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对小分子免疫复合物进行微量测定,提高免疫浊度测定的灵敏度的是()
第1题:
关于酶免疫测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酶免疫测定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后是否需将结合和游离的酶标志物分离,可分为均相和异相两种
B、均相酶免疫测定主要用于小分子激素和半抗原(如药物)的测定
C、均相酶免疫测定其灵敏度可达ng至pg水平,与放射免疫测定相近
D、异相液相酶免疫测定的酶标志物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E、异相液相酶免疫测定主要用于检测样品中极微量的短肽激素和某些药物等小分子半抗原
第2题:
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可使溶液浊度改变,再通过浊度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根据监测角度的不同分为A、免疫透射和散射浊度分析
B、免疫散射浊度分析
C、免疫透射浊度分析
D、免疫乳胶浊度分析
E、速率和终点散射浊度测定
免疫浊度分析的必备试剂不包括A、多抗血清(R型)
B、高分子物质增浊剂
C、20%聚乙二醇
D、浑浊样品澄清剂
E、校正品
影响免疫浊度分析的重要因素A、温育系统故障
B、伪浊度
C、边缘效应
D、携带污染
E、比色系统故障
产生伪浊度的主要因素A、抗体的非特异性交叉反应性
B、增浊剂浓度过低
C、反应时间不合适
D、仪器故障
E、抗原过剩
第3题:
散射比浊法测定的散射信号值产生于 ( )
A、单位时间内最大的免疫复合物
B、单位时间内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最快时间段
C、单位时间内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最稳定期
D、抗体过剩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E、小分子不溶性免疫复合物颗粒
第4题:
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方法不包括
A.放射免疫分析法
B.染料结合法
C.化学荧光法
D.免疫透射浊度法
E.免疫散射浊度法
61.B。染料结合法灵敏度低不适合于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
第5题:
免疫浊度测定不能检测溶液中的
A、微量抗原
B、小分子半抗原
C、抗体
D、不完全抗体
E、药物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方法不包括()
第9题:
放射免疫分析法
染料结合法
化学荧光法
免疫透射浊度法
免疫散射浊度法
第10题:
免疫透射和散射浊度分析
免疫散射浊度分析
免疫透射浊度分析
免疫乳胶浊度分析
速率和终点散射浊度测定
第11题:
免疫透射浊度测定法
免疫胶乳浊度测定法
透射色差法
散射旋光法
免疫散射浊度测定法
第12题:
小分子抗原
大分子抗原
自身抗体
循环免疫复合物
分化抗原
第13题:
免疫胶乳比浊法的最大优点是
A、提高免疫浊度测定的特异性
B、提高免疫浊度测定的灵敏度
C、减少抗原的用量
D、减少抗体的用量
E、减少伪浊度的形成
第14题:
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抗原转动快,方向性好
B、小分子抗原转动慢,方向性好
C、大分子免疫复合物转动快,偏振荧光强
D、大分子免疫复合物转动慢,偏振荧光强
E、偏振荧光强度与转动速度无关
第15题:
关于免疫浊度测定法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透射比浊法是以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浊度变化来推算待测标本抗原
B、速率散射比浊法是以抗原和相应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的速率峰值来推算待测标本抗原的含量待测标本抗原的含量
C、终点散射比浊法是以抗原和相应抗体反应一定时间,达到平衡后测定散射光值来推算的含量
D、免疫浊度测定法中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是呈一条非直线关系
E、免疫浊度测定法中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是呈一条直线关系
第16题:
A、抗原过量,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解离
B、抗体过量,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解离
C、抗原抗体比例是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
D、可使反应浊度下降
E、光散射减少
第17题:
可对小分子免疫复合物进行微量测定,提高免疫浊度测定的灵敏度的是
A.透射免疫比浊法
B.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
C.免疫胶乳比浊法
D.终点散射比浊法
E.固定时间散射比浊法
第18题:
第19题:
对免疫散射浊度法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第20题:
下列试验属于沉淀反应的有()
第21题:
免疫复合物溶解度特性改变
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能吸附已结合补体的免疫复合物
免疫复合物可结合补体
免疫复合物中IgGFe段能与抗变性IgG抗体结合
免疫复合物分子大小政变
第22题:
免疫透射和散射浊度分析
免疫散射浊度分析
免疫透射浊度分析
免疫乳胶浊度分析
速率和终点散射浊度测定
第23题:
透射免疫比浊法
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
免疫胶乳比浊法
终点散射比浊法
固定时间散射比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