法:清肺化痰消痈.
    方药: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芦根15g冬瓜仁15g桃仁10g薏苡仁15g黄芩10g黄连4g黄柏6g银花12g鱼腥草15g栀子9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8题:

    下列哪一项属于中消的典型主症()

    • A、多食善饥
    • B、尿频量多
    • C、烦渴多饮
    • D、口干舌燥
    • E、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正确答案:A

  • 第9题:

    患者,男,56岁,工人。病史:多饮,多食,多尿半年。近10年来常感头晕头痛,经检查诊断为“高血压”,服用西药“尼群地平”控制血压。半年前出现口渴多饮,纳食增加,小便量多等症。现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诊断:消渴(下消--肾阴亏虚)
    分析:患者年高久病,肾阴亏虚,虚火内生,上燔于肺,则口渴多饮,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虚火上扰清窍则头晕耳鸣;中灼脾胃则纳食增加;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水谷精微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肾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15g山药10g茯苓15g丹皮10g泽泻15g山茱萸10g益智仁15g桑螵蛸10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10题:

    问答题
    韦某,男,9岁,2001年7月就诊。病史:全身皮肤散在疮疡半个月,以头部及胸背部多,未予治疗,已有数处溃烂流脓。五天前出现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量少,伴发热,口干欲饮,大便干硬,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水肿(阳水-湿毒浸淫)
    分析:肌肤疮疡未及时清解,疮毒内归脾肺,使脾不运化水湿,肺气不能通调水道,水湿停蓄泛滥,故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量少;疮毒壅遏化热,故发热,口干欲饮,大便干硬;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为疮毒及湿邪壅盛之象。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麻黄5g杏仁8g桑白皮9g连翘9g赤小豆15g银花10g野菊7g公英8g地丁6g土茯苓12g苦参8g甘草3g水煎服每日一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疗选方为()
    A

    消渴方

    B

    人参白虎汤

    C

    玉女煎

    D

    六味地黄丸

    E

    生脉饮


    正确答案: E
    解析: 本证为消渴上消,为肺热津伤证型,治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选用消渴方。

  • 第12题:

    单选题
    王某,女,45岁,主因口渴多饮3月余来诊。烦渴多饮,尿频量多,口干舌燥,舌红,苔薄黄,脉洪数,治疗应首选何方药()
    A

    玉女煎

    B

    消渴方

    C

    六味地黄丸

    D

    金匮肾气丸

    E

    生脉饮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男,58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其选方是一

    A.玉女煎

    B.七味白术散

    C.六味地黄丸

    D.消渴方

    E.左归饮


    正确答案:D

    88.[解析]题中所提供的病例,应诊断为肺热津伤之消渴,其病机为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故治疗时宜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法。

  • 第14题:

    患者,男,58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其选方是

    A:玉女煎
    B:七味白术散
    C:六味地黄丸
    D:消渴方
    E:左归饮

    答案:D
    解析:
    题中所提供的病例,应诊断为肺热津伤之消渴,其病机为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故治疗时宜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法。宜选用消渴方。

  • 第15题:

    患者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疗选方为

    A.人参白虎汤
    B.六味地黄丸
    C.消渴方
    D.生脉饮
    E.玉女煎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张某,男,28岁,未婚,个体户. 病史:平时喜看言情小说及录像,三年来少寐多梦,梦则遗精,伴有心中烦热,口苦胁痛,头晕目眩,小便短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遗精(君相火旺)
    分析:心有妄想,所欲不遂,君火偏亢,相火妄动,神摇梦淫,火扰精室,则梦中遗精;心肾不交,心火亢盛,则心中烦热,少寐多梦;肾水不足,则善恐健忘;心火移热于小肠,故小便短黄;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清心泄肝
    方药:黄连清心饮:黄连3g生地12g当归9g酸枣仁9g茯神15g远志9g党参12g莲子12g甘草6g知母10g淮山15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17题:

    患者,女,28岁,工人。 病史:尿频尿急尿痛2天。自诉2天前因朋友相聚,相继喝酒后,出现小便频数,日解20多次,尿道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伴有恶寒发热,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平素嗜食煎炒辛辣之品。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淋证(热淋)
    分析:因患者嗜食煎炒辛辣之品,加之饮酒之后,酿生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小便频数,尿道灼热刺痛,少腹拘急胀痛;湿热之邪于卫阳相搏,则恶寒发热;灼伤津液,则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尿色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盛之征。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木通6g车前子(包煎)15g萹蓄10g瞿麦10g滑石20g大黄6g山栀10g甘草稍10g柴胡6g石苇10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18题:

    患者,女,59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疗时宜选用()。

    • A、玉女煎
    • B、消渴方
    • C、六味地黄丸
    • D、金匮肾气丸
    • E、四君子汤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患者,男性,40岁,烦渴多饮1年,伴口干舌燥,尿频量多,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其治疗主方为()

    • A、七味白术散
    • B、肾气丸
    • C、六味地黄丸
    • D、玉女煎
    • E、消渴方

    正确答案:E

  • 第20题:

    韦某,男,9岁,2001年7月就诊。病史:全身皮肤散在疮疡半个月,以头部及胸背部多,未予治疗,已有数处溃烂流脓。五天前出现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量少,伴发热,口干欲饮,大便干硬,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水肿(阳水-湿毒浸淫)
    分析:肌肤疮疡未及时清解,疮毒内归脾肺,使脾不运化水湿,肺气不能通调水道,水湿停蓄泛滥,故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量少;疮毒壅遏化热,故发热,口干欲饮,大便干硬;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为疮毒及湿邪壅盛之象。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麻黄5g杏仁8g桑白皮9g连翘9g赤小豆15g银花10g野菊7g公英8g地丁6g土茯苓12g苦参8g甘草3g水煎服每日一剂

  • 第21题:

    患者,男性,40岁,烦渴多饮1年,伴口干舌燥,尿频量多,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七味白术散
    • B、肾气丸
    • C、六味地黄丸
    • D、玉女煎
    • E、消渴方

    正确答案:E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男,41岁。烦渴多饮1年,伴口干舌燥,尿频量多,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中医治疗的主方是(  )。
    A

    七味白术散

    B

    肾气丸

    C

    六味地黄丸

    D

    玉女煎

    E

    消渴方


    正确答案: E
    解析:
    七味白术散、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均是补益方剂,不适合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故排除。肺热盛伤及津液,故见烦渴,口干舌燥,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故选E。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女,59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疗时宜选用()。
    A

    玉女煎

    B

    消渴方

    C

    六味地黄丸

    D

    金匮肾气丸

    E

    四君子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