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评定的目的错误的是()
第1题:
以下关于肌力评定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可分为等长肌力评定、等张肌力评定和等速肌力评定
B、等长肌力评定为肌肉生理性收缩条件下的肌力评定
C、等张肌力评定为肌肉在人为借助器械时的肌肉收缩条件下的肌力评定
D、等速肌力评定时,尚可进行等速向心收缩肌力和等速离心收缩肌力评定
E、等速肌力评定为肌肉在人为借助器械时非自然的肌肉收缩条件下的肌力评定
第2题:
协调功能评定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意识障碍患者可进行评定
B、被测肢体肌力不足4级无评定意义
C、评定前应说明目的和方法以取得患者配合
D、应注意睁眼和闭眼条件下障碍的差别
E、注意双侧对比
第3题:
以下关于肌张力评定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可分为等长肌力评定、等张肌力评定和等速肌力评定
B、等长肌力评定为肌肉生理性收缩条件下的肌力评定
C、等张肌力评定为肌肉在人为借助器械时的肌肉收缩条件下的肌力评定
D、等速肌力评定时,尚可进行等速向心收缩肌力和等速离心收缩肌力评定
E、等速肌力评定为肌肉在人为借助器械时非自然的肌肉收缩条件下的肌力评定
第4题:
第5题:
A、徒手肌力评定
B、等长肌力评定
C、等张肌力评定
D、等速肌力评定
第6题:
第7题:
肌力评定的目的和意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8题:
以下哪项不是肌力评定分类()
第9题:
第10题:
判断肌力障碍程度
确定肌力障碍的范围
发现导致肌力下降的可能原因
诊断影响肌力的疾病
为康复治疗提供治疗依据
第11题:
器械分类
有无痉挛
肌肉收缩形式分类
评定部位分类
评定目的分类
第12题:
可分为等长肌力评定、等张肌力评定和等速肌力评定
等长肌力评定为肌肉生理性收缩条件下的肌力评定
等张肌力评定为肌肉在人为借助器械时的肌肉收缩条件下的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时,尚可进行等速向心收缩肌力和等速离心收缩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为肌肉在人为借助器械时非自然的肌肉收缩条件下的肌力评定
第13题:
肌力评定的目的不包括
A、判断有无肌力低下
B、发现肌力低下的原因
C、区别肌肉僵硬与强直
D、提供制定康复治疗的依据
E、检验康复治疗效果
第14题:
下列有关肌张力检查中重度低下的表述正确的是
A、肌张力显著降低或消失
B、徒手肌力评定肌力0级
C、徒手肌力评定肌力1级
D、徒手肌力评定肌力2级
E、将肢体置于可下垂位置上并释放时,立即落下
第15题:
下列属于肌肉收缩形式分类的肌力评定方法为
A、徒手肌力评定
B、器械肌力评定
C、等张肌力评定
D、四肢肌力评定
E、躯干肌力评定
第16题:
属于肌肉收缩形式分类的肌力评定方法为
A.徒手肌力评定
B.器械肌力评定
C.等长肌力评定
D.四肢肌力评定
E.躯干肌力评定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下列对肌力评定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20题:
意识障碍患者可进行评定
被测肢体肌力不足4级无评定意义
评定前应说明目的和方法以取得患者配合
应注意睁眼和闭眼条件下障碍的差别
注意双侧对比
第21题:
MMT分级标准--用于徒手肌力检查等肌力的评定
Barthel指数法--用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评定
ADL能力--用于意识状态的评价
Brunnstrom评定--用于偏瘫恢复功能的评价
QOL评定--用于生存质量的评定
第22题:
使用方便
应用范围广
定量分级相对较为粗略
可以表明肌肉收缩的耐力
以受试者自身重量作为肌力评定的基准
第23题:
肌力即肌肉的力量
肌力评定只是评定肌肉的力量,临床意义不大
肌力评定即评定肌肉的功能状态
肌力评定即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量
肌力评定中肌力检查分为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检查
第24题:
肌张力显著降低或消失
徒手肌力评定肌力0级
徒手肌力评定肌力1级
徒手肌力评定肌力2级
将肢体置于可下垂位置上并释放时,立即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