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70岁。因胸闷、心前区疼痛2小时入院。查体:神志不清,大汗,血压60/40mmHg,血糖16.1mmol/L,ECG示左侧壁心肌梗死,有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史,下列血糖增高的处理正确的是()。A、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剂量B、可能应激性高血糖,不用处理C、可皮下注射胰岛素每天3次D、口服二甲双胍E、口服磺脲类降糖药

题目

男性,70岁。因胸闷、心前区疼痛2小时入院。查体:神志不清,大汗,血压60/40mmHg,血糖16.1mmol/L,ECG示左侧壁心肌梗死,有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史,下列血糖增高的处理正确的是()。

  • A、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剂量
  • B、可能应激性高血糖,不用处理
  • C、可皮下注射胰岛素每天3次
  • D、口服二甲双胍
  • E、口服磺脲类降糖药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男性,70岁。因胸闷、心前区疼痛2小时入院。查体:神志不清,大汗”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68岁,因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服用硝酸甘油不能及时缓解,入院经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此病人最早出现、最突出的症状是()。

    A、心源性休克

    B、心律失常

    C、心前区疼痛

    D、心力衰竭

    E、胃肠道症状


    答案:C

  • 第2题:

    简要病史男性,50岁。主诉:突发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


    参考答案:问诊内容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1)发病诱因:劳累、情绪波动、饮食。(2)胸痛的特点:范围、性质、有无放射,持续时间,与活动、体位的关系,加重及缓解的方式(用硝酸甘油是否缓解)。(3)胸痛时有无晕厥、烦躁不安、惊恐或濒死感、身出冷汗、面色苍白、手脚发凉、脉搏不整、血压下降。(4)伴随症状:有无发热、咳嗽、咯血、恶心、呕吐。(5)发病后饮食、大小便情况。2.诊疗经过(1)发病后是否到过医院检查、抢救、处置,来院途中有何处置。(2)治疗情况:用药、效果。相关病史:1.有无药物过敏史。2.相关的其他病史:以往是否有类似发作,有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职业,有无烟酒嗜好,有无相关疾病家族史。问诊技巧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2.能围绕病情询问。参考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 第3题:


    男性患者,48岁,教授。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入院前1年常感心前区压迫性疼痛,多于劳累、饭后发作,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后减轻。入院前半月,疼痛渐频繁,休息时也发作。入院前2小时突感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并向左肩部、臂部放射,伴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咳出少量粉红色泡沫状痰液,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心率90次/分,血压80/40mmHg。呼吸急促、皮肤湿冷,颈静脉稍充盈,双肺底部可闻有湿鸣音,心界向左扩大,心音弱。心电图ST段Ⅱ、Ⅲ、aVF导联弓背样抬高,QRSⅡ、Ⅲ、aVF导联呈QS型,T波倒置。

    导致急性血栓事件的关键环节是
    A.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凝集
    B.劳累、情绪激动
    C.吸烟
    D.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E.高脂血症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男性,68岁,冠心病心绞痛史10年,1日前突发心前区疼痛入院,经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3小时前患者出现胸闷、大汗、面色苍白,体检心率130次/分,律齐,血压75/50mmHg,双肺满布湿啰音。 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脉搏是()。

    • A、奇脉
    • B、水冲脉
    • C、交替脉
    • D、迟脉
    • E、重搏脉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男性,50岁。主诉:突发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请针对该案例,说明问诊内容与技巧。


    正确答案: 问诊内容
    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发病诱因:劳累、情绪波动、饮食。
    (2)胸痛的特点:范围、性质、有无放射,持续时间,与活动、体位的关系,加重及缓解的方式(用硝酸甘油是否缓解)。
    (3)胸痛时有无晕厥、烦躁不安、惊恐或濒死感、身出冷汗、面色苍白、手脚发凉、脉搏不整、血压下降。
    (4)伴随症状:有无发热、咳嗽、咯血、恶心、呕吐。
    (5)发病后饮食、大小便情况。
    2.诊疗经过
    (1)发病后是否到过医院检查、抢救、处置,来院途中有何处置。
    (2)治疗情况:用药、效果。
    相关病史:
    1.有无药物过敏史。
    2.相关的其他病史:以往是否有类似发作,有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职业,有无烟酒嗜好,有无相关疾病家族史。
    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围绕病情询问。参考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 第6题:

    患者,男性,52岁,因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入院,测血压90/60mmHg。医生查体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电图呈室颤: 若抢救成功,还需进一步采取什么监护和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若抢救成功,患者病情尚未稳定,还需继续严密监测和护理,如稍有疏忽或处理不当,就有心跳、呼吸再度停止而死亡的危险。应维持酸碱平衡、做好循环、呼吸系统、脑缺氧、肾功能等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防止继发感染。

  • 第7题:

