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各种因素对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影响时,判为有中度影响的是()
第1题:
若某消毒方法的D值为15,则表示该方法
A、作用15分钟,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100%
B、作用15分钟,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99%
C、作用15分钟,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90%
D、作用10分钟,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50%
E、作用1分钟,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15%
第2题:
A、物表消毒后自然菌的杀灭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
B、物表消毒后指示菌杀灭率≥99.9%,可判为消毒合格
C、消毒后空气中指示菌杀灭率≥99.9%,可判为消毒合格
D、消毒后手上自然菌的杀灭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
第3题:
影响消毒剂效果因素说法不准确的是
A、消毒剂的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
B、消毒剂对细菌的作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C、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D、微生物数量越多所需消毒时间越长
E、温度对消毒灭菌的效果有影响
第4题:
在消毒产品监督机构日常监测中,根据所试菌种和消毒剂对该菌的杀灭能力,选定一株抗力较强的菌和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指定的1个————————————消毒剂浓度以及1个————————————作用时间验证其消毒效果。
第5题:
下列关于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消毒后消毒对象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
B.消毒对象中的自然菌的杀灭率应≥99%
C.模拟现场试验中,对试验菌的杀灭率应≥99.90%
D.有关指标菌的残留菌量,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
E.符合以上全部要求时,可判定为消毒处理合格
第6题:
下列关于消毒效果试验结果合格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去除残留消毒剂效果的鉴定试验合格
B.悬液定量试验时,每次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
C.载体定量试验(含载体流动浸泡)时,每次试验对各类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或灭活对数值≥3.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
D.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对试验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3.00;灭菌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所有载体相应细菌芽胞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
E.现场试验时,对消毒对象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1.0,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
第7题:
下列关于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第8题:
D值是指()
第9题:
高温对微生物有明显的杀灭作用,而低温只能抑制不能杀灭微生物。
第10题:
化学消毒法是利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药品的作用,对微生物产生抑制或杀灭,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第11题:
第12题:
作用速度快
能杀灭一切病毒、细菌及芽胞
不引起过敏性反应
不损伤皮肤
对致病微生物有杀灭效果
第13题:
某地为评价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将流感疫苗施加给试验组该疫苗应视为A、处理因素
B、受试对象
C、试验效应
D、诊断标准
E、效果指标
对照组则应A、与试验组接受同样的处理
B、与试验组具有可比性
C、比试验组观察时间长
D、比试验组观察例数少
E、比试验组要求严格
第14题:
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评价中消毒产品试验结果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下列哪几项符合消毒效果试验结果合格( )
A.悬液定量试验时,每次试验对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杀灭对数值≥5.00,对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病毒的灭活对数值≥4.00 B载体定量试验和载体流动浸泡试验时,每次试验对各类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或灭活对数值≥4.00。载体定性试验时,各种试验所有载体相应细菌芽孢均无生长沙
B.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对试验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4.00,灭菌模拟现场试验时,各次试验所有载体相应细菌芽孢均无生长
C.现场试验时,对消毒对象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1.00
第15题:
检测报告要求试验组应列出其杀灭对数值,杀灭效果合格时,杀灭对数值无须列出具体数值,用———————————— 表示;当杀灭对数值小于某一规定值时,则应列出————————————。
第16题:
选择手消毒剂时的要求不包括
A、作用速度快
B、能杀灭一切病毒、细菌及芽胞
C、不引起过敏性反应
D、不损伤皮肤
E、对致病微生物有杀灭效果
第17题:
下列关于定量杀菌试验的评价规定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产品监督检验中,要求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说明书指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时间,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可判定为消毒合格
B.产品监督检验中,要求载体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说明书指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时间,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3.00,可判定消毒合格
C.产品申报卫生许可检验中,要求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指定最低浓度与最短作用时间,以及最短作用时间的1.5倍时,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可判定消毒合格
D.产品申报卫生许可检验中,要求载体定量杀灭试验时,产品指定最低浓度与最短作用时间,以及最短作用时间的1.5倍时,各次的杀灭对数值均≥3.00,可判定消毒合格
E.对载体浸泡定性灭菌试验,5次试验所有作用时间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可判定消毒合格
第18题:
若某消毒方法的D值为15,则表示该方法()。
第19题:
在消毒试验中,可用杀灭对数值(KL)表示消毒效果。当KL=2时,相应杀灭的微生物的百分率为()。
第20题:
评价消毒剂效果时,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最低浓度与最低作用时间验证其消毒效果,重复试验3次,悬液定量杀灭试验中,各次试验的杀灭对数值均≥(),可判定为消毒合格。
第21题:
某地为评价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将流感疫苗施加给试验组。该疫苗应视为()。
第22题:
≥1.00
≥2.00
≥3.0
≥4.00
≥5.00
第23题:
该组第1~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均合格
该组第2~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合格
该组第3~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合格
该组只有第4个作用时间的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合格
全部试验对所试微生物杀灭效果均不合格
第24题:
消毒剂的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
消毒剂对细菌的作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微生物数量越多所需消毒时间越长
温度对消毒灭菌的效果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