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DNA分子一般用()。
第1题:
第2题:
Southernblotting一般是用于检测何种分子的杂交技术?()
第3题:
下列技术中没有应用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第4题:
DNA的一级结构实质上是()
第5题:
DNA的一级结构指的是()
第6题:
将一个DNA分子用放谢性同位素标记后,再放入没有标记的溶液中复制,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后,一共产生()个DNA分子,其中没有标记的DNA分子有()个
第7题: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第8题:
用15N标志的DNA分子,并用密度梯度离心技术所做的实验,证明DNA大分子生物合成中()特点。
第9题:
材料: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利用可拆卸的DNA模型教具,把模型建构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1)初步学习DNA分子的结构。教师通过三维动画展示DNA分子的结构层次,图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2)通过组装DNA模型,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桌面上的DNA模型的小零件,猜测一下每一个零件分别代表什么结构。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DNA分子结构模式图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师要求学生用桌面的DNA模型的小零件组装成脱氧核苷酸,组装好后,互相检查组装出来的模型最多共有多少种脱氧核苷酸。学生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纠正后得出“共有4种脱氧核苷酸”的结论。教师再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各组把每个成员做的“核苷酸”连接成DNA。通过教师的提醒,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和更正,进而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3)通过观察、比较各组所做的DNA模型,总结DNA分子的共同性与特异性以及碱基的数量关系。根据材料回答:(1)该教学设计需要老师很强的课堂组织技能,课堂组织的目的是什么?(2)简述模型作为直观教具的具体作用。
第10题:
一般来说DNA分子中G、C含量高分子较稳定,同时比重也较大、解链温度也()。
第11题:
单链DNA分子
双链DNA分子
环状DNA分子
超螺旋DNA分子
部分双链DNA分子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杂交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在染色体DNA上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
第15题: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分离()
第16题: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是正确的有:()。
第17题:
“DNA体外重组”法是用基因剪刀—DNA限制组内切酶剪下目的基因插入载体DNA分子上,用基因胶水—DNA连接酶粘贴好,送回寄往细胞,经稳定繁殖合成由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第18题:
用氮15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氮14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第19题:
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 ③快速灵敏地检测饮水中病毒的含量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成重组DNA分子
第20题:
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21题:
就分子结构而言,质粒是()
第22题:
环状单链DNA分子
环状双链DNA分子
环状单链RNA分子
线状双链DNA分子
线状单链DNA分子
第23题:
选择合适的限制酶,使其在特定的位点切开DNA分子
选择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小分子DNA作为载体DNA
基因克隆就是分子杂交
制备所需要的DNA片段,用DNA连接酶使其和载体DNA连接成重组DNA
第24题:
紫外光
红外光
可见光
激光
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