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层摄影叙述错误的是()
第1题:
下列器官与所选摄影类型组合,错误的是
A.内听道—多轨迹体层摄影
B.输尿管—全腹体层摄影
C.关节腔—双重造影
D.乳腺—软组织摄影
E.胸部—高电压摄影
第2题:
关于体层定位及定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位体层,正位片定位
B、正位体层,侧位片定层
C、侧位体层,正位片定位
D、侧位体层,正位片定层
E、侧位体层,侧位片定位
第3题:
关于气管、支气管正位体层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仰卧
B.背部垫高10~20度
C.中心线对气管分叉处
D.体层方式:区域体层
E.层间距:0.5cm
第4题:
关于体层摄影中体层厚度的概念,正确的叙述为
A.病灶的大小即为体层厚度
B.病灶中心到边缘的距离
C.病灶中心到床面的距离
D.被照部位的体厚的一半
E.体层片上成像清晰的组织厚度
第5题:
关于气管支气管正位体层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取区域体层方式
B.背部垫高30°
C.中心线对气管分叉处
D.层间距0.5cm
E.患者仰卧
第6题:
第7题:
小角度体层摄影必须使用多轨迹体层摄影机,直线式体层摄影机不能取得小角度体层效果。
第8题:
关于纵隔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9题:
计算机X线摄影-CR
数字X线摄影-DR
计算机横断体层装置-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DF
第10题:
多层体层的摄影效果优于单层体层
多层书本暗盒内的增感屏,其增感率由上至下逐渐增高
多层体层摄影,不宜使用较大照射角
多层体层时,体层标尺深度应于中间一层或最上一层相一致
多层体层的摄影条件应大于一般体层5~10kvp
第11题:
多轨迹体层摄影中,各种运动轨迹,均可视为圆弧运动的组合(直线除外)
直线式与圆形式的体层摄影原理是一致的,只是运动轨迹和影像效果不同而已
轨迹方式与被照体的形状相差越多,就越不容易产生障碍阴影
圆形体层摄影中,选定体层面外以物体模糊度是均匀一致的
在圆形体层摄影中,滤线栅与胶片的方位始终保持不变
第12题:
体层摄影成像慢
体层摄影无法连续获得断层
体层摄影射线束与成像层面垂直
体层摄影图像易受其他组织干扰
以上都是
第13题:
关于体层摄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曝光角是连杆摆过的角度
B.影像被模除的程度与曝光角无关
C.体层运动的轨迹有圆、矩形、椭圆等
D.具有两种以上轨迹的称为多轨迹体层
E.曝光角越大,照片上清晰影像对应的厚度越小
第14题:
关于胸部体层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大圆轨迹
B.支气管体层层间距离为0.5cm
C.胸部正位用直线轨迹10°~15°
D.胸部正侧位起始层:F=M±H
E.气管正位定层:气管分叉处胸部前后径的1/2
第15题:
下列体层摄影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支点围绕着病灶旋转
B.支点不动,X线管胶片相对移动
C.大角度体层的厚度薄
D.球形病灶不宜用圆形轨迹
E.轨迹复杂断层效果好
第16题:
关于纵隔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纵隔选择胸部侧位摄影
B.观察前纵隔选择钡餐检查
C.中纵隔结构有主动脉弓等
D.中纵隔体层观察肺门和气管
E.后纵隔结构有食管等
第17题:
关于纵隔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纵隔选择胸部侧位摄影
B.观察前纵隔选择钡餐检查
C.中纵隔结构有主动脉弓等
D.中纵隔体层观察肺门和气管
E.后纵隔结构有食管等
第18题:
关于气管、支气管正位体层摄影叙述错误的是()
第19题:
关于设备和其英文缩写对应错误的是()
第20题:
X线摄影是摄影学的一个分支
摄影是通过能量或物理量将被照体信息加以记录的一种技术
X线是被照体信息的载体
全息摄影也是摄影中的一个分支
X线摄影的信息源来自X线球管窗口
第21题:
采取区域体层方式
背部垫高30°
中心线对气管分叉处
层间距0.5cm
患者仰卧
第22题:
患者仰卧
背部垫高10°~20°
中心线对气管分权处
体层方式:区域体层
层间距:0.5cm
第23题:
纵隔选择胸部侧位摄影
观察前纵隔选择钡餐检查
中纵隔结构有主动脉弓等
中纵隔体层观察肺门和气管
后纵隔结构有食管等