    问答题
    简要病史男性,45岁 。主诉:1小时前工作时突然倒地,抽搐、呼之不应,心前区捶击后苏醒,诉心前区疼痛,急诊入院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男性患者,48岁,教授。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入院前1年常感心前区压迫性疼痛,多于劳累、饭后发作,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后减轻。入院前半月,疼痛渐频繁,休息时也发作。入院前2小时突感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并向左肩部、臂部放射,伴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咳出少量粉红色泡沫状痰液,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心率90次/分,血压80/40mmHg。呼吸急促,皮肤湿冷,颈静脉稍充盈,双肺底部可闻有湿鸣音,心界向左扩大,心音弱。心电图ST段Ⅱ、Ⅲ、aVF导联弓背样抬高,QRSⅡ、Ⅲ、aVF导联呈QS型,T波倒置。本病例哪项诊断依据是错误的()。
    A

    中年男性患者,有心绞痛病史:入院前1年常感心前区压迫性疼痛,多于劳累、饭后发作,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后减轻

    B

    典型心肌梗死的症状:入院前2小时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并向左肩部、臂部放射,且伴大汗淋漓

    C

    伴有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状痰,血压下降

    D

    心电图显示:心电图ST段Ⅱ、Ⅲ、aVF导联弓背样抬高,QRSⅡ、Ⅲ、aVF导联呈QS型,T波倒置

    E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症状:伴呼吸困难2小时,咳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底部可闻有湿鸣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要病史男性,50岁 。主诉:突发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52岁,因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入院,测血压90/60mmHg。医生查体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电图呈室颤: 患者的心脏处于什么状态?抢救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心脏处于:心脏骤停。
    抢救措施:①立即心前区捶击;②若心跳未恢复,则立即进行CPR;③在徒手复苏的同时,观察复苏效果,若呼吸、心跳未能恢复,则立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④电除颤;⑤持续心电监护;⑥建立静脉通路,肾上腺素按“标准剂量”1mg静脉给药,若首剂无效,每隔3~5分钟可重复一次;酌情给予利多卡因和碳酸氢纳;⑦尽早采取脑复苏的措施,包括维持血压、呼吸管理、降温、脑复苏药物的应用、高压氧治疗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78岁,发作性胸闷、心前区疼痛,并向左手内侧放散,应首选考虑的核素显像检查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解析:
    患者男性,78岁,发作性胸闷、心前区疼痛,并向左手内侧放散,应排除缺血性心脏病可能,故选心肌灌注显像。

  • 第12题:

    单选题
    李先生,70岁,因突发性心前区疼痛急诊入院。入院后,护士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

    介绍急诊室环境

    B

    吸痰

    C

    应用止痛药控制心前区疼痛

    D

    抽血测量血淀粉酶

    E

    心电监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男性,65岁,突发心前区疼痛1小时不缓解,伴大汗,疼痛放射至左手,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为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最快捷、简便的方法是

    A、查体

    B、胸片

    C、心电图

    D、监测血压

    E、心动超声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男性患者,48岁,教授。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入院前1年常感心前区压迫性疼痛,多于劳累、饭后发作,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后减轻。入院前半月,疼痛渐频繁,休息时也发作。入院前2小时突感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并向左肩部、臂部放射,伴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咳出少量粉红色泡沫状痰液,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心率90次/分,血压80/40mmHg。呼吸急促,皮肤湿冷,颈静脉稍充盈,双肺底部可闻有湿鸣音,心界向左扩大,心音弱。心电图ST段Ⅱ、Ⅲ、aVF导联弓背样抬高,QRSⅡ、Ⅲ、aVF导联呈QS型,T波倒置。

    下壁心梗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A.Ⅴ1~Ⅴ3导联表现为异常Q波或QS波
    B.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
    C.Ⅰ、aVL、Ⅴ5、Ⅴ6导联异常Q波
    D.Ⅴ4~Ⅴ6导联异常Q波
    E.Ⅴ1~Ⅴ5导联异常Q波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患者李某,75岁,主诉因劳累后出现大汗,胸闷,上腹部不适,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急检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急检心肌酶学指标升高。制定出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1.溶栓治疗:密切观察有无头痛、肢体活动障碍等,注意血压及心率变化
    2.急性介入治疗:注意心电图变化
    3.药物治疗:小剂量开始,严密监测血压、血钾和肾功能

  • 第16题:

    男性,45岁。主诉:1小时前工作时突然倒地,抽搐、呼之不应,心前区捶击后苏醒,诉心前区疼痛,急诊入院。请针对该案例,说明问诊内容与技巧。


    正确答案: 问诊内容
    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发病诱因:劳累、激动、创伤。
    (2)精神状态和神志改变:有无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发病当时有无大小便失禁。
    (3)心前区疼痛的特点: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有无放射,与呼吸的关系,缓解和加重因素。
    (4)伴随症状:有无心悸、头晕、大汗,有无头痛、呼吸困难、咯血,有无发热,呕吐。
    (5)尿量及大便情况。
    2.诊疗经过
    (1)是否曾到其他医院就诊,做过何种检查。
    (2)治疗情况:用药、效果。
    相关病史:
    1.有无药物过敏史。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及癫痫史,有无烟酒嗜好。
    3.有无心脏病家族史。
    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围绕病情询问。参考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室颤

  • 第17题:

    患者李某,75岁,主诉因劳累后出现大汗,胸闷,上腹部不适,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急检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急检心肌酶学指标升高。请根据病人上述情况做出护理评估。


