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相关及危险因素中叙述正确的是()
第1题:
A、自杀未遂是指有致死愿望的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但未造成死亡
B、自杀行为通常被视为一个程度不同的连续体,从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到自杀死亡
C、青少年自杀危险因素包括精神障碍、生物、家庭和环境等多种因素
D、自杀的风险评估可以预测青少年自杀
E、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重新恢复到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第2题:
有关精神疾病与自杀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第3题:
以下自杀的相关因素不正确的是()
第4题:
以下自杀的相关因素哪些是对的()
第5题:
重大的负性应激事件可能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
独身、离婚、丧偶者自杀率高于婚姻状况稳定者
从事专门职业的医生、律师、作家、音乐家等的自杀率低于普通人群
西方国家的自杀率大多是男多于女,而我国则相差不大
凡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年份,自杀率一般会升高
第6题:
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不直接导致自杀,仅为自杀的诱因
自杀行为受神经生物学的作用,单一因素往往足以引起自杀
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建立精神疾病的诊断,而自杀未遂者比例要更高
研究表明,慢性和(或)难治的躯体疾病患者的自杀率与一般人群无显著性差异
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应激与素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7题:
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常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
自杀者自杀前经历的生活事件通常属于丧失性事件
自杀未遂者一般存在不良的认知模式
自杀未遂者通常有各种慢性的负性情绪
自杀未遂者的行为通常具有计划性和条理性,很少有冲动性和盲目性
第8题:
根据Mann等提出的应激素质自杀行为模型,自杀是()
第9题:
有关精神疾病与自杀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第10题:
自杀的三级预防,错误的是()
第11题:
在自杀的心理学因素中陈述不正确的是()
第12题:
应激因素如精神障碍、物质的滥用、负性生活事件或家庭危机等的作用结果
素质因素如遗传、人格特征等的作用结果
应激与素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
以上均不是
第13题:
自杀死亡者的男女性别比与自杀未遂者的男女性别比无明显差异
家系中有自杀者自杀风险较高
我国男女两性的自杀率是1:3
对自杀者死后的脑研究揭示脑前额叶皮质5-HT活动升高
近50年来男性自杀率的上升低子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