    正确答案:据上述情况可知,病人为老年男性患者,在劳累后出现大汗、胸闷及上腹部不适,恶心,未吐。病人此次得病继发于劳累后,心前区疼痛不典型,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未吐,急检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急检心肌酶学指标升高,说明老人得了急性心肌梗死。

  • 第18题:

    患者,男性,52岁,因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入院,测血压90/60mmHg。医生查体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电图呈室颤: 患者的心脏处于什么状态?抢救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心脏处于:心脏骤停。
    抢救措施:①立即心前区捶击;②若心跳未恢复,则立即进行CPR;③在徒手复苏的同时,观察复苏效果,若呼吸、心跳未能恢复,则立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④电除颤;⑤持续心电监护;⑥建立静脉通路,肾上腺素按“标准剂量”1mg静脉给药,若首剂无效,每隔3~5分钟可重复一次;酌情给予利多卡因和碳酸氢纳;⑦尽早采取脑复苏的措施,包括维持血压、呼吸管理、降温、脑复苏药物的应用、高压氧治疗等。

  • 第19题:

    问答题
    男性,50岁。主诉:突发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请针对该案例,说明问诊内容与技巧。

    正确答案: 问诊内容
    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发病诱因:劳累、情绪波动、饮食。
    (2)胸痛的特点:范围、性质、有无放射,持续时间,与活动、体位的关系,加重及缓解的方式(用硝酸甘油是否缓解)。
    (3)胸痛时有无晕厥、烦躁不安、惊恐或濒死感、身出冷汗、面色苍白、手脚发凉、脉搏不整、血压下降。
    (4)伴随症状:有无发热、咳嗽、咯血、恶心、呕吐。
    (5)发病后饮食、大小便情况。
    2.诊疗经过
    (1)发病后是否到过医院检查、抢救、处置,来院途中有何处置。
    (2)治疗情况:用药、效果。
    相关病史:
    1.有无药物过敏史。
    2.相关的其他病史:以往是否有类似发作,有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职业,有无烟酒嗜好,有无相关疾病家族史。
    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围绕病情询问。参考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男性,45岁。主诉:1小时前工作时突然倒地,抽搐、呼之不应,心前区捶击后苏醒,诉心前区疼痛,急诊入院。请针对该案例,说明问诊内容与技巧。

    正确答案: 问诊内容
    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发病诱因:劳累、激动、创伤。
    (2)精神状态和神志改变:有无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发病当时有无大小便失禁。
    (3)心前区疼痛的特点: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有无放射,与呼吸的关系,缓解和加重因素。
    (4)伴随症状:有无心悸、头晕、大汗,有无头痛、呼吸困难、咯血,有无发热,呕吐。
    (5)尿量及大便情况。
    2.诊疗经过
    (1)是否曾到其他医院就诊,做过何种检查。
    (2)治疗情况:用药、效果。
    相关病史:
    1.有无药物过敏史。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及癫痫史,有无烟酒嗜好。
    3.有无心脏病家族史。
    问诊技巧
    1.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
    2.能围绕病情询问。参考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室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患者李某,75岁,主诉因劳累后出现大汗,胸闷,上腹部不适,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急检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急检心肌酶学指标升高。制定出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1.溶栓治疗:密切观察有无头痛、肢体活动障碍等,注意血压及心率变化
    2.急性介入治疗:注意心电图变化
    3.药物治疗:小剂量开始,严密监测血压、血钾和肾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患者李某,75岁,主诉因劳累后出现大汗,胸闷,上腹部不适,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急检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急检心肌酶学指标升高。请根据病人上述情况做出护理评估。

    正确答案: 据上述情况可知,病人为老年男性患者,在劳累后出现大汗、胸闷及上腹部不适,恶心,未吐。病人此次得病继发于劳累后,心前区疼痛不典型,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未吐,急检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急检心肌酶学指标升高,说明老人得了急性心肌梗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男性患者,48岁,教授。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入院前1年常感心前区压迫性疼痛,多于劳累、饭后发作,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后减轻。入院前半月,疼痛渐频繁,休息时也发作。入院前2小时突感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并向左肩部、臂部放射,伴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咳出少量粉红色泡沫状痰液,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心率90次/分,血压80/40mmHg。呼吸急促,皮肤湿冷,颈静脉稍充盈,双肺底部可闻有湿鸣音,心界向左扩大,心音弱。心电图ST段Ⅱ、Ⅲ、aVF导联弓背样抬高,QRSⅡ、Ⅲ、aVF导联呈QS型,T波倒置。导致急性血栓事件的关键环节是()。
    A

    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凝集

    B

    劳累、情绪激动

    C

    吸烟

    D

    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E

    高脂血症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52岁,因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入院,测血压90/60mmHg。医生查体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电图呈室颤: 若抢救成功,还需进一步采取什么监护和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若抢救成功,患者病情尚未稳定,还需继续严密监测和护理,如稍有疏忽或处理不当,就有心跳、呼吸再度停止而死亡的危险。应维持酸碱平衡、做好循环、呼吸系统、脑缺氧、肾功能等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防止继发感染